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從建設單位的施工管理中的責任入手,分析了在施工管理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別從建設單位的執行力、建立優秀的管理組織以及加強管理過程過程控制和積極發揮建設單位的監督作用四個反面探討了建設單位抓好施工管理的途徑。
關鍵詞:施工管理 執行力 安全 質量
我們知道,建筑工程安全與質量不僅關系到國民經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以及社會的進步和安全,而且還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在工作中,真正的把握住工程質量關是一件復雜而又系統的工程。我們在利用已有資源,在現有條件下更好的完善質量管理狀況,實現工程最佳效益,共同創建一個和諧的施工環境,是建設單位當前一項重要課題。
1.建設單位在施工管理中的責任
對于我們來說,建筑工程的安全與質量毋庸置疑,建設單位施工管理,包括對工程技術、質量、工期、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即通常講的施工階段,也是把設計圖紙和原材料、半成品、設備等變成工程實體的過程,是建設項目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的主要階段。在這階段建設工程管理得好壞,是決定項目成功或失敗的重要環節。因此,首先,我們要界定建設單位在具體的施工管理中的職責,以便于確定建設單位在具體施工管理的中的工作、處理辦法。
界定建設單位責任,就是要搞清楚建設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責任的法理來源、職責范圍和管理依據,以便準確認識建設單位應履行的管理職能,應達到的管理深度,使管理工作行之有據、處之有度。
實踐中,因為建設單位工程建設的開始而自然地被賦予了施工安全控制與管理的全部責權利,也因與設計、監理、施工和材料供應方簽訂相關合同而相關的責權利產生轉移,但不是全部轉移。為此,我國法律法規有許多條文對建設單位在安全生產管理上的責任做了明確的規定。
在我國的法律和合同范本中的規定在我國相關的法律文本中,沒有直接規定建設單位(發包人)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職責,在建設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規定:發包人應對其在施工場地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井對他們的安全負責。發包人不得要求承包人違反安全管理的規定進行施工。因發包人的原因導致的安全事故,由發包人承擔相應責任及發生的費用”;“在工程開工前,發包人為建設工程和施工場地內所有人員及第三方人員生命財產辦理保險,支付保險費用”。
我國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對建設單位及參加建設的其他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的責任描述得最為清楚、操作性最強。其中,建設單位的安全責任有6條;施工單位的安全責任條款有18條;建設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的罰則有2條。
2. 施工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簡析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換時期,工程建設中管理體制新老并存,且施工管理中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較多,導致在建設單位的工程施工中出現一些問題。
2.1管理困難
施工圖的各專業設計圖紙不夠協調一致,圖紙“錯、漏、碰、缺”較多,達不到規范或業主要求的設計標準,造成施工過程中設計變更頻頻發生,導致施工單位按圖施工卻必須返工,使得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出造價和工期的索賠要求,建設單位難以進行有效管理。
2.2 投資失控
一般來說,由于施工圖設計文件深度小夠,導致工程邊施工邊修改設計,最終造成工程結算造價突破預算造價。這種情況引起的投資費用增加普遍存在,且費用增加主要是由設計質量缺陷直接或間接引起的,金額卻遠遠超過設計費用的總額。
2.3 延長建設周期
投資突破造成工程進度款無法按計劃到位,設計修改可能引起返工,都會導致工程進度計劃無法保證,延長建設周期。
3. 出現安全或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
3.1 施工單位方面的原因
我們分析統計施工單位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
1) 施工單位資質不夠,缺乏施工技術和能力;
2) 不按設計方案施工,投機取巧,隨意變更方案,取消安全質量保證措施;
3) 不按技術標準和規范施工,擅自減少工序,愉工減料,特別是在隱蔽工程部分這種現象更為普遍;
4) 施工用料不按規格和質量標準,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5) 施工單位人員專業知識不夠,責任心不強,工作不到位;
6) 施工人員蓄意破壞。
3.2 建設單位方面的原因
建設單位在安全與質量問題方面的原因在于:
1) 對施工單位資質審查不嚴,致使資質不夠的施工單位流入建筑市場;
2) 建設單位從施工單位接受賄賂,造成施工過程中不敢管、不能管,出現一系列質量問題;
3) 對施工過程中的材料、工序和技術等監督不力,特別是對隱蔽工程沒有跟蹤檢查到位;
4) 盲目趕工期,造成有的工序沒有足夠養護時間,造成質量隱患;;
5) 竣工驗收把關不嚴,使不合格工程蒙混過關。
由此,我們可以在總結安全或質量問題發生的原因的基礎上,從建設單位入手,全力歸避這些可以導致安全或質量問題發生的因素,確保工程安全質量。
4 建設單位抓好的施工管理的具體途徑
4.1 建設單位優秀管理組織的建立
建設單位在工程質量控制中必須起主導作用,才能確保建設質量工作的有序可控,由此,建設單位必須抓好自身建設,工作人員不但需具備一定的業務知識、專業技能、管理經驗,而且要學法、懂法、依法,這樣才能把握全局,才能使質量管理工作始終處于主動狀態。
建設單位可以通過公開招聘、內部竟聘的方式來組建工程指揮部成員。有了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同時有了德才兼備、能吃苦耐勞的技術管理人員,對工程進行了有力的質量監控,能使工程質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的目標,有利于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降低工程成本。
4.2 建設單位在施工管理中的過程控制
施工階段是一個建筑設計付諸實施階段。施工質量的好壞決定著建筑工程的質量。按說施工單位應確保施工的準確性,堵塞一切漏洞,消除一切隱患。但是實際上由于各
種原因,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常常發生偏離設計、質量不過關的現象。這就需要甲方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謹認真,加強工程監督管理。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嚴格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隱蔽工程的特點是時間性強,一旦施工完畢,則不能再進行檢查,倘若留有隱患則無可挽回,而這正是工程監督的主要內容。建設單位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注意檢查基礎工程的驗槽、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中的鋼筋綁扎以及構件模板尺寸,其次,還要對建筑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對施工單位購買的地方材料、預制構件等要求出示合格證,并做現場檢驗;
另一方面,盡力促使配套早日完成。長期以來,在工程建設中存在著一個嚴重弊病,那就是土建工程早已完成,而設備配套卻遲遲不能結束——這樣嚴重地影響了工期,影響了工程投資效益,集中反映了施工過程中管理不善的問題。而事實上,建設單位雖不能直接參加設計和施工工作,但我們應盡力去創造條件,去協調工程的步驟。我們注意審查設備先進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的同時,盡早督促有關各方早日動工,因此,全面質量管理在施工管理中十分重要。
4.3 建設單位在施工管理中執行力的加強
所謂執行力[1],通常是指企業內部員工貫徹經營者戰略思路、方針政策和方案計劃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制定規范的操作方法,監督、管理施工單位的施工過程,并將其規范、規章落到實處,是確保工程安全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4.3.1 制定并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
我們知道,一系列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就是建設單位的行動法規,以此來約束參建單位的行為準則,獎優罰劣、獎勤罰懶。把所有參建人員的思想統一到建設單位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中來,全線按照建設單位的統一指揮來行動,以保證工程質量。
4.3.2 認真做好整體進度計劃
制定一個好的計劃,就等于項目成功了一半。工程質量的好壞與計劃密不可分,要在最有利的季節進行相關的施工。建設單位在制定整體施工計劃時應抓住幾個關鍵工序或分部工程的控制時間。在施工實施過程中,盡最大努力確保計劃的實施,以此來保證整體工程的質量和工程整體進度。
4.3.3 加強建設單位的廉政建設
目前,在工程建設領域存在著施工腐敗現象,腐敗在很大程度上將導致工程質量的低劣。因此我們在抓好工程管理的同時必須抓好廉政建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并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4.4 積極發揮建設單位的監督作用
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應對監理單位的質量控制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對監理單位的日常監理活動、試驗室的試驗及監理人員的旁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施工中的關鍵工序、關鍵部位進行重點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必要的經濟處罰,直至清除出場,防止部分監理人員濫竽充數,留下質量隱患。
總之,一個施工項目的完成,有諸多相關企業單位的參與,相互間建立一個互助、雙贏的和諧合作環境是項目順利進行和企業的良性發展的重要條件,我們不僅要重視加強加強建設單位的管理,對工程建設進行主動預控,提高工程質量,還要加強各個相關企業之間的協調、溝通,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