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真好看,拍張照片吧”
“一二三,茄...子”
“不好不好,刪掉重拍,怎么這么丑!”
這一幕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啊,作為現代的年輕人,拍照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姑娘們,為了拍照使出渾身解數。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明明看鏡子里的自己還挺好看的,怎么一拍照就感覺怪怪的,甚至還有點不像自己了。
為什么鏡子里的自己會比照片中的自己好看呢?
一:都是“光的折射”惹的禍
我們平時照的鏡子是平面鏡,當光線照射到平面鏡上時,整體會以平行的方式改變反射的方向,所以鏡子里的自己就是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而相機的鏡頭則是凸面鏡,因為凸透鏡有匯聚光線、凹透鏡有發散光線的性質,所以相機前面的一組凸透鏡與凹透鏡組合鏡頭(凹透鏡是為了增加拍攝的范圍),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是凸透鏡。
正是因為凸透鏡有匯聚光線這樣的性質,所以不可避免的會產生鏡頭畸變,根據鏡頭焦距的不同,所拍攝的照片畸變程度也各有差異。雖然我們看照片的時候,感覺是平面,但其實在成像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變形。
正常圖像,桶形畸變和枕形畸變
我們平時拍照大部分是用手機,手機的焦距大概在25mm-35mm之間,而鏡頭焦距越短鏡頭焦距越短的鏡頭,所拍攝的人像越扭曲,仿佛臉凸出來一樣,就會發生桶形畸變,而長焦距拍攝人像時,就會使臉變的又寬又肥,會發生枕形畸變。
當焦距小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成了魚眼鏡頭(小于19mm):
所以拍出來的照片,未必像鏡子里的你,最主要就是因為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導致的。除了怪相機,其實本身我們在拍照的時候,也有一些外界因素會影響我們的成像,看上去和鏡子中的自己不太一樣。
二:角度不同
我們在照鏡子的時候,通常都是平行在鏡子前面,看到鏡子中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是平行的,但是在拍照的時候,不可避免會俯拍或者仰拍,這個時候,由于臉角度的變化而產生的差異,就會覺得跟平時鏡子中看到的自己不一樣。
三:鏡面成像
一個基本事實就是我們的臉并不對稱(比如右臉稍微大一點,或者左右臉長得痣不對稱),當我們照鏡子的時候,看到的自己是左右臉相反的鏡像(這是由于鏡面平行成像特點決定),這就形成了我們對自己的觀感。而實際上,照片拍出來的才是現實中別人看待我們的樣子。
鏡子中看自己,照片中的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
綜上來看,其實這只是因為我們看鏡子時間長,習慣了自己鏡子中的模樣,所以才會在拍照時顯得怪怪的。
我們沒法改變相機的特性,也沒法改變拍照時相反的左右臉,難道就真的注定不能和鏡子中的自己一樣美美的嗎?oh,nonono,今天,麥吉哥就把壓箱底的拍照三步走小心機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每個人都能在照片中成為小仙女。
拍照小技巧
越靠近凸透鏡成像越大,所以在拍照的時候就盡量往后靠,就像這樣...
由于凸透鏡由中間向四周弧面會越來越大,拍照的時候盡量往中間站,面部的畸變就會減少。
凸透鏡會使臉向前凸起,顯的鼻子扁平腦門大,拍照的時候盡量側一下臉,不僅顯得立體,還能顯鼻梁高一些。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