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atic
修飾屬性,方法,代碼塊
1、靜態方法:
使這個方法成為整個類所公有的方法,可以用 類名.方法名 直接訪問
注意:static修飾的方法,不能直接訪問(可以通過組合方式訪問)本類中的非靜態(static)成員(包括方法和屬性)
本類的非靜態(static)方法可以訪問本類的靜態成員(包括方法和屬性),可以調用靜態方法。
靜態方法要慎重使用。在靜態方法中不能出現this關鍵字,因為這是針對對象而言的。
java中的main方法必須寫成static的,因為,在類加載時無法創建對象,靜態方法可以不通過對象調用。
所以在類加載時就可以通過main方法入口來運行程序。
注意:父類中是靜態方法,子類中不能覆蓋為非靜態方法。
在符合覆蓋規則的前提下,在父子類中,父類中的靜態方法可以被子類中的靜態方法覆蓋,但是沒有多態。
使用引用調靜態方法,相當于使用引用的類型去調用靜態方法。(在使用對象調用靜態方法是其實是調用編譯時類型的靜態方法)
2、靜態屬性:全類公有,稱為類變量
那么這個屬性就可以用 類名.屬性名 來訪問
(共有的類變量與對象無關,只和類有關)
類加載:虛擬機通過I/O流把一個類的信息從字節碼文件中讀入虛擬機并保存起來
一個類只會加載一次
類變量,會在加載時自動初始化,初始化規則和實例變量相同。
注意:類中的實例變量是在創建對象時被初始化的,被static修飾的屬性,也就是類變量,是在類加載時被創建并進行初始化,類加載的過程是進行一次。也就是類變量只會被創建一次。
3、初始代碼塊
在定義屬性的位置上,在任何方法之外,定義一個代碼塊
動態初始代碼塊:在初始化屬性之前調用初始化代碼塊 {……}
靜態初始代碼塊:在類加載時運行 static{……} 只被運行一次,往往用作一個類的準備工作
二、一個類在什么時候被加載?時機 (延遲加載,能不加載就不加載)
(1)new 一個對象的時候,加載
(2)沒有創建對象,訪問類中靜態成員(方法和屬性),加載
(3)聲明一個類的引用,不加載
(4)創建子類,先加載父類,再加載子類
(5)父類中的公開靜態方法,子類繼承,使用子類的類名調用此方法,加載父類
class Super{
public static m(){}
}
class Sub extends Super{}
在主函數中運行以下代碼:
Sub.m(); //加載了父類之后,虛擬機已經知道m()方法的調用了,就不會再加載子類,延遲加載
(6)沒有創建對象,訪問類中靜態常量(能計算出結果的常量,在編譯的時候會用計算出來的結果替換表達式),不加載
沒有創建對象,訪問類中靜態常量(不確定的值),加載
(7)CoreJava day16
三、設計模式(編程套路)
GOF(Group Of Four)四人幫模式 23種
1、單例模式 Singleton:
class A{
private static A a = new A(); //私有靜態的實例變量指向自己,在類加載時創建唯一對象
public static A newInstance(){ //提供公開靜態的訪問點,回返唯一實例
return a;
}
private A(){} //私有的構造方法,防止濫用
}
2、不變模式 :
便于實例共享,減少對存儲空間的消耗
String類采用了不變模式
字符串中的內容是不變的
String a1 = "123"; //系統會先去串池中找"123",找到,就共享使用一個,沒找到就在串池中創建一個
String a2 = new String("123"); //在堆空間中創建"123"
池化的思想,把需要共享的數據放在池中(節省空間,共享數據)
只有String類可以用“”中的字面值創建對象。
在String類中,以字面值創建時,會到串池空間中去查找,如果有就返回串池中字符串的地址,并把這個地址付給對象變量。
如果沒有則會在串池里創建一個字符串對象,并返回其地址付購對象變量,當另一個以字面值創建對象時則會重復上述過程。
如果是new在堆空間中創建String類的對象,則不會有上述的過程。
a2=a1.intern(); //返回字符串在串池中的引用
消極方面:字符串連接“+”,產生很多的中間對象
StringBuffer類,字符串是可變的
s.append("A"); //連接字符串,不創建中間對象
大量字符串連接的時候用StringBuffer取代String
四、final
修飾變量,方法,類
1、修飾變量
被fianl修飾的變量就是常量(常量名大寫),一旦賦值不能改變
修飾局部變量:修飾基本數據類型 -> 變量的值不能改變
修飾引用 -> 引用只能指向固定的對象
修飾實例變量:默認值不生效,可以再賦值
有兩次賦值機會:初始化變量的時候 final int a = 20; 對于直接在初始化時賦值,final修飾符常和static修飾符一起使用,避免浪費空間
構造方法中設置 this.a = a;
但是不能同時使用這兩種方法
在一個對象完成創建的時候,對象中的所有final屬性必須都完成賦值
類變量可以是final的,也有兩次賦值機會 :定義變量的時候就賦值 ; 靜態初始代碼塊中
2、修飾類
不能被繼承
在樹狀單繼承關系中,final類是樹葉節點
在一個final類中的所有方法,默認都是final的
注意:final,不能用來修飾構造方法。
在父類中如果有常量屬性,在子類中使用常量屬性時是不會進行父類的類加載。
靜態常量如果其值可以確定,就不會加載該類,如果不能確定則會加載該常量所在的類。
class Super{
private final void m(){} //用final可以證明出private的方法不繼承給子類
}
class Sub extends Super{
public void m(){} //不是方法的覆蓋
}
3、修飾方法
不能被子類覆蓋
從面向對象的角度理解,可以保持操作的穩定性
五、abstract 抽象的
修飾類和方法
1、修飾類 -> 抽象類
不能創建對象,可以聲明引用,并通過引用調用類中的方法
主要用于被子類繼承的,可以用父類引用指向子類對象
2、修飾方法
只有聲明,沒有實現,用“;”代替“{ }”
需要子類繼承實現(覆蓋)。
如果一個類中有抽象方法,那么這個類必須是抽象類。
抽象類中不一定有抽象方法
注意:父類是抽象類,其中有抽象方法,子類繼承父類,必須把父類中的所有抽象方法都實現(覆蓋)了,子類才有創建對象的能力,
否則子類也必須是抽象類。
抽象類中可以有構造方法,是子類在構造子類對象時需要調用的父類(抽象類)的構造方法。
抽象類的合理性:
沒有抽象類的實例,只有抽象類子類的實例
抽象方法,定義和實現分離
抽象(abstract)方法代表了某種標準,定義標準,定義功能,在子類中去實現功能(子類繼承了父類并需要給出從父類繼承的抽象方法的實現)。
方法一時間想不到怎么被實現,或有意要子類去實現而定義某種標準,這個方法可以被定義為抽象。(abstract)
六、三個修飾符都能修飾方法(不包含構造方法)
1、構造方法在創建對象的時候使用,如果是static,那么只會在加載類的時候調用一次
構造方法不能被繼承(final),談不到覆蓋,更不會由子類實現(abstract)
2、final和abstract,private和abstract,static和abstract,這些是不能放在一起的修飾符
因為abstract修飾的方法是必須在其子類中實現(覆蓋),才能以多態方式調用,以上修飾符在修飾方法時子類都覆蓋不了這個方法。
final是不可以覆蓋,private是不能夠繼承到子類,所以也就不能覆蓋。
static是可以覆蓋的,但是在調用時會調用編譯時類型的方法(引用類型的方法),因為調用的是父類的方法,而父類的方法又是抽象的方法,不能調用。
所以上的修飾符不能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