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五千年燦爛文明中,福文化與玉石文化兼容并蓄,一脈相承。“福”字在甲骨文中是“兩手捧酒澆于祭臺之上”的會意字,其最原始含義是“向上天祈求”。
中文名 翡翠福文化 原始含義 向上天祈求 相關記載 《說文解字》 寓意風調雨順,民豐物富。
《說文解字》中“福,佑也。”意為神靈保佑,逢兇化吉為福。而玉石自在華夏大地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祭祀天地眾神的禮器,是人與神溝通的“橋梁”,其所具有 “驅邪避兇、祈福迎祥” 的靈性,正滲透著福文化的精神內涵。最早關于玉石之福的神話故事,源于家喻戶曉的“盤古開天辟地”,相傳盤古死后,他的呼吸變成風和云,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變成了玉石,玉石也因此一直被視為祈福之物,具有驅邪避兇的魔力。而有史可考的玉石之福,則是在5000年前的氏族社會,當時玉器開始淡出生產工具的行列,逐漸演化為一種精神符號。由于當時的人們,對自然具有極大的恐懼感和神秘感,對天懷有無比敬畏的心理,玉器就成為人們向上天祈福保佑的祭祀禮器。考古學者發現,氏族社會玉石被雕刻成各種圖騰,寄予著人們對風調雨順,民豐物富的各種美好祝福。到了唐宋元明清,各種禮儀、祭祀都必須用玉,皇帝也采用以玉為璽的制度,因為玉器具有“國泰民安”的祈福寓意。同時,玉石之福在民間也得以廣為流傳,君子以玉石“護身、辟邪、潔志”,老百姓則沿襲“男戴觀音女戴佛”的習俗,以配戴時的佛光普照,祈求神明的保佑。因此,翡翠玉石的福文化可以說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傳承。
作為國內首飾行業經典品牌,好兆頭珠寶深深植根于中國這片源遠流長的古老大地。而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也賦予了其對千年玉石文化的獨特感悟。他們在國內首倡翡翠的“福文化”,以“長壽是福、吉祥是富、相愛是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團圓是福”為主旨,不僅于巧妙別致之間為翡翠增添了一種悠遠的文化氣息,更帶給人們一份對美好生活的期許與盼望。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初葉,好兆頭的翡翠玉石,就已被人們視為“福運連綿”的象征,并成為舊上海的名門貴族引以為豪的高尚至寶。他們祈盼這塊神奇的石頭,能夠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成為“驅兇化吉”的神靈,護佑著他們的富貴世代相承。為此,還流傳著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一位民族資本家初到上海灘經營花布生意,卻屢遭同行暗算與幫派盤剝,在好友的善意提醒下,他購買了一塊好兆頭玉佩護身,從此,幾十年順風順水,家業兩興,并成為響譽民國的花布大王。好兆頭翡翠也因這些撲朔迷離的傳說,更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