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奇點網”
上周,由華盛頓大學Kuan-lin Huang博士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Edoardo Marcora博士領銜的一項關于阿爾茲海默?。ˋlzheimer's disease,AD)的重磅研究刊登在了著名期刊《自然神經學》上[1]。
Huang博士和Marcora博士從基因組層面,給4萬多人做了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一種研究個體存活概率與時間之間的關系的分析方法),發現一個叫做PU.1 蛋白的低表達,竟然可以延緩AD的發病時間。
這就厲害了!
要知道,僅在1998到2015年之間,各大藥企共推出了123種治療AD的藥物[2],其中僅有三種藥物加一種聯合治療方案先后獲得FDA的上市批準。然而,無一例外的是,這123種藥物沒有一種能夠治愈AD,甚至連延緩疾病進程都做不到。即使是獲得FDA批準的治療方案,也僅起到緩解部分癥狀的作用。
Kuan-lin Huang博士
波士頓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的Oleg Butovsky教授對這項研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項研究的最大興奮之處在于,PU.1可以調節與AD有關的多種基因!”[3]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確定了多個與AD風險相關的基因座[4,5]。其中有一些基因與AD的發病年齡有關,如載脂蛋白E(ApoE)基因。但是,由于他們采用的都是AD患者的基因組數據,對于大多數基因座,科學家們還不知道哪種基因會增加或降低AD的風險,這些基因與AD發病之間的確切關系還有待研究。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研究人員從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基因項目組(IGAP)聯盟中,獲得了14406份AD基因組數據和25849份無病對照基因組數據,分析了800多萬個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基因組DNA序列中由于單個核苷酸的突變而引起的多態性)。
他們試圖找出這些SNPs與AD發病年齡之間的任何關聯。之所以要測試這么多無病對照基因組數據,研究人員是希望能夠找到AD的保護性基因,因為無病的人群中相關的保護性基因可能會增加。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找到了22個與AD相關的基因座,包括8個已有報道的AD風險相關基因座、14個新發現的與AD發病年齡相關的基因座。
22個與AD相關的基因座,包括已有報道的8個和新發現的14個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22個基因座與AD發病年齡之間的關系,研究人員把這22個基因座與腦脊液中β-淀粉樣蛋白、tau蛋白的相關性進行比較。他們發現了有趣的現象:除了靠近ApoE基因的SNP與β-淀粉樣蛋白、tau蛋白相關性較高外,另外的21個基因座中,只有位于SPI1基因座的SNP(rs1057233)與β-淀粉樣蛋白有顯著的相關性。
在先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經證實SPI1 的功能是編碼一種調節蛋白PU.1,PU.1與骨髓細胞增殖與分化相關[6,7]。這不禁讓研究人員陷入了沉思,AD這種發生在大腦中的疾病,跟骨髓細胞能有什么關系呢?
本文的通訊作者,來自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Alison Goate教授指出,已經有研究表明骨髓細胞的一員,單核細胞(可以分化成巨噬細胞,而腦部的巨噬細胞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小膠質細胞)有很多AD風險相關基因的表達[8]。因此,或許可以把眼光放寬一些,除了腦細胞,還應該從別的細胞中找到與AD風險相關的基因表達差異。
Alison Goate教授
姜果然是老的辣!研究人員分析了220個細胞類型中AD風險相關基因的表達差異。結果令人瞠目結舌:與其他細胞相比,AD風險相關基因主要在骨髓細胞中表達!
那么在骨髓細胞中,rs1057233與其他基因表達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研究人員采用兩種骨髓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共計1331個樣本,進行了深度分析。他們發現:rs1057233與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中SPI1的表達下調有關,并且與另外3個AD年齡相關基因座的表達變化也有相關性。
于是,研究人員專門對SPI1基因座進行了深度分析。他們搜索了AD相關基因中PU.1蛋白的結合位點,結果令人難以置信:在腦部的巨噬細胞,即小膠質細胞中,有75個AD相關基因的表達,其中有60個基因包含了PU.1蛋白的結合位點!這就意味著這些基因的表達是受PU.1蛋白調節的。更重要的是,一些與AD年齡相關的基因座也包含PU.1蛋白的結合位點!
為了證實這一猜想,研究人員降低了小膠質細胞中PU.1蛋白的表達量,觀察小膠質細胞的變化,測定與其功能相關的基因表達變化,并且測定了小膠質細胞中與AD發病相關的基因表達量。結果發現:小膠質細胞的吞噬功能減弱了,與其吞噬功能相關的基因表達下調了。更重要的是,與AD發病年齡相關的基因表達也下調了!這就意味著降低PU.1蛋白的含量,能延緩AD的發生。
如此看來,PU.1蛋白真的能夠調控許多AD相關基因的表達,這讓研究人員興奮不已。雖然PU.1蛋白調控的基因太多,本身不能成為治療AD的靶點,但是繼續研究它在小膠質細胞和AD發病機制中的作用,順藤摸瓜,就很有希望在它調控的下游基因中找到AD治療的關鍵靶點!
接下來的工作中,Goate教授將利用AD小鼠模型,通過基因改造,讓小鼠體內的小膠質細胞中的SPI1基因表達減少,并測定它對炎癥、損傷反應和淀粉樣蛋白沉積的影響。她還將分析PU.1蛋白對全基因表達的影響。相信,后續的研究將會給AD的防治帶來更多驚喜!期待未來的某一天,AD的預防和治愈成為現實!
參考資料:
[1] Huang K-l, Marcora E, Pimenova AA, Di Narzo AF, Kapoor M, et al. 2017. A common haplotype lowers PU.1 expression in myeloid cells and delays onset of Alzheimer's disease. Nat Neurosci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Movement AsI. 2015. Researching Alzheimer's Medicines: Setbacks and Stepping Stones Summer 2015. PhMRA
[3]http://www.alzforum.org/news/research-news/microglial-master-regulator-tunes-ad-risk-gene-expression-age-onset
[4] Lambert J C, Ibrahim-Verbaas C A, Harold D, et al. Meta-analysis of 74,046 individuals identifies 11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Alzheimer's disease[J]. Nature genetics, 2013, 45(12): 1452-1458.
[5]Naj A C, Jun G, Beecham G W, et al. Common variants at MS4A4/MS4A6E, CD2AP, CD33 and EPHA1 are associated with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J]. Nature genetics, 2011, 43(5): 436-441.
[6] Beers D R, Henkel J S, Xiao Q, et al. Wild-type microglia extend survival in PU. 1 knockout mice with famili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103(43): 16021-16026.
[7] McKercher S R, Torbett B E, Anderson K L, et al. Targeted disruption of the PU. 1 gene results in multiple hematopoietic abnormalities[J]. The EMBO journal, 1996, 15(20): 5647.
[8] Raj T, Rothamel K, Mostafavi S, et al. Polariz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utoimmune and neurodegenerative risk alleles in leukocytes[J]. Science, 2014, 344(6183): 51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