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疾病,數據顯示,我國患有高血壓的人已經高達2.45億。
但,生活中許多人對高血壓''不以為然'',殊不知,高血壓是腦梗、心梗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導火索''。
此外,提到高血壓人們就會想起''鹽''。吃鹽太多會誘發血壓升高,其原因是因為什么?
眾所周知,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攝入體內過多,就會導致血液中的鈉離子滯留體內。
長時間下去,就會使血管平滑肌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血管內腔變狹窄。血液流動時,血管內腔阻力增大,誘發血壓升高。
此外,人體為了保證血管內外鈉離子、鈣離子的平衡。就會分泌過多鈣離子,從而也會導致血管內外壓力不均,誘發血壓升高。
研究發現,成年人每天攝入體內的鹽量應控制在6g以內。而高血壓患者應控制在4g以內。
注意:不僅僅是食鹽量,還包括高鹽食物,如:腌制品、加工肉、鍋巴等較咸的零食。
提醒:高血壓的催化劑不止是鹽,這3種食物也要少吃
食物1:糖
白砂糖、冰糖、紅糖、蜂蜜、果汁等,均含有大量的糖,而這些糖被稱之為''游離糖''。
其主要成分是果葡萄糖,是升高血壓的主謀。
吃過多的果糖,會導致血管收縮,心跳較快,加上體內的水和鈉排泄減少,增加血管的容量,血壓也就升高了。
此外,糖攝入體內過多,還會誘發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等疾病的出現。
因此,平時一定要少吃糖。
食物2:酒
酒精會刺激血管痙攣收縮,還會導致血管壁損傷,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對血壓的控制能力減弱。
此外,飲酒后,會導致身體內的交感神經興奮,促使血壓迅速升高。
動脈血管內的斑塊受到沖擊后剝落,隨著血液的流動,誘發心梗、腦梗等疾病的出現。
食物3:油膩
過于油膩的飲食,對于血壓的控制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大量的油脂攝入,會導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等含量的增加,促使血栓沉淀在血管內。
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血液粘稠。心臟為了保證充足的血液供應,也就只能火力全開,從而心臟加壓,加劇血壓不穩。
養護血管,降血壓,堅持''早起3不做,飯后3不急''
早起3不做
不起床太快:晨起時,血液較為粘稠,若此時起床過快,就會導致血壓驟然升高,導致腦部血管供血不足。
長時間下去,就會誘發腦梗、腦出血等疾病的出現。
不用力排便:排便用力,腹腔壓力增大,血壓也容易升高。
因此,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平時盡量飲食清淡,避免便秘的發生。
不劇烈運動:晨練運動,不要過于劇烈,應選擇適量的運動。
過于劇烈的運動會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加速血液流動,促使血壓升高。
飯后3不急
不急著吸煙: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物質,會對血管造成損傷。
長時間下去,就會降低血液含氧量,增加血脂粘稠度,血壓升高。
不急著洗澡:吃飯后,全身的血液會流向胃部,以供腸胃消化。
若此時立刻洗澡,就會導致大腦缺氧,缺血,嚴重可誘發腦中風的出現。
不急著生氣:生氣時,會加速身體內血液流動,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的風險。
除此之外,補充有助于血管健康的物質,提高血管免疫力。
1、補充抗氧化劑
血液粘稠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重要因素。
血管為器官輸送養分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自由基,它就像一片片鋒利的“小刀”,不斷傷害著血管內皮,加快血液內栓子的形成,還會使血管壁越來越薄弱。而血脂高的人,血管就更容易發生栓塞,從而誘發腦梗、心梗,或腎栓塞等。
而抗氧化劑,可以抑制并消滅自由基的活性,減慢血管老化速度、保持血管彈性。
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玲瓏懷菊、綠茶不僅富含抗氧化劑,還富含茶多酚。以玲瓏懷菊為主,每天6朵烹茶、煮粥,有利于輔助降低血脂,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幾率。
關于高血壓有2大誤區,一定要警惕:
誤區1:血壓降的越快越好
此做法不妥當,正常來說,降壓治療要緩慢平穩,數周達到目標值即可。
切勿降壓過快,降壓過快,過低,容易導致部分器官缺血,甚至可能因此導致腦梗死。
誤區2:吃藥后血壓降了就不用服藥了
降血壓就好比''萬里長征'',服用降壓藥后,血壓會有一個明顯的下降。
這只是藥物的作用,并非病情痊愈。
因此,擅自增減降壓藥,一定要遵循醫囑,切勿擅自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