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是我們人類擁有的最實用的身體部位。一個人用他的雙手做了什么,能夠告訴我們相當多的關于這個人的想法和感受方面的信息。并且在手語中,雙手能夠像語言一樣傳達無盡的信息。
掌心干燥且握手力度很大通常表示一個人很自信,屬于掌控他人之人。而無力的握手或許會被認為是性格軟弱的表現。握手時手心出汗可能是因為緊張、焦慮,也有可能是因為天氣太熱了。然而,所有的這些猜測都只是很籠統的結論。
有些力量很大的人并不會緊緊握住對方的手,因為他們擔心那樣做會使對方產生疼痛感。依靠雙手工作的藝術家或者外科醫生為了保護自己,也可能不會緊握別人的手。同樣的,有些患有關節炎的人很有可能不愿意跟別人握手。
標準或平等的握手是這樣的:雙方的手掌垂直,握手時的力度一致,兩只手緊握在一起,而不是互相擠壓(見圖1)。握手的同時,雙方的眼神交流控制在三次以內,這樣的握手表示自信而非自大。為了進一步表達自己友善真誠的態度,握手時請注意保持微笑。
圖1
在政客式握手中,主動握手的一方通常會用雙手握住對方,而非用單只手(見圖2)。他們會用右手握住對方一只手,再以左手輕輕放在相握的兩只手上面。
圖2
還有一種很普遍的握手方式,即以右手握手,同時用左手抓住對方的前臂或肩膀。一般情況下,兩個親密的老朋友見面時,使用這樣的握手方式是可以接受的。通常雙方在握手之后,還會立刻給對方一個熱情的“熊抱”。
但若不是很親密的朋友以這樣的方式打招呼,大多數人會感到很不舒服。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這種姿勢不夠真誠,是一種奉承巴結。無論別人何時以這種方式跟我們打招呼,我們都應該將其視為真誠的表現。
在危難之中,人們一般不會通過握手表達自己真摯的感情,而是會溫柔地拉起對方的雙手,利用臉部表情交流她們深深的同情(圖3),通常還會加上一個擁抱的動作。這種方式即告訴需要幫助的人,你會一直陪著她,直到她渡過難關。
圖3
有時候,人們在初次握手時,會在無意識中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只見他們手心朝下將手伸出去,對方為了迎合他,只能將自己的手心朝上了(見圖4)。
圖4
相反的,有些人在握手時會下意識地將手心朝上伸出去,以表示自己的自卑,而不會和對方垂直伸出的手掌對齊(見圖5)。
圖5
還有一種是,其中一個人利用中間握手時的轉換把對方的手壓在底下,自己的手最終置于上面。他會伸出自己的手,握住對方,然后將對方的手翻轉過來。這樣,對方的手掌便處于底下了。這表達了一種簡單的非語言問候:“我占上風了!”(見圖6)
圖6
攤開雙手一般表示坦誠相見和真誠相待(見圖7)。當小孩子為自己完成的某件事感到自豪時,便會攤開自己的手掌。當人們感到內疚或對某件事不確定時,同樣的手勢則能幫助他們找到出路。因為伸出的手掌表示一個人有所期待,或許是需要錢,或許是需要物,甚至是一個主意。
圖7
當人面臨壓力,并感到有必要采取防御措施時,就會將兩手十指交叉緊握在一起(見圖8)。十指交叉緊握通常表示一個人正試圖抑制自己強烈的情緒(常指憤怒)。
圖8
緊握的拳頭有時也用來強調即將發表的言論,這在充滿激情的演講中比較常見。有些人會舉起自己緊握的拳頭,在空中揮舞,就表明或表達了一種強烈的情緒,如強烈反對。有些人則會把緊握的拳頭放在腋下或塞在口袋里,用以隱藏自己的情緒(見圖9)。
如果一個人將自己的雙手交握在一起(見圖10),換言之,就是雙手緊緊絞在一起,說明這個人很焦慮。這個動作和緊握的拳頭總是相伴出現。當一個人被要求回答一些嚴肅的話題,或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她通常會采取這種姿勢,這說明她有所顧慮、很緊張。
圖10
如果你的交談對象雙手緊握或者緊絞在一起,你就應該設法使其放松。之后,你將會注意到,她的態度變柔和了。如此一來,你才能充分地掌控當時的局面。
尖塔狀的姿勢是:把兩手指尖合起來,相互對應接觸,形成一種“教堂尖塔”的手勢(見圖11)。這一動作表示有信心,有時也被視為裝模作樣、自大或驕傲。人們通常將該手勢定義為一個人“執掌大權”,暗示這個人占了上風。
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