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綏,南陽新野人,東漢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東漢王朝第四代皇帝漢和帝的皇后??赡芎芏嗳藳]有聽說過她,但她卻是漢朝時極為出色的女性,是女性中優秀的政治家。
鄧綏出自名門,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劉秀進獻了“圖天下策”的東漢開國重臣、云臺二十八將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鄧禹。
鄧綏六歲時就能讀《史書》,十二歲精通《詩經》、《論語》。她哥哥們每讀經傳,往往注意提出問題。她的志趣在研究詩書典籍,而不問居家事務。她媽媽常常批評她,說:“你不習女工以供服飾之用,卻另外一心向學,難道你要當博士嗎?”鄧綏聽母親的話,白天操練女紅,晚上就誦讀經典,家人叫她為“諸生”。她父親鄧訓認為她與眾不同,無論大小事,往往和她詳細計議。
16歲時,鄧綏出落得美顏動人。她性格嫻靜,絕嫣于眾,見過她的人皆疑為仙女。宮中將她選入,六千后宮粉黛,一時間被鄧綏比得失去了顏色。
然而鄧綏并不恃寵而驕,她深明事理,事事謹慎,一切行動均遵循禮法,對陰皇后尤其恭敬。待宮女、內侍等十分體貼。因此宮里的人對鄧綏都有好感,但是皇后陰氏卻因嫉妒而暗中將她視為仇敵。
永元十四年夏天,陰皇后因搞巫蠱活動而廢除,鄧綏請求挽救沒有成功,漢和帝卻更喜歡鄧綏。鄧綏卻說自己的生了病,深居閉戶以絕和帝之召幸。這時有人請重立皇后,漢和帝說:“皇后之尊,與我皇帝位同一體,同等貴重,承祀宗廟社稷,為天下母,只有鄧綏品德為后宮之首,才可以當得起。”
同年冬天,鄧綏立為皇后。再三推辭,親手寫好謝恩的奏書,深深陳述自己德行菲薄,不足以充當君王妻室的人選。但是最后還是登皇后位。
這時,四方諸侯之國,貢獻方物,爭求得珍貴華麗之物,自鄧綏入主中宮,漢和帝每次想封爵鄧綏家族,鄧綏往往謙讓苦苦哀求不讓進行,所以鄧綏的哥哥鄧騭在整個漢和帝之世不過是一位虎賁中郎將而已。
元興元年,漢和帝駕崩,鄧后立少子劉隆為殤帝。鄧綏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當時她年僅25歲。鄧太后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于是認命他的哥哥鄧騭為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安為漢安帝,但是殤帝不足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
鄧綏與那些名義上是太后臨朝實際上是“定策帷簾,委事父兄”的情況不同,她把最高權力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允許他們參與政事,不許他們胡作非為。越是親近的人,要求就越是高,尤其是對大肆提拔的鄧氏家族中人。
鄧后施政從節儉做起。鄧綏禁絕地方的貢物,每年只供紙墨而已。鄧后接連下詔大赦天下,又削減宮內日常的費用,她自己朝晚只一肉一飯??M貢的東西全部減半。這一年連月下雨,許多郡國患了水災,鄧后就減免租稅,各處祭祀全部罷免。
執政期間,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僅延平二年,全國就有18郡遭地震、41郡遭大水、28郡遭風雹侵襲。她日夜操勞,增收節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因此漢政權得以渡過難關。
然而,鄧綏雖然勤勉為國,但她在安帝成年后仍然大權獨攬,這引起安帝內心強烈不滿以及一些朝臣的反對。鄧綏剛剛去世五個月,宦官江京、李閏等人便羅織罪名,誣陷鄧氏家族成員曾有廢黜安帝的圖謀。
安帝于是向鄧氏家族開刀。鄧氏家族成員有的被削爵,廢為庶人。有的流放邊郡,后在地方官的威逼下被迫自殺,有的遣返原籍,家資田宅皆被充公。鄧騭與兒子鄧鳳自知申冤無門,絕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