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白小白,編輯:徐德文
癌癥,是一個談虎色變的話題。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努力著希望能夠攻克癌癥,徹底將其根除。但現實卻是,一個又一個生命被癌癥無情奪走,家人悲慟欲絕,醫生卻無能為力。
不過這種絕望可能已經時日無多了。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抗擊癌癥的新技術,研究人員制造了一種“誘餌”分子,可以有效阻止癌細胞的生長擴散。
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一種名叫RNA集合蛋白的蛋白質可謂惡意十足,在癌細胞擴散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實上,RNA集合蛋白在所有細胞中都活性十足,但與癌細胞相遇后則顯得更加精力旺盛,它們一旦與RNA分子結合,就像神經病遇上精神病,可以急劇加速癌細胞的生長,后果不堪設想。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羅騰·卡爾尼(Rotem Karni)教授和他的團隊一直致力于攻克癌癥難題,他們開發出一種誘餌分子——寡核苷酸,這種“無菌”分子可以使用復雜的技巧,欺騙RNA結合蛋白,通過“騙婚”與它們“幸福”地結合在一起,從而讓癌細胞中的天然RNA分子靠邊稍息,在一邊干瞪眼,進而失去活性郁郁寡歡而死,真的是為伊消得癌憔悴啊!
卡爾尼教授的研究團隊已開發出幾種誘餌分子,可以抑制大腦和乳腺中膠質母細胞瘤及乳腺癌細胞的生長。
為了確定這種誘餌分子是否“騙婚”成功,研究人員將一定劑量的誘餌寡核苷酸分子,與癌細胞一起注入到實驗小鼠體內。三周后,對小鼠大腦的解剖發現,與未注射誘餌分子的對照組相比,注射了誘餌分子的小鼠腫瘤要比對照組小得多,甚至一些小鼠腦內根本就沒有腫瘤。
插足他人婚姻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不過這些寡核苷酸同學專業“騙婚”,通過犧牲自己一生幸福的代價,幫助你體內的正常細胞趕走惡貫滿盈的癌細胞,怎么說也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所以就不要責怪它們太多了。
卡爾尼教授認為,這次研發的技術是抗擊癌癥的一種新嘗試。通過了解RNA結合蛋白的生物學功能,他們已成功地設計出抑制這些蛋白質的誘餌分子,并且更接近于制造實際的抗癌藥物。
目前對癌癥的常規療法是化療——好壞通殺,結果是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最后把自己也損沒來了。
另外一種療法則是基因靶向藥,只針對突變的基因瞄準射擊,或許是目前最輕松的一種治療方式了。然而基因靶向治療也有它致命的短板,我們姑且不談抗癌藥的費用問題,就算是普通人可承擔的費用,基因靶向藥最終也無法逃脫耐藥的宿命。
卡爾尼團隊的科學實驗,成功開發出抑制RNA結合蛋白的誘餌寡核苷酸,目前測試已證實了對小鼠腫瘤的抑制作用。誘餌分子對人體的毒性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檢測,但如果開發成功,未來癌癥患者接受治療時,將大大減少不良的副作用。這可能是一次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嘗試,是所有癌癥患者的福音。
癌癥已趨于年輕化,每年會有上百萬人死于癌癥。科學家們正在急速與死神賽跑,希望卡爾尼團隊的科學實驗能早日用于臨床試驗,挽回患癌病人的生命,拯救更多家庭。
戴維科學公眾號:xudewen028,最新、最前沿、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