“你可以跑不贏劉翔,但一定要跑贏CPI”。昨天,當國家統計局10月份經濟數據出爐后,很多投資者無奈地發現,4.4%的CPI,如果僅靠定期存款,我們是無論如何也跑不贏CPI了。
其實,目前理財渠道眾多,A股市場上近2000只股票、600余只開放式基金,銀行有不同的理財產品,炒金也正風行。只要細心尋找,我們總會找到能夠跑贏CPI的理財快速路。
本版撰文/晨報記者 王潔 李若愚
目標群體:有固定理財習慣者
理財建議:慎重出手國債產品
憑證式和儲蓄國債不妨觀望
由于央行可能進一步加息,因此購買長期限的理財產品存在較大的利率風險。
有招行客戶經理表示,目前不建議客戶投資憑證式國債和儲蓄國債等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
以今年10月的加息為例,當時正值一期3年期儲蓄國債(電子式)發行,但一次加息就“套住”了所有購買者。
加息后,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比該期國債利率高0.12個百分點,而投資者如果要提前兌付國債,不僅利息要被扣減,還需要按照兌取本金的0.1%繳納手續費。
目標群體:風險承受能力超強者
理財建議:炒股、買股基
配置股基+債基“雙贏組合”
昨天滬指無懼存款準備金利率上調影響,大漲32.39點。
對于多數股民而言,股票如果做得好,完全可以跑贏CPI。不過,股市賺錢的原理是:10%的人賺錢,20%的人持平,70%的人賠錢。
業界專家表示,要在股市中賺錢,投資者需要具有超過平均水平的智慧和付出比平時更多的汗水。對于忙于工作的上班族而言,不如將炒股改成買股票型基金,由有專業理財經驗的基金經理來打理資產。
目前,市場上股票型基金超過400只。銀華基金市場部總監趙樂峰建議投資者,應配置一個組合,抗通脹資產、債券類資產和股票資產是其中必要組成部分。
目標群體: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者
理財建議:購買二級債基
業績最好者收益17.61%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研究總監王群航給投資者的理財建議是,在通脹預期提升的前提下,構建以抗通脹和穩健收益為主的“雙贏組合”,但這部分組合適用于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王群航表示,與一級債基對應,以信用債為主要投資標的、可適當投資二級市場股票交易的債券型基金叫二級債基。其優點是可根據股票市場走勢靈活進行資產配置,在控制風險的條件下分享股票市場帶來的機會。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二級債基的平均收益率7.92%。市場上最賺錢的債基為二級債基,長盛積極配置[1.28 0.11%]今年以來收益率達17.61%。三季度以來股市的反彈,對其貢獻了不菲的利潤。
不過,二級債基的缺點是,如果股市持續低迷,受投資股票影響,其也可能出現虧損。目前,市場上共有62只二級債基,銀華信用雙利債券基金等4只二級債基正在發行,這些都是很好的抗通脹的理財工具。
目標群體:長期定存人群
理財建議:購買一級債基
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超9%
在北京晨報證券投資版上,每天都會刊登這樣一張大表——開放式基金最新凈值,上面羅列了600余只開放式基金每天的凈值表現。
大表的最后一列,有這樣一類債券型基金:普通債券型基金(一級),里面包含著68只主要投資固定收益、也可以參與一級市場新股申購的債券型基金,這是所有基金中風險最低的一類理財產品。
盡管最近因為央行加息影響,一級債基多數表現不佳,但今年以來,這68只一級債基的平均收益率已經達到9.09%,共有19只債基收益率超過10%,遠遠跑贏CPI。
上周,易方達歲豐添利債基發行3天就結束募集。
基金經理、易方達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鐘鳴遠昨天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債市的最大風險來自通脹和央行調整利率等政策變動,本次加息后,政策風險得到了充分釋放,債市的這波調整正好給新發行債基帶來良好的建倉機會。
目標群體:余錢不多碰運氣者
理財建議:活期存款的超短期理財產品
購買產品期限最好不超1年
在CPI高企的同時,即使央行不加息,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也在提升,由此推高了部分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資者可予以關注。
據招商銀行[14.76 1.10%]工作人員介紹,該行的近似活期存款的超短期理財產品“日日盈”從9月20日開始上調年化收益率,由1.55%上調至1.6%。另一方面,一些大型銀行的同類產品并未上調收益率,因此投資者在選擇時需要多做比較。
除了金融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外,中國人民銀行加息對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有直接的推升作用。
上月加息后,民生銀行[5.60 1.08%]部分期限6個月及6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產品的收益率提高0.1個百分點,中信銀行[5.83 1.39%]期限在1年左右的部分產品收益率提高了0.2個百分點。
中信銀行相關人士解釋稱,由于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是在加息前設計出的,相關資產池已經配置好了,加息后無法上調收益率,但加息后設計的產品就有了提升收益率的空間。
該人士表示,理財產品從設計、報批到發行需要一段時間,因此理財產品全面上調收益率可能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銀率網分析師指出,在通脹和加息預期強烈的背景下,投資者應當合理搭配理財產品的期限,目前仍然以購買期限較短的產品為宜,期限最好不超過1年,以免無法跟隨上調后的收益率。
目標群體:理財方式靈活者
理財建議:炒金正當時
黃金和石油的投資別錯過
在通脹的大背景下,近期農產品[23.95 0.21%]和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顯著上漲,相關上市公司股票也大漲。
事實上,投資者通過銀行理財產品也能分享大宗商品漲價的收益。
銀率網分析師指出,建議投資者短期內關注掛鉤黃金和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銀行理財產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脹。
專家舉例說,民生銀行一款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使投資者在兩個多月時間里獲得了接近47%的年化收益率,創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新高。
據介紹,由于國際背景相對深厚,外資銀行對大宗商品更為敏感,發行的此類產品較中資銀行更為密集,投資者可多加關注。
例如,花旗銀行近日發行的一款產品掛鉤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合約。東亞銀行[33.95 -0.88%]近日發行的一款產品掛鉤鈀金、鎳、鉑金和銅。恒生銀行[121.90 -0.16%]近日發行的產品掛鉤黃金和其他大宗商品。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掛鉤某標的物的結構型理財產品風險相對較高,產品合約也相對復雜,最好選擇帶保本條款的產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產品中心研究員太雷強調,結構型理財產品既有看漲的,也有看跌的和區間型。如果投資者是出于抵御通脹的考慮,那么目前應該選擇看漲型產品,而不是區間型產品。
去年曾有一家外資銀行發行掛鉤黃金的區間型產品,結果由于金價的漲幅超出了產品設定的價格區,導致投資者到期只能獲得0.36%的收益,完全沒有分享到金價上漲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