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詩:
為將之道,有八弊焉,貪而無厭,妒賢嫉能,
信讒好佞,四曰料彼,而不自料,五曰猶豫,
而不自決,六曰荒淫,于酒色也,七曰奸詐,
而自怯也,八曰狡言,而不以禮.兵者兇器,
將者危任,器剛則缺,任重則危.善將者不,
恃強怙勢,寵之不喜,辱之不懼,見利不貪,
見美不淫,以身殉國,壹意而已.為將也有,
五善四欲:五善也者,所謂善知,敵之形勢,
進退之道,國之虛實,天時人事,山川險阻.
四欲者所,謂戰欲奇,計謀欲密,眾士欲靜,
軍心欲一.善將者其,剛不可折,柔不可卷,
以弱制強,以柔制剛.純柔純弱,其勢必削,
純剛純強,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常.
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人離,人離眾叛.
將不可吝,吝賞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
士不致命,則軍無功,無功國虛,國虛寇實.
孔子有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
其余不足,以觀也已.為將必有,五強八惡.
高節厲俗,孝弟揚名,信義交友,沈慮容眾,
力行建功,將之五強.其雖謀不,能料是非,
雖有禮不,能任賢良,雖能政不,能正刑法,
其雖富不,能濟窮阸,雖有智不,能備未形,
雖能慮不,能防微密,雖能達不,能舉所知,
雖敗不能,無怨謗此,謂之八惡.政之以正.
【原文】
將弊[1]
夫為將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貪而無厭,二曰妒賢嫉能,三曰信讒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猶豫不自決,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詐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禮。[2]
(《諸葛亮集》、《諸葛孔明全集》)
【注釋】
[1]在《諸葛孔明全集》中本文題目為《將斃》。弊:害處,毛病。《史記·平準書》:“湯武承弊易變,使民不倦。”
[2]信讒好佞:相信讒言,喜好花言巧語諂媚的人。狡言:說話時態度很狡猾。七曰奸詐而自怯,《諸葛孔明全集》作“七曰奸詐而心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禮,《諸葛孔明全集》作“八曰狂言不以禮”。
【譯文】
身為將帥有八種弊病,是將帥用兵的大忌:一是對財、物的需求永遠不滿足,貪得無厭;二是對賢德有才能的人妒嫉強烈;三是聽信讒信,親近能說會道、巧言諂媚的小人;四是只能分析敵情,卻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實力;五是遇事猶豫不決;六是沉迷于酒色而不能自拔;七是為人虛偽奸詐而自己又膽怯懦弱;八是狡猾巧辨而又傲慢無禮,不按制度辦事。
【原文】
將志[1]
兵者兇器,將者危任,是以器剛則缺,任重則危。[2]故善將者,不恃強,不怙勢,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見利不貪,見美不淫,以身殉國,壹意而已。[3]
(《諸葛亮集》、《諸葛孔明全集》)
【注釋】
[1]在《諸葛孔明全集》中本文題目為《將忠》。
[2]將者危任:作為一個將領,對于自己的責任是懷著憂懼之心的。危,憂懼。《戰國策·西周策》:“竊為君危之。”器剛則缺:器具堅硬的容易碰壞,因此有缺口。是以器剛則缺,《諸葛孔明全集》作“是以氣剛則缺”。
[3]恃:依靠;憑借。《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縣(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韓非子·顯學》:“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無矢矣。”怙:依靠;憑恃。《詩經·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壹意:思想專一,忠于朝廷。寵之而不喜,《諸葛孔明全集》作“寵之不喜”。辱之而不懼,《諸葛孔明全集》作“辱之不懼”。見美不淫,《諸葛孔明全集》作“見色不淫”。壹意而已,《諸葛孔明全集》作“一意而已”。
【譯文】
兵器是一種兇器,統兵為將是一種重大的責任。兵器剛硬,容易缺損,將領任務重大所以有風險。因此,真正的將帥不以自己的部隊強大有威勢做靠山,當他受到君主的寵愛時不得意忘形,當他受到別人的誹謗污辱時,也不懼怕、退縮,看到利益時不起貪念,見到美女時更不心生邪念,只知全心全意,保家衛國,以身殉職。
【原文】
將善
將有五善四欲。[1]五善者,所謂善知敵之形勢,善知進退之道,善知國之虛實,善知天時人事,善知山川險阻。[2]四欲者,所謂戰欲奇,謀欲密,眾欲靜,心欲一。[3]
(《諸葛亮集》、《諸葛孔明全集》)
【注釋】
[1]這句的意思是說,作為將領,應做到五個善于,四個需要。欲,要,需要。將有五善四欲,《諸葛孔明全集》作“夫將有五善、四欲”。
[2]天時:指有利于農作、攻戰等的節氣、氣候、陰睛、寒暑的變化。《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事:人為之事;人力。《六韜·農器》:“戰攻守御之具,盡在于人事。”所謂善知敵之形勢,《諸葛孔明全集》作“謂善知敵之形勢”。善知山川險阻,《諸葛孔明全集》作“善知山川坦險”。
[3]心欲一:思想要專一。所謂戰欲奇,《諸葛孔明全集》作“議欲奇”。
【譯文】
對將帥的軍事實踐能力的要求是“五善四欲”。五善是指:擅長察曉敵人的兵力部署,擅長正確地判斷進攻和撤退的時機,擅長了解交戰雙方的國力虛實,擅長利用對自己一方有利的時機,擅長利用山川地形的崎嶇險阻。四欲是指:作戰時出奇制勝,謀劃要周密,人多事繁,追求文靜穩重,保持全軍上下團結一心,合力抗戰。
【原文】
將剛[1]
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2]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常。[3]
(《諸葛亮集》、《諸葛孔明全集》)
【注釋】
[1]剛:堅硬;堅強。與“柔”相對。《論語·公冶長》:“吾未見剛者。”
[2]柔:柔軟;軟弱。與“剛”相對。《易·系辭上》:“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老子》:“見小曰明,守柔曰強。”其柔不可卷,《諸葛孔明全集》作“至柔不可卷”。
[3]合道之常:合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道,法則、規律。韓非《解老》:“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把道解為萬物產生、變化的總規律。常,指恒久不易或變化的規律。《老子·十六章》:“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認為萬物歸根復命的循環運動恒久不易。《荀子·天論》:“天行有常。”認為自然的變化有其規律。
【譯文】
好的將帥應該具備的性格是剛強、剛烈,但不固執己見,溫和、柔和但不軟弱無力,即通常聽說的剛柔相濟。單純一味的柔和、軟弱,就會使自己的力量被削減,以至失敗,單純一味的剛烈、剛強又會導致剛愎自用也注定要滅亡。所以,不柔不剛,剛柔并濟才是最理想的性格特點,才是最佳的狀態。
【原文】
將驕吝[1]
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2]將不可吝,吝則賞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則軍無功,無功則國虛,國虛則寇實矣。[3]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4]
(《諸葛亮集》、《諸葛孔明全集》)
【注釋】
[1]在《諸葛孔明全集》中本文的題目為《將驕》。驕吝:驕傲吝嗇。
[2]這幾句的意思是說,作為將領不可以驕傲,驕傲就會失去應有的的禮貌,沒有禮貌別人就會離開他,造成眾叛親離的局面。驕則失禮,《諸葛孔明全集》作“將驕則失禮”。
[3]致命:猶捐軀;獻出生命。《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論語·子張》:“士見危致命。”何晏集解:“致命,不愛其身。”國虛則寇實矣:國家虛弱敵人就相對強大了。虛,空,與“實”相對。實,堅實。《孫子·虛實》:“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吝則賞不行,《諸葛孔明全集》作“吝則賞信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諸葛孔明全集》作“賞信不行則士不致命”。無功則國虛,《諸葛孔明全集》作“軍無功則國虛”。國虛則寇實矣,《諸葛孔明全集》作“國虛則寇實”。
[4]這是《論語》中的一段話,意思是說,一個人即使具備了周公那樣的品德和才能,如果他驕傲吝嗇,其他方面所做出的成績也不值得去評價了。
【譯文】
做將帥的切勿驕傲自大,如果驕傲自大,待人接物就會有不周道的地方,有失禮之處,一朝失禮就會眾叛親離,人心憤懣相怨。身為將領,也不能小氣吝嗇,如果吝惜吝嗇必然不愿獎賞部下,獎賞不行,部下必定不肯在戰斗中盡最大努力以拼死作戰,這樣下去,則在戰爭中不會取得什么好的成果,國家的實力也就會因此虛弱下去,自己國家實力下降就是表示敵人正在強大起來。因此孔子說:“一個人盡管具備象周公那樣的德才,但是卻驕傲吝嗇,那么即使他能做出一定的貢獻,也不值得人們去評價稱道”。
【原文】
將強
將有五強八惡。[1]高節可以厲俗,孝弟可以揚名,信義可以交友,沈慮可以容眾,力行可以建功,此將之五強也。[2]謀不能料是非,禮不能任賢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濟窮阸,智不能備未形,慮不能防微密,達不能舉所知,敗不能無怨謗,此謂之八惡也。[3]
(《諸葛亮集》、《諸葛孔明全集》)
【注釋】
[1]這句的話的意思是說,作為將領,要做到五強,同時應避免犯八種錯誤。惡,壞,壞事。與“好”、“善”相對。《論語·顏淵》:“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
[2]高節:高尚的品格、操守。厲俗:勸勉世俗的人們。厲,通“勵”。勸勉。《史記·儒林列傳》:“余讀功令,至于廣厲學官之路,未嘗不廢書而嘆也。”孝弟:亦作“孝悌”。儒家倫理思想。《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朱熹注:“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沈慮:深沉地思考問題。沈,通“沉”。高節可以厲俗,《諸葛孔明全集》作“高節可以勵俗”。沈慮可以容聚,《諸葛孔明全集》作“泛愛可以容聚”。
[3]窮阸:貧困苦難。智不能備未形:有智慧卻不能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就采取防備的措施。備,防備;預備;準備。《左傳·成公十六年》:“申宮儆備,設守而后行。”《書·說命中》:“有備無患。”達不能舉所知:仕途發達的時候卻不能推薦自己所了解的人才。舉,推薦;選拔。《史記·殷本紀》:“是時,說(傅說)為胥靡,筑于傅險,見于武丁……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怨謗:怨恨誹謗。禮不能任賢良,《諸葛孔明全集》作“理不能任賢良”。政不能正刑法,《諸葛孔明全集》作“亂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濟窮阸,《諸葛孔明全集》作“富不能濟貧乏”。敗不能無怨謗,《諸葛孔明全集》作“敗不能無毀謗”。
【譯文】
將帥的品德修養標準是五強八惡。五強是指五種必須的德性:高風亮節可以勉勵世俗,友愛孝悌可以名揚海內,信義忠誠可以獲得友誼,周到細致地考慮問題可以容忍他人,身體力行可以建功立業。八惡是八種在德性上的缺陷:雖然足智多謀但不能明辨是非,不能禮賢下士,更不能任用賢良之人,施政時有法不依,無法引導社會風俗,不能慷慨施惠,不肯救濟窮困,不能防患于未燃,智慧不足,不能深思遠慮,也不能防微杜漸,不能在聲譽顯達時推薦自己所熟悉的賢能之士,不能在戰敗時,毫無怨言,負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