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股共有20只白酒上市公司,
那些有名號的上市公司,股價基本上都維持15%以上的年化增幅,而且大多數在20%以上,還有些名不見經傳的公司,股價漲幅在15%以下。
2.
這說明,白酒真是個好行業,大家活得都很滋潤,有地位的公司無非是好和更好的區別;
這個行業想擠進來并不容易,看看股價15%年化增長以上的公司,都是耳熟能詳的名字,二十年前就是這些了,現在還是這些,有很深的護城河。
一旦拿到門票,即使犯了錯誤也很難出局,比如酒鬼酒、舍得酒業、水井坊。抑或是五糧液這樣,盡管戰略上犯了錯誤,依然過的挺好。
未來還能這樣嗎?我覺得大概率會。寄托了中國人精神文化的東西,隨著國力昌盛,只會越來越好。而競爭的格局,應該是還有大量市場可供征伐。遇到股價深跌,甚至收入、利潤滯漲或者政策環境不利時,提供了底氣來逆向投入。
很多領域的投資,需要在大框架下順大勢逆小勢,或者提前一步看出未來三年之勢,這是兩種不同的模式。第一種是相信的力量,第二種是眼光的犀利。投資白酒企業,相信是守正,眼光是出奇。二者可以在白酒企業投資上,完美融合。
3.
之所以有頭有臉的白酒公司活得好,是因為還有大量低端產能,連排名在后幾位的白酒公司都是被碾壓的對象,活得很辛苦。這個數據可以找時間確認一下——我記得很多年前就在說白酒年消費的天花板到頭了,但是白酒的天花板是多少呢?頭部企業總共又占了多少呢?還有多少空間可以讓渡給中高端產品?這些查詢年報,應該是能夠找到的資料。
如果中高端占比越來越大這個邏輯能夠存在,那白酒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消費升級。白酒投資,應當只投頭部,可以把頭部十家企業,自己做個指數化投資,誰進入相對低估區間就買誰,守株待兔、刻舟求劍。其實,不管什么領域的投資,都應該只投頭部,不要和阿貓阿狗打交道。
對白酒企業的投資,可以占到40%的投資額,以目前來看,就是250萬。如果花一年時間買滿,應該每個月買20萬。我估計是買不滿,所以有錢就買就得了,能買多少買多少。調倉換股,首選白酒。
4.
股價年化漲幅:
16% 酒鬼酒
14% 金種子
必須指出,這是股價漲幅,而不是利潤的年化漲幅。不過目前白酒的市盈率都在20-40 TTM之間,拉到年化來看,股價的上漲基本上都是利潤推動的。
同時,既然說年化,那么最近幾年才上市的和二十年前就上市的,放到一起比較年化漲幅當然不算很公平;另外,中間犯錯誤的舍得酒業、酒鬼酒,耽誤了很長時間。
所以,這個年化漲幅只能作為參考,讓我們知道白酒真是好行業。但是在投資的時候,還是要關注未來三五年的成長和估值。目前來看,最有希望的是今世緣,成長性好、估值低。另外,洋河股份也值得關注,唐朝推薦股,目前TTM不高,但業績已經蹉跎幾年了,單獨研究下,是否有望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