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面對挫敗,要有敢于承擔責任的魄力
曾經,聽過一個哲理小故事。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吃,它們決定以“疊羅漢”的方式輪流喝。
但是,當最上面的老鼠剛爬上去時,油瓶卻突然翻倒了,一瞬間,它們四散而逃。
回到鼠窩后,三只老鼠就開始互相推卸責任。
最上面的老鼠說:“因為下面的老鼠抖了一下,所以我碰到了油瓶。”
中間的老鼠說:“我感覺到下面的老鼠抽搐了一下,我才抖了一下。”
最下面的老鼠說:“我好像聽見外面有貓叫,所以抽搐了一下。”
人在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往往是先推卸責任,而這就是典型的“老鼠心態”。
英國作家毛姆有一句名言:
“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責任是最有效的方法。”
真正有本事的男人,不見得他有多聰明,也不見得他有多大能力,關鍵在于他是否有擔當。
就像這次的男籃世界杯,中國男籃因輸掉比賽而痛失直通東京奧運會的資格。
要知道,自從1984年中國代表團重返奧運后,中國男籃還從未缺席過任何一屆奧運會正賽。
而這次比賽的失利,不僅深深地刺痛了所有球迷的心,還讓很多人都陷入不滿和抱怨的情緒中。
甚至有部分球迷在現場喊起了抨擊隊員和教練的口號。
看著奮力拼搏的隊員和情緒高漲的球迷,身為中國籃協主席的姚明,直接哭紅了眼眶。
在記者會上,有人向姚明問道:
眾所周知,這場比賽是一場實力差距懸殊的硬仗,任何人都不應該背鍋。
但姚明卻斬釘截鐵的回答道:“我!”
古語有云:“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人生中,所有的人格魅力都應該排在勇于擔當的精神之后。
尤其是在危急之際,義不容辭的擔當,才是一個真正有本事的男人最高貴的勛章。
02
面對磨難,要有敢于堅持的信念
近日,55歲的馬云正式辭去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
當所有人都在感嘆馬云的商業奇跡和富埒陶白時,哲學君卻覺得:
相較于他的成功,他的失敗與堅持,才是一個男人最寶貴的財富。
馬云年輕時,參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了大學。
畢業后,他做了四年老師,工資依然只有91塊。當他辭職做翻譯時,不僅生意慘淡,還一直賠錢。
經過多次創業失敗,馬云卻依然義無反顧的建立了阿里巴巴。
在阿里巴巴最艱難的時候,馬云甚至發不出工資,公司也差點夭折。
他整夜整夜的失眠,無數次的向朋友哭訴,可他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正如馬云自己所說的:
偉大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
人生在世,在追求詩和遠方的道路上注定充滿了委屈與磨難。
而一個男人的本事有多大,就看他承受磨難時的態度是如何。
在清末洋務運動中,曾國藩委派容閎籌建江南制造局。
但在辦事過程中,容閎卻深感荊棘叢生,寸步難行,多次想知難而退。
后來,容閎忍不住向曾國藩吐苦水,而曾國藩卻說道:
“老夫活了五十多歲,經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難之處,正可看作是激勵和逼迫。”
聽了曾國藩的話,容閎二話沒說硬著頭皮挺了下來。
最后,他不僅建成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還為中國現代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待到峰回路轉處,便是歲月花開時。
人生猶如熬一鍋粥,唯有耐著性子去熬,才能在千磨百折中,熬出最濃的滋味,收獲最堅毅品格。
03
面對困境,要有敢于承載使命的毅力
“一個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
這句話出自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蒙田之口。
或許你會覺得使命感是屬于英雄和偉人的品格。
但實際上,一個真正有本事的男人,無論他多么平凡,都會承載著使命去生活,用自己的力量為世界散發光與熱。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幾位清華畢業生打車,在車上聊起某位同學幾年前就在北京買了房。
幾人都說他是人生贏家,言語之間也透露出無比羨慕。
默默聽了很久的出租車司機卻突然插話:
“我家拆遷分了幾套房,可我依然敬職敬業的干著出租車司機。
但如果你們這些棟梁之才,人生目標不是考慮國家的未來,而只是考慮在北京買房,那這個國家是真的沒希望了。”
對于一個男人來說,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人生道路中,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因為擁有了使命感,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尋得一座明燈,讓他不再隨波逐流,在游離中虛度自己的人生。
他從小就愛好收集抗戰藏品,為了支撐心愿,他毅然辭去了副市長職位,下海經商; 經商期間,他從白手起家變成了資產數十億的富商,還多次入選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
而后,為了保存民族的記憶,他又傾盡億萬家財,建造了抗戰博物館。
許多人嘲笑他傻,但樊建川卻明白,這是他畢生的愿望。
他說:“中國十三億人,12.5億都應該過自己平淡的正常生活。
很喜歡電影《大路》里的一句臺詞:
一個內心始終賦有使命感的男人,其人生信仰必然更加堅定,人生格局也必然壯闊。
而這樣的男人,人生道路又怎會不輝煌。
04
在《京瓷哲學》一書里有一句話:
“人一旦擁有了可以為之舍棄生命的信仰、信念、決意、責任感和使命感,就等于擁有了百折不撓、永不屈服的勇氣。”
真正有本事的男人,無法在平庸中養成偉大的人格。
水滴石穿,事無大小。
唯有在千磨百煉之中,才能不斷披荊斬棘、堅守愿景,才能升華靈魂,成就最好的自己。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