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植物,用它的時候是個寶,一旦不需要了就成了害。苘麻就是個典型例子。它是南北各地都有的野草,見過一面就不會忘記的,常在田間、路邊現身。它既是雜草,也是人工栽培的經濟作物。
錦葵科 苘麻屬一年生亞灌木草本植物,能長到一人多高。本屬共有約150種植物,在中國有9種。
苘麻的苘qǐng,可以寫成多兩只哭眼的莔,但不可以寫作多一橫的茼tóng(茼蒿)。古時也寫作檾。
蘇軾在徐州做知府時,曾填詞《浣溪沙》,“麻葉層層檾葉光”,一句描繪出兩種麻,苧麻和苘麻。
苘字還做了其他字的替身。
山東威海市有個上千人的蔄姓,上艸下問,讀màn。當地還有個蔄山鎮。以往電腦打不出該字,就用苘字代替。
莖皮含粗纖維較多的草都可以用來漚麻。相對于椴樹科的黃麻、苧麻的別稱白麻,苘麻則叫青麻,個別地區也叫野麻、野芝麻、野苧麻、野火麻,甚至野棉花。
苘麻結出的果實樣子很喜感,像一個個小的磨盤,成熟落地后會隨風滾動起來,一路拋灑下出種子。種子遇到合適的地方,來年生根發芽。因而又有車輪草、磨仔盾、八角烏、毛盾草、金盤銀盞、鬼饅頭草等別名。
當然,它的有些別名也被其他植物使用。英文俗名為indian mallow,意即印度錦葵。只有正式名稱(學名)苘麻才具有唯一性。更保險則是用它拉丁名Abutilon theophrasti。
該麻原產中國,先秦時期的《詩經》和《周禮》中就有記載。漢代《爾雅·翼》明確指出苘可制作布和繩。浙江河姆渡出土了新石器時期的苘麻繩和衣物殘片,說明6900年前先民就已經應用。
苘以纖維多為麻,人稱千連筋。早期也曾織成麻布制衣。西周時期曾用之作為朝官命服“冂(jiong)衣”。
因苘麻木質素含量較高,缺乏柔軟性而降低了其紡織性能。苘麻織出來的布太粗,所以又稱孔麻。
再說它的纖維毛頭太多,貼身穿會刺癢。自從有了苧麻,我國傳統做衣物就不再用苘麻了。
到了元代雜劇中,苘麻反倒成了貶義詞。比如關漢卿《杜蕊娘智賞金線池》中【油葫蘆】有句“苘麻頭斜皮臉老魔君”唱詞。再比如無名氏《漁樵記》中有“都是你這老苘麻嘴!沒空生有,說謊吊皮”賓白,此劇昆劇還有傳承。
十八世紀苘麻作為纖維作物傳入美國。由于現代工業發展,已經不再需要它,在美國于是成了危害大豆和玉米的害草,每年花費3億多美元去控制它。
但它也并非完全退出服裝領域。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言道,苘麻“成布甚粗,最粗者以充喪服”。
辦理喪事無需細布,自然少不了披麻戴孝。苘便與死有了不解之緣。
某些道士喜歡穿著麻衣自成一派,至今有人借此算命(麻衣看相)。不少日本女孩還喜歡起個“麻衣”名字。
苘麻織不出日常布匹,只用來搓麻繩和編織麻袋、草鞋、坐墊等粗活。
別小看麻繩,在農村過去可是生活和農活必不可少的資料。
拉車、吊轆轤,以及捆扎、打包物件都要用。離了苘麻連笤帚都扎不成。
窮人家甚至拿根麻繩當作褲帶。土法榨油要用苘麻捆扎籽料,出油后成為帶襯的“粕”。蓋房子則將苘麻剁碎成真正的亂麻,敲軟了攪在石灰里抹墻。
苘麻也有用作細活的地方。傳統毛筆制作就是用苘麻做輔毛,然后前端再結入羊毫、狼毫、兔毫等。
苘麻纖維有極優秀的抗磨性和抗浸泡性。明清兩代治理黃河就大量使用了苘麻,如今在抗洪救災中仍舊沒有缺席。過去麻袋內裝砂石,現在裝的是高分子吸水材料,遇水膨脹近20倍,堵漏效果極佳。
苘麻桿是很容易燃燒的柴草,通常用來引火。其色白質輕,可做紙扎工藝品的骨架用。
自從有了塑料編織帶和袋,苘麻很少種植而逸為野生了。野生的苘麻又矮又彎,更不堪大用。如今它在農村成了多余,以至大田里用除草劑來消滅它,好悲情啊!好在民間它還有藥用。
苘麻花入藥用來治中耳炎。它黏性很好,鄉間小女孩們常摘下來粘在耳垂上做耳釘玩。
茼麻葉搗爛碎敷在傷口上,有很好的殺菌消炎和止血的作用。我見過河北農村里村民自卷煙抽,摻入曬干的苘麻葉降低煙絲的沖勁和成本。
茼麻種子藥用亦稱冬葵子,有潤滑性通便和利尿作用。
苘麻的果實為半球形蒴果。種籽如米粒大。幼嫩時乳白色可以吃。
我吃過,甜甜的帶點澀。有的地方叫它苘餑餑,想必以往曾用來救荒。不過吃多了可能會腹痛、腹瀉,或惡心嘔吐。用嫩苘麻籽做餌釣魚倒是不錯。
苘麻果老熟了會變黑,種籽也跟著變烏。炒熟后像芝麻一樣很香,也有叫麻果的。
苘麻籽研成粉末服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現在收購價十幾元一斤。其中含油量約15%以上,供制皂、油漆和工業用潤滑油。油中主成分為亞油酸、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雖說精加工后可用在食品中,但產量太低不具開發價值。
老輩子人用苘麻果做“印章”給饅頭或糕餅上點紅,形成醒目的小星星印記。
它在南方個別地方還有個饅頭姆別稱,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這個也有人叫饅頭姆
苘麻葉還用于給其他食品打下手。北方做醬豆子(或稱干豆豉、鹽豆子),就將煮熟晾干的大豆用苘麻葉蓋上發酵。
是苘麻同屬的兄弟,原產南美洲。又名燈籠花、宮燈花、網花苘麻、紅脈商麻等。
苘麻看果,金鈴花是看花,很具觀賞價值。
金鈴花既可入園林,也可上盆栽。它還雜交出許多色彩形態各異的觀賞品種,如探戈、橙美人、維多利亞夫人、月光、銀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