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月10日,由機器人大講堂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幕。2018年經濟下行趨勢明顯,迫使我們能沉下心來面對之前異常火爆的機器人市場,整個行業開始變得跌跌撞撞,很多人開始找不到方向和信心。此時大家最該理一下前進方向,于是我們帶來了大咖的聲音。
作者:海蛟 溪嵐
1月10日,由機器人大講堂參與主辦的2019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幕。近幾年來,機器人概念火爆全球。資本裹挾著產業,催生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出現在各個細分領域。2018年,經濟下行,迫使機器人產業在一派激情昂揚中沉著冷靜。
此時,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聲音,以機器人為載體的智能時代終將到來,那一刻將給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在等待下一個時代來臨的漫長過程中,無論你是弄潮兒還是隨波者,此刻靜下心來,聆聽前行智者的經驗與猜想必不可少。
行業年會我們請來了深扎在各個領域的機器人大咖,從科研、產業與投資的角度,帶給大家關于機器人行業的最前沿觀點:
1、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教授:實現智能制造,數字化是基礎、機器人是重要角色、人工智能是翅膀
2、中科院自動化所機器人中心副主任喬紅教授:未來機器人可以像人一樣,形成自己的情感
3、國投創新投資總監陳光先生:堅定看好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空間
4、京東X事業部總裁肖軍先生:短鏈、智能、共生,京東以機器人之名打造全球智能物流
5、埃夫特董事長兼總經理許禮進:機器人行業要從市場謀求發展
6、北京工業大學張躍明教授:未來減速機的市場供應會更加緊俏
丁漢院士
實現智能制造,數字化是基礎、機器人是重要角色、人工智能是翅膀
數字化技術有三個要素: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傳感器技術。未來由傳感器發展起來的產業將十分宏大,它作為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紐帶將無處不在。我們能夠通過大數據預測制造表層現象深層的問題,并通過在線的工藝優化提升制造品質。
喬紅教授
未來機器人可以像人一樣,形成自己的情感
機器人如果從外向里做,永遠做不成人類的朋友,因為它沒有真正的情感。但如果機器人能夠產生一個網絡(類似人類多巴胺的功能),它就可以高興了。
雖然目前腦科學還沒有真正搞清楚,但如果將已有的成果與信息科學交叉融合,便產生了我們所說的類腦機器人。如今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環境適應能力都比較差,和人有巨大的差別。類腦科學的加入,就是從內向外模擬人類的過程。
而我們所說的類腦科學,是涉及到神經科學、半導體科學、材料科學相互交叉融合的科學。這是一個系列而漫長的過程。
陳光先生
堅定看好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空間
肖軍先生
短鏈、智能、共生,京東以機器人之名打造全球智能物流
短鏈即從倉儲、分揀到配送,盡量減少物流過程中貨物的搬運次數,縮短配送距離。完成短鏈的建設,重要的是把智能應用到物流行業, 2014年京東建成了首個自動化運營中心“亞洲一號”,在當時是亞洲單體面積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物流中心。共生則強調與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物流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希望能夠根據京東應用的需求以及實際運營過程中的痛點掌控進行研發,并由機器人行業的合作伙伴完成中間環節的一部分生產制造的過程。
中國行業快速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我們怎么將機器人的技術快速地應用到最適當的場景中。
機器人項目和AI相結合,便是用搬運機器人代替操作工人的雙腳,機械臂代表工人的雙手。通過AI,通過圖像識別、 人臉識別技術代替我們的眼睛,對人的行為完成取代。
“雙十一”期間,3-4天才能完成的清零工作,京東AGV基本當天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因為立體化的存儲,減少了大量重復的勞動力,綜合算下來比人力倉儲的成本降低30%左右。京東目前有超過550個大型倉庫,全國超過1200萬平米的倉庫面積,截止到2018年12月31號,我們上了68個自動化的倉庫。萬里長征,京東才走了第一步。
許禮進先生
機器人行業要從市場謀求發展
國產機器人應該走一條農村包圍城市之路,先尋找立足一個屬于自己的根據地再不斷壯大根據地,然后慢慢的突圍,才能有所發展。中國龐大的制造業基礎培育了巨大的機器人市場,給國產機器人帶來了大量的機會。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制造大國,制造業門類最齊全,而且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機會,機器人企業只要找到突破口提升核心競爭力,就可以探索出一條國產機器人的發展之路。
張躍明教授
未來減速機的市場供應會更加緊俏
國產減速機與進口減速機的差別并不是大家認為的精度上的差別,而是使用過程中的磨損較快,造成這種現象主要原因是我們對RV減速器的理論研究不夠,導致設計不夠合理。
郭銳先生
機器人解決電力設備檢修人員不足的問題
張敏先生
打造國產自主機器人操作系統COBOTSYS,助力工業機器人應用落地
因而,我們開發一種行之有效的機器人操作系統COBOTSYS,既能作為開發類軟件系統,滿足科研院所的機器人應用開發需求,也能作為工具類軟件,提供包括離線編程,仿真,通信,視覺,力控等多種功能,并提供可視化編程環境,讓工業一線的工程師能快速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