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見
28期寫作課學員
2016年和2017年,我重度產后抑郁,每天除了上班,所有的時間都圍繞著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了興趣。
我只能偶爾通過記日記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緒,這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兩年后,我的收入有所提升,孩子也要上幼兒園了,我終于有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寫作,就立刻報名了小米和蘇末老師的30天基礎寫作訓練營,想系統地學習寫作。
選擇訓練營的原因是,遇見小mi的公眾號給過我很大的幫助,同時我也閱讀了很多寫作班學員發表的文章,我覺得自己通過長期努力也可以達到這些學員的水平,實現寫作變現,賺回學費。
當真正開始學習寫作的時候,我卻每天都焦慮得不行,覺得要學的東西太多,想要聽課程做好筆記,想要完美地完成作業,還想要多看書搜集素材,儲備新的觀點,但時間有限,我最后卻哪個都沒有完成好。
聽了三次課后,我發覺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原本想要把作業完成得很好,但卻連課程都沒有來及聽完。
于是,我強迫自己先安靜下來,暫時拋掉自己的焦慮,用深呼吸來平復自己的心情。然后拿一張A4紙,把導致自己焦慮的事情列了出來。事件如下:
1. 聽課時間過長,不到一個半小時的課程,我需要四個小時才能徹底聽完。因為我對于課程內容比較陌生,所以會反復聽上三四遍,以鞏固吸收。
2. 知識儲備太少,沒有足夠的素材供寫作時運用,沒有有力的例子去證明自己的觀點。
3. 遣詞造句的能力不夠,腦海里的詞匯量也非常有限,用于寫作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措詞不夠精準,表述不夠精確。
4. 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文章的觀點不夠鮮明,不能引人深思,也不能給別人足夠的啟發,也就是利他性不足。
5. 為了學習別人的經驗,看了太多別人的文章,但自己沒有能力分辨出別人的文章到底好在哪,自己應該學習什么。反而在看完之后總是在質疑自己為什么寫不出來這樣的文章,思路也受到別人的影響,更加深了自己的焦慮。
列完這些之后,我發現焦慮來源于自己迫切地想要實現寫作上的飛越,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每一次作業,并且寫出得到認可的文章。
有這樣的想法和目標固然是好事,但自己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十幾年來,我幾乎都沒有寫過文章,所以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小米在開營時就說過,學習寫作課程要有空杯心態,把自己歸零,進步最快。但我過于急躁地想要看到結果,而沒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聽課和練習上。
在寫作初期,先接納自己“寫得不好”這一事實,就是進步的開始。不要去批判自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不要忽略別人扎根土壤吸收能量的漫長過程,只需要持續地去汲取能量,提高自己,靜待花開就可以了。
找到焦慮的原因,是踏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只有盡快地掌握寫作的規律,并多次重復地刻意練習,才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地解決焦慮,我針對自己的問題也制訂了相應的改進計劃:
1. 把聽課放在第一位,及時聽完更新的課程,并做好詳細的筆記。按時完成作業,不論質量如何,像小米說的,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 有靈感和遇到有意思的事情時,要及時記錄,以便于作為寫作素材。
3. 每天要有看書的時間,至少看30頁書。并且看兩篇公眾號文章,學習文章的邏輯結構。
4. 多練習寫作,周一到周五,每天寫200字,不管任何內容,任何感想都可以記錄下來。
5. 多翻字典,多看字詞的注釋,提高詞語的運用能力。
列完計劃后,我發現自己的精力成功地從自己做不好轉移到自己需要做哪些事,焦慮的情緒也就煙消云散了,只留下滿滿的斗志。
希望能完成自己每天的小目標,走好腳下的每一步,總有走到目的地的時候。
很快就到了第一次大作業的時候,每個學員要寫一篇文章,由老師一對一地修改。
我的第一次作業理所當然得慘不忍睹。文章的開頭就是長篇大論,案例不夠吸引人,文章的結尾也比較單薄,沒有給出有效的建議。
但對我來說,這是我高考之后寫出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寫作道路上的里程碑。而且我能夠按時完成作業,跟上訓練營的腳步,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
繼續學習下來,我發現自己的知識面太狹窄,以前只是偶爾看看心理和育兒方面的知識,但沒有深入研究。很多知識看起來都好像知道,但沒有深度思考,所以表述不出來,也無法運用到寫作中。
于是,我的計劃中增加了看書,多看專業書籍,會給自己新的啟發和感悟,也學會更專業更系統地去思考問題。
寫第二次作業的時候,我已經堅持了兩個星期的寫作練習,每天都會寫一段文字,記錄事件或感受。
翻看記錄的這些事情或感受,不僅給了我寫文章的啟發,更給文章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因為這些記錄是我發自內心的感受,也是打動讀者、產生共鳴的關鍵。
這次的作業,老師仍然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但同時也表示這是一篇相對成功的的文章了。這句評語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接下來的課程中,我更加努力地按照自己的計劃去聽課,做筆記,寫隨筆。
訓練過程中,很多小伙伴因為作業優秀,已經獲得了稿費。
我雖然很羨慕,但沒有太多焦慮,仍然按步就班地完成自己的計劃。
在第三次作業結束后,我收到了老師回復的建議。之后我結合自己的筆記,復盤了課程的所有內容。再根據老師指出的問題,對文章一一進行修改,添加了一些素材,努力修改出了一篇文筆相對不錯的文章。
雖然自己仍不是特別滿意,但這已經是我目前最好的水平了,于是我想試著投稿,即使被退稿,也會有老師的指正,會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以便更好地改進。
投稿幾天后,我收到了回復的郵件,告知已過“夏蘇末”頭條號的初審,將排期發表。
我在那一刻開心得無以復加,因為這是一個專業平臺對我寫作能力的肯定,說明我是有能力通過寫作實現自己的價值的。
一路摸索前進的我,需要這種認可和肯定。
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因為寫作給了我一片自己的空間,讓我也可以給和我有同樣經歷的人一些鼓勵和方向,這對于我來說彌足珍貴。
所以,大膽地去嘗試寫作吧,我們會擁有更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