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8歲農民魏振德迎娶38歲大學生許燕吉。洞房里,魏振德撲向許燕吉。哪知,卻被許燕吉死死推開。豈料,8年后,許燕吉竟然帶著魏振德一同回了大城市。
01
老農民魏振德,家在陜西農村。48歲,老婆早就過世,留下10歲的兒子科科相依為命。
這樣的條件,要想再娶個老婆,無疑難上加難。
偏偏,幸運之神降臨到他頭上。
他不僅娶了新媳婦,而且新媳婦還是個大學生,長得白白凈凈,叫人眼饞得緊。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新娘媳婦許燕吉,可不是普通人。她出生于北京,是作家許地山的寶貝女兒。在她兩歲時,便跟著父親舉家搬遷到香港。
父親受邀在香港大學任教,許燕吉在這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母親周俟松教她讀書寫字,4歲時她就開始看文學書籍,背誦古詩和現代詩。
出生于書香門第,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又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許燕吉天資聰穎,她的未來一片光明。
可惜,不幸降臨到了這個家庭。
02
1941年8月,49歲的許地山猝死。4個月之后,日寇占領了香港,許燕吉一家平靜的生活被打破。
不得已,周俟松帶著一雙兒女四處奔波,先后在廣西、湖南、重慶等地漂泊,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
日子過得很艱難,直到抗戰勝利后,許燕吉一家才在南京安定下來。
1951年,許燕吉考上北京農業大學。
畢業后,她分配到了石家莊奶牛場,當了一名普通的職工。奶牛場環境差,工作又臟又累,但許燕吉毫無怨言,一絲不茍地工作著。
累并快樂著,讓許燕吉更開心的是,她在這找到了人生伴侶,和大學同學吳富融組成了小家庭。
然而,好景不長。
特殊年代里,許燕吉被揪了小辮,蹲了6年大獄。兩個人的孩子剛生下一小時,就不幸夭折。
淚水還沒干,許燕吉又遭厄運。丈夫吳富融害怕受到牽連,立即和妻子劃清界限,離開了她。
6年后,許燕吉重獲自由,卻一無所有。
03
對于未來,她有些茫然,不知何處是她的歸屬。母親雖還健在,但她怕給母親帶去麻煩。
思來想去,許燕吉決定投奔遠在陜西農村的哥哥,周苓仲熱情接納了妹妹。
很快,許燕吉發現,哥哥一家人的生活也是捉襟見肘,自己一來,更加困窘。
尤其是,許燕吉落不了戶。
有人給她出主意:找個當地人嫁了!
為了不給哥哥添麻煩,也為了讓自己能安定下來,許燕吉決定嫁人。
村里的光棍聞言,紛紛趕到周家求娶。
不料,大伙聽完許燕吉的情況,一個個偷偷地溜了。
那個年代,成分很重要,許燕吉身上的污點讓他們唯恐避之不及。
角落里只剩下48歲的魏振德,他鼓足勇氣對許燕吉說:“我愿意娶你!”
魏振德家里條件不好,還帶著一個10歲的拖油瓶。嫁給他,意味著不僅要承受貧窮,還得給人家當后媽,照顧父子倆人。
思慮片刻,許燕吉注視著魏振德,緩緩開口道:“嫁給你可以,但得事事聽我的。”
魏振德忙不迭點頭。
04
新婚夜,魏振德迫不及待撲向許燕吉,卻被她雙手推開。
“你還是嫌棄我?”魏振德委屈地問。
“不是,我覺得我們還不熟悉,過段日子可行?”許燕吉真誠回答。
想起自己先前答應的話,魏振德依了妻子,老實躺在一邊。
婚后,許燕吉白天跟著上工,下工后忙著收拾屋子,燒菜做飯,小日子過得很滋潤。
更讓魏振德歡喜的是,妻子有文化,一有空就教兒子科科讀書寫字。
起初,科科不叫她,更不聽她的,有時還頂撞。許燕吉不急不惱,微笑著陪他看火車,給他講故事。
漸漸地,科科就成了許燕吉的跟屁蟲,親熱地喊著:“媽媽,媽媽!”得到認可,許燕吉越發用心,科科長身體的時候,特地養了雞和羊,給他補充營養。
魏振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村民也不再嘲笑,反而羨慕:“你這是娶了個神仙老婆呀!”
時間很快來到1979年,許燕吉被平反復職,可以回南京和母親團聚。
聞訊,魏振德又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妻子這些年所受的冤屈終于得以伸張,擔憂的是妻子可能會和他離婚,拋下他們。
夜間,魏振德輾轉反側,思慮萬千。終于熬到天亮,魏振德毅然決定:和妻子離婚,放她回城。
他還沒開口,許燕吉先說話了:“老頭子,你別瞎想,我不會丟下你倆的。”
許燕吉說到做到,她先回南京,安頓好之后,就將魏振德接回南京,還在農科院給他找了份臨時工。
1986年,科科讀了師范,當了老師,也調到南京。科科結婚后,許燕吉更是將大房子讓給科科,老兩口住在小房子里,同時照看著小孫女和母親。
四世同堂,其樂融融!
結語
2006年,魏振德過世,留下許燕吉一個人。她并沒有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自拔,反而拿起筆,開始寫回憶錄,圓了少年時代的作家夢。
2013年,自傳《我是落花生的女兒》出版。次年春天,許燕吉因病去世,兒子科科為她送終。
葬禮上,一副挽聯:曾經風高浪急歷千苦,依然心平氣和對余生。16個字,卻道出許燕吉不平凡的一生。
歷經千苦,沒有倒下。我們就該像許燕吉一樣堅強、樂觀、善良、感恩,活著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