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個性健全,能適應環境,人際關系協調,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標準的心理狀態。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
2、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發展的心理動力。
3、能和他人友好相處,善于協調人際關系。
4、主動適應環境,順應社會需要。
十種常見的異常心理現象:
1、失眠
2、焦慮狀態
3、抑郁狀態
4、強迫現象
5、恐怖感
6、疑病現象
7、各種軀體不適(無器質性原因)
8、各種功能障礙(無器質性原因)
9、躁狂狀態
10、幻覺與妄想狀態
促進心理健康的方法:
1、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
2、學會適時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情緒,改變對待情緒的不正確的觀念,學習宣泄情緒的方法。
3、堅持運動。運動可以調節情緒,改善焦慮,提高耐受壓力的能力。
4、知足者常樂,珍惜所擁有的
5、用心去過每一天,生活在此時此刻。
6、學會愛自己。愛的序位:自己——親人——朋友——他人。接納自己的思想、情緒、行為、身體的感覺。每天花5分鐘的時間去感謝。
7、學會寬恕。
8、學會放棄。
9、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與環境及自身相協調。
精神分裂癥健康教育處方
1、早發現、早治療是治好精神病的重要的第一步。
2、不要亂投醫問藥,應及早到專科醫院診治。
3、遵照醫囑服藥,不能自行停藥,因停藥復發的幾率較高。
4、發病期間嚴加看管,防止自傷自殺,防止傷人毀物。
5、精神癥狀緩解后,要盡量鼓勵病人參加各項康復活動,恢復社會功能。
6、要關心體貼病人,尊重其人格。
情感性精神障礙健康教育處方
1、情感性精神障礙主要表現情緒高漲或情緒低落,是心境障礙的一類精神病。
2、經抗躁狂或抗抑郁藥物治療后會好轉或痊愈,愈后較好。
3、發病期間病人表現興奮躁動或情緒低落、厭世等。所以應加強看護,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4、遵照醫囑服藥,不可自行停藥。此病有反復發作的可能,但間歇期較好,可參加正常工作。
5、定期復診,如有病情復發先兆請隨時去醫院就診。
抑郁性神經癥健康教育處方
1、情緒低落是一種病,害處多,危害大,應及早治療。
2、按時服藥,堅持治療,不能隨意更改治療方案。
3、患者有自殺念頭時應及早向醫生報告,對有自殺史的病人,家屬要提高警惕。
4、生活要安排的充實、協調,如讀書、看報、運動及娛樂等。
5、遇到不順心或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早向親朋好友或醫生傾訴,尋求外界的支持與幫助。
6、某些藥物如部分抗高血壓藥可引起或加重抑郁,因此患者若同時患有其它疾病或服藥時必須告知醫生。
恐怖癥健康教育處方
1、患者要認識到這種恐懼是沒有必要的、是不合理的。
2、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要認識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點。
3、面對現實,盡量不要回避所害怕的對象或環境。
4、循序漸進地有意讓自己暴露在恐懼的對象和環境中。
5、要正視并能忍受恐懼的體驗。
6、適當的藥物治療也是必要的,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焦慮癥健康教育處方
1、焦慮的性質是一種心理反應,雖然焦慮時有各種身體癥狀,但不是身體發生了嚴重疾病,因此不要害怕。焦慮反應消退后不會留下任何嚴重后果。
2、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包括聽輕松音樂、打球跳舞,能迅速減輕焦慮。
3、心理治療有較好療效,許多藥物也有迅速、安全的控制焦慮的效果,應按醫囑使用。
4、個性膽怯、自信不足的人易有焦慮,所以講究心理衛生,提高自信,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因素,敢于面對現實,在預防焦慮方面有重要意義。
神經衰弱健康教育處方
1、患者應端正對疾病的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2、努力查明與發病有關的心理因素,并加以解決。
3、注意勞逸結合、用腦衛生和睡眠衛生。
4、參加體力勞動和從事體育鍛煉。
5、藥物的對癥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強迫癥健康教育處方
1、采取順應自然的態度。有強迫思維時不要對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帶著"不安"去做應該作的事。有強迫動作時,要理解這是違背自然的過度反應形式,要控制及逐步減少這類動作反應直到和正常人一樣,堅持練習,必然有益。
2、多關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有助于減輕其焦慮。
3、強迫癥可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能認真配合醫生,找出心理因素,進行系統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者療效較好。
4、注意心理衛生,努力學習對付各種壓力的積極方法和技巧,增強自信,不回避困難,培養敢于承受艱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質,是預防的關鍵。
5、參加體育鍛煉。
疑病癥健康教育處方
1、攜帶全部病史和檢查資料到醫學心理咨詢門診就醫。
2、采取科學態度,實事求是地討論不適癥狀的性質和擔心患病的理由,配合醫生弄清問題。
3、關心自身健康這是正當的,但不要反復強求醫生做重復的、不必要的檢查。
4、要全面準確地理解醫學知識和有關信息,注意心理衛生
失眠癥健康教育處方
1、排除病理因素。
2、放下思想包袱,順其自然。
3、認真配合心理醫生,找出心理因素,進行系統心理治療。
4、有必要的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給以藥物治療。
5、可采取一些物理療法及各種放松療法。
6、建立符合生活常規的工作、生活作息規律。
7、培養適合個人的體育鍛煉和入睡習慣。
神經癥健康教育處方
1、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精神顧慮,以達到三個轉變:
⑴思想上認識上由消極轉變為積極;
⑵情緒由悲觀轉變為樂觀;
⑶行動上由被動轉為主動。
2、進行必要的生活調整,做到勞逸結合及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使工作有馳有張。
3、在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的同時,鼓勵患者參加適量的體育鍛煉和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4、對失眠、焦慮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配服抗焦慮藥物。心理治療也有較好療效。
5、安排比較寬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教育患者糾正、避免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和消極依賴的態度。
兒童孤獨癥健康教育處方
1、兒童孤獨癥是發生于3歲前的一種嚴重的廣泛性神經精神發育性障礙。
2、患兒主要表現在社會性發育異常、交流異常和興趣行為受限。
3、在缺乏特效治療手段的情況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三早”原則是孤獨癥治療和預后康復的關鍵。
4、發現問題不回避,及時到專業機構確診,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5、盡早進行康復訓練與特殊教育。
6、家長應積極配合,按照專業機構制定的康復訓練及教育方案,持之以恒地進行系統的康復訓練。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健康教育處方
1、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類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屬于慢性神經精神疾病。
2、核心癥狀是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
3、應由兒童心理衛生專科醫生對兒童狀況進行全面評估。
4、治療包括藥物和心理行為治療。
5、醫生、家長、患兒與學校老師合作制定一個長期的治療計劃。
6、按醫囑服藥,進行系統心理行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