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那就是組織里的內耗過多。無論是在請示匯報、總結復盤,還是布置工作、交接工作當中,都存在著嚴重的溝通障礙。所以,溝通效率低下,溝通效果常常不盡人意。
如果大家都使用同一套規則,在同一個頻道交流,那么溝通效率和溝通效果都會得到改善。今天,本文通過圖文及視頻方式,為廣大職場中人介紹一個統一思想、規范語言、降低溝通成本的基本框架——職場七項工作原則。
請示工作說方案
匯報工作說結果
總結工作說流程
布置工作說標準
關心下級問過程
交接工作講道德
回憶工作說感受
01
請示工作說方案
讓上級做選擇題,別做填空題,最好也別做判斷題。判斷題就是只有一種方案,上級同意就能執行,但如果上級不同意,那就需要修改。很可能事情就此耽擱了,所以,我們永遠記住,組織不是試驗田,要保證做事一次成功。
做選擇題是有技巧的,背景(Situation),也就是立項的意義;方案(Options),至少兩個;建議(Suggestions),要通過利弊分析來排序,要給上級提供經由你界定的選擇:最好,次優,不得已。無論上級選擇的是哪個方案,都要問清楚具體要求。請示工作的過程,也是輔助決策的過程。
02
匯報工作說結果
工作無論完成與否,都要從結果說起。匯報工作時,以“結構化思考,形象化表達”為基本指導思想,重點突出,條理清晰,表意明確。組織只認可功勞,苦勞和疲勞不但沒有意義,還浪費了資源,有時,還會引發不必要的沖突和矛盾。下級之所以要及時匯報,是因為上級決策需要最新信息。
如果沒有完成任務,匯報工作也要遵循相應的步驟:1)坦陳失敗:避免指責和抱怨;2)客觀數據:做市場分析和對手分析;3)結構亮點:部分目標的實現有價值;4)呈現努力:已經采取的行動和效果;5)提供方案:明年的任務規劃和策略;6)請求支持:領導評點指示和新資源。只有這樣匯報,上級才會相信下一個周期你能夠完成任務。
03
總結工作說流程
總結工作分三個視角進行。作為上級,面對自己的團隊或下級,如何做總結。把握三個要點:1)明策略,給工具,教方法,多做模板,教給下級;2)對經驗進行標準化提煉,也就是挖掘隱性知識,使之顯性化,并最終為組織中的更多成員所掌握;3)職責、流程、制度一體化來考慮,不能割裂。
平級之間,多從流程角度、協作方面進行交流,及時化解矛盾沖突。作為下級,面對上級,要經常進行反思,總結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避免錯誤重犯。總之,要洞察規律,把握關鍵,養成以終為始的好習慣,凡事做到未雨綢繆,進行預防性管理。
04
布置工作說標準
標準,就是上級的要求;標準,就是下級開展工作的基礎;標準,就是上級考核下級的依據。通常,上級的要求越明確,下級的執行越到位。人們不會做你希望的,只會做你檢查的。為了少一點郁悶和對下級的不滿,布置工作時,上級要把心中的期望明確告知下級,并列為檢查事項。
交代工作時,上下級要確保對關鍵概念有一致性理解,為避免歧義,必須對關鍵概念進行準確描述和定義。和請示工作一樣,布置工作時,也要對下級提出數量、質量、成本、時間的要求。不見得四個方面都特別強調,你關注什么,就強化什么。
05
關心下級問過程
組織里有兩個導向:任務導向和人本導向。任務導向的極端是不關注人,人本導向的極端是不關注事,這兩者要取得一個平衡。雖然說管理無情、制度絕情,但領導畢竟是有情的。怎么當好有情的領導呢?要從兩個方面去努力:1)情緒壓力方面,關心下級的身心健康,幫助下級減壓;2)關注完成任務的過程,不斷降低下級完成任務的難度。
對過程的關注發生在兩個時段,任務開始之前和任務進行當中。任務開始前,上級要對工作進行分解,根據下級的成熟度分配任務;任務進行當中,上級要注意和下級保持有效溝通,為他們及時解決困難。領導源于認同,認同源于幫助,領導者要謹記。
06
交接工作講道德
工作交接有三種情況:輪崗交接、離職交接、流程交接。輪崗交接和離職交接是永久性交接,因此要特別注意。既然是交接工作,有交,也有接。交接雙方都要在狀態,才能交接好。流程交接屬于經常性交接,質量標準應由下游環節提出和審核。
交接工作時,交的一方有三個境界:1)按照清單,該交的交;2)交經驗,還交教訓;3)隨時準備提供支持。接手工作的人,要提前做功課,要了解哪些內容,提前計劃好,要趁對方還在組織里,盡可能快地熟悉情況,向對方求證。
07
回憶工作說感受
回憶工作,與總結工作不同,是指對過往甚至比較久遠的事情的回顧。但回憶工作和總結工作也有相似之處,都是借鑒和傳承。上對下,下對上、平級間都可以把過往的經驗教訓,無論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還是聽來的,講給對方聽,避免重蹈覆轍。
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行萬里路,還要閱人無數,品味人性。閱人無數,還需要高人指路,增長智慧,少走彎路。有高人指路,還需要自己去實踐,去體會,去總結。
身為職場中人,起初都是行政,最終都是管理。每個人都是從事務性工作開始的,從事務性到策略性,從策略性再到戰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