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別人更快看到精選心理學優質好文
掃描上圖二維碼添加團長私人微信,
圍觀團長的朋友圈,
心靈成長的路上,我們一起同行。
☉添加時請備注一個理由才會通過哦
作者:黃啟團
首發:團長說心理
(ID:nlpteam)
1
你幸福嗎?
國慶長假剛結束不久,假期大家過得開心、幸福嗎?
也許很多朋友想:只要不用干活,我就幸福了。
但這7天不用工作,也不像春節一樣有很多應酬,你真的過得幸福嗎? 我想大多數朋友已經體驗到了,答案是未必。
'以為能用自由的時間,放松自己,最終卻把自己變成了廢柴。'
'忙到崩潰的時候,總想著什么時候有點自己的時間,可一旦時間都任由自己支配,反而過得很累。'
其他朋友可能會說,'不工作還不夠,還得有錢啊。等我有了錢之后,我就會幸福了。'
今天我們來談談幸福這一話題,來看清楚什么是幸福,究竟幸福從何而來。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有了錢也不一定幸福的故事。
幾年前我去一家保健中心做理療,在泡腳時,閑來無事,和旁邊一位40多歲的女士聊起來,才知道原來她是本地一家知名地產商的老板娘。可是這位富太卻面容憔悴,頂著通紅的眼圈。
她說,自己現在每天的生活就是打麻將,昨天晚上打到今早6點多,剛睡了幾個小時,渾身酸痛,所以才來這里做做按摩,放松放松筋骨。
我驚訝地問道'既然打麻將那么累,為什么還要打呢,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哎呀,那又有什么好做的呢?平時那么無聊,打打麻將還能打發下時間不至于太悶嘍。'
說完轉頭就接了個電話,一幫姐妹還等著她一會去開臺呢。
我不由地想,天啊!這可是上市公司的老板娘啊!過著很多人奮斗幾十年都無法過上的生活,卻活得那么百無聊賴。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嗎?
2
什么是幸福?
生活往往不會如約上演'等我有錢我就幸福了'的戲碼,但有時候,幸福會不期而至。
幾個月前,我在泰國上了一個道家的課程,課程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練習,它的意義很像我的書名:《別人怎么對你,都是你教的》。
這個練習很簡單,夫妻二人搭檔,互相給對方做按摩,但要注意,這個按摩和我們平常做的不同,被按摩的一方要主動說明自己的要求,我希望你怎么按,用什么力度按,重點按哪個位置,要用怎樣的手法等,總之,被服務者要發出清晰的指引。
而按摩的一方,要完全按對方的要求去滿足。
小小的練習結束后,一位太太欣喜地分享說:'我這輩子從來沒被老公這樣對待過。'
她說先生的每一個手法都讓她感動,當他按照指令展開步驟時,她的心就像一池春水一樣融化了,她越說越開心,激動到淚水都奪眶而出。我想,這位太太的淚水,就是幸福的淚水吧。
一旁的先生聽完哭笑不得,有些委屈地嘟囔道:'你以前也沒和我說啊,這樣按摩很簡單呀,我平時也做得到嘛。'
這番話讓大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我們真的沒有向對方提出過要求。
當要求提出,而對方也按照你的要求去滿足你時,那一刻,兩個人的情感交流才會暢通,這對夫妻后來相擁在一起,都流出了感動的淚水。那一刻,我也感受到了濃濃地幸福的味道。
所以,幸福真的不是來自于擁有金山銀山或者大把的時間,有時候只需要細微的東西,你就能有很多幸福的體驗。
那為什么有的人擁有了很多卻不幸福,有些人不算富裕卻能夠充滿幸福的喜悅呢?當然不排除有的人內在和外在都很貧窮、匱乏,而有的內外都富足,所以幸福到底和什么有關呢?幸福究竟從何而來呢?
3
幸福從哪里來?
美國哈佛大學沙哈爾博士的幸福課程非常著名,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在中國都有好幾千萬的轉播。我看過他的很多節目,也讀了大量關于幸福的書籍,這篇文章,我想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大家聊聊,幸福來自于哪里?
?1.身體:
西方心理學通過多年的研究實驗也發現,運動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激發本體胺和多巴胺(能讓人產生愉悅感覺的元素)的分泌和產生,這種元素越多,人的幸福感就越強。
團長有多年健身的習慣,當我從健身房走出來的時候,整個身心都是愉悅的,你如果去健身房看看,很多人的臉上都寫著兩個字:舒暢。
反之,如果一個人不運動,他身體的多巴胺和本體胺分泌就會很少,他對幸福的感知能力也會很弱。所以,身體健康,我們就能夠擁有一種愉悅和朝氣蓬勃的感覺,這是幸福最基礎的一個元素。
除了身體,我們來說一下第二個因素,頭腦。
心理學家形容我們的頭腦,就像'一只喋喋不休的猴子'。
當你的腦海中有各種想不完的問題:對未來的擔憂,對過往的煩擾等,就是這個'猴子'在搗亂--它就是要讓你無法安定在當下。當你的大腦像一只猴子一樣吵鬧個不停時,幸福談何容易?
喋喋不休的頭腦不僅不能讓你體驗到幸福,而且還會消耗你大量的能量。道家有個說法,大腦消耗了人體25%的能量。當然,你那反復無常的情緒,也是這只'猴子'導致的。那該怎么對待這只討厭的猴子呢?
很簡單,給它一根'香蕉'就好了。
當大腦能專注于某件事時,就像猴子有了香蕉,它就會安靜下來,不再跳來跳去搗蛋了。因為你越專注于某事的時候,你就越能感覺到平靜,而這種平靜的狀態,是能夠帶給人喜悅的。
比如有的朋友在寫書法的時候,就能夠完全忘記時間,一寫就是2、3個小時。類似的還有,作曲家在作曲,藝術家在繪畫,甚至你在洗碗或者打掃房間的時候,只要你當下全情投入,你都可以保持在一個很平靜的狀態。
比如禪宗的打坐,在西方叫靜心或者冥想,也是能夠幫助大腦獲得平靜的,所以,大腦的平靜也是感知幸福的一個途徑。
?3.情緒:
除了身體和大腦,幸福還有第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的情緒。
前文的太太為什么會感動到流淚呢?
就是因為她在丈夫的按摩中,感覺到了呵護和被愛。當一個人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時,我們把這種感覺通常理解為--'愛'。你能夠感受到愛的時候,你就是幸福的。這種愛抵達更深程度的時候,就是'大愛',也叫慈悲。
當你向外攻擊時,會產生憤怒的情緒,如果向內指責的話,則會有內疚或者抑郁的情緒。情緒也像大腦中的思想一樣,不僅會讓你深陷其中,還會消耗你的能量,破壞身體健康。
當然,我們不要去'控制'情緒。情緒是一種能量,你不需要去管理它,你也無法管理它。你只需要去接納它,承認它,看見它就夠了。
比如憤怒的時候告訴自己,憤怒是可以的。因為只有能夠充分感受憤怒和悲傷,你才能充分感受到幸福、快樂、愉悅等一切美好的感受。
所以任何情緒來的時候,請你歡迎它,跟它在一起,這樣,它們來了會去,去了會來,并不會對你造成困擾。但如果你跟它對抗,它就會一直糾纏你。
當你允許自己充分感受各種情緒時,你自然很容易感受到幸福,因為幸福本身就是一種感受。
?4.靈性:
我們來談幸福來源最高的領域,靈性。
'靈性'是我與世界上其他人、甚至萬物的關系。
人本就與萬物于一體,道家把這種境界稱為--天人合一。因為我們本就是宇宙中的一份子,當體會到這個境界時,佛家稱為'極樂世界',這個世界并不是一個具體的區域,而是你到達某種境界后的一種感覺。
如果你能從內在打開自己,放下約束,你就能夠體會到這種跟萬物連接的感覺。絕大多數人無法體驗到這種極樂的感覺,因為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與世界隔離。
我們平時住的房子,是由一堵堵墻砌成的,因為我們需要保護自己的安全。但靈性的快樂,則需要你拆掉這一堵堵墻,而人在什么時候敢于拆掉這些墻呢?就是你的安全感足夠的時候。
所以能夠有靈性體驗的人,一定是一個自我非常強大的人,他不需要用物質、感情來保護自己。當他敢敞開自己的脆弱,這時的他才會有和宇宙萬物連接的能力,才會達到極樂的狀態,這是更高層次的幸福。
反之,如果你的內心越匱乏,越脆弱,別人就越難走進你的內心,因為你會筑起一堵堵高墻保護自己。
看到這里大家明白了,幸福來自我們的身體、頭腦、情緒以及靈性這幾個部分的體驗,而非外在的擁有。
如果一個人擁有很多外在的資源,比如錢權房車,按世俗的標準他是成功的。但如果一味追求外在的成功,就一定會犧牲內在的富足。所以,很多'成功人士',并沒有體會到幸福的味道。
而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夠向內探索,去追求內心的平靜、情緒的和諧,能充分感覺到愛,同時他的身體是健康的(能夠分泌多巴胺和本體胺),內在富足的他離外在的成功會更近,因為他可以吸引到很多資源與支持,獲得財富輕而易舉。
所以,與其單方面追逐外在的成功,不如去追逐內在的幸福。
4
怎樣讓幸福來敲門?
那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幸福呢?
首先關注你的身體健康,看看你的身體能否體驗到一種開心愉悅的感覺。只要你愿意運動,邁開你的雙腿,流出你的汗水,你一定能夠感受到來自身體的幸福。
其次,對于腦中那只調皮的猴子,你需要給它一根香蕉換取當下的平靜。比如去體驗茶道、書法、花藝、烹飪等,不管什么方法,只要你能專注于一件事,安定在當下,你就能從這件事中獲得享受和寧靜,這就是幸福的元素。
同時,要去看見我們的情緒,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警察,學會歡迎情緒這個'小偷'的到來,當情緒來了,嘗試用喜悅的心情說'我看見你了,終于等到你了!'
當你能夠這樣面對和感受自己的情緒,幸福自然就來敲門了。
至于靈性,今天就不展開了,只要你學習心理學,就能夠內心強大,拆掉一堵堵心墻,總有一天,你會到達'極樂'的世界。
詹姆斯·奧本海姆說過:
“ 愚蠢的人,從遠處尋找幸福;聰慧的人,從腳下根植幸福。”
祝聰慧的你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人。
-
-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