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額古道
長度:3公里
古道在逶迤翻越此嶺時,時而緊貼峭壁,時而傍溪,路面寬約2米,用塊石砌筑,間有卵石鋪就。古道兩旁山崖陡峭,竹木參天,沿途分布著不少名勝古跡。山腳處有一始建于1850年的“萬春庵”,不遠處有一橫跨溪澗之上的“益家橋”。往上走,在山巒交界之處又有一橫貫東西的“太平橋”,兩橋均為平板石梁橋。行至古道三分之一處有“羊額古道”摩崖題記,為民國十七年任余姚縣長的苗啟平于“庚午秋十月刻”。題記峭壁對面一平地處有涼亭石基遺跡
龍溪古道
長度:5公里
龍溪古道在大隱,浙東小九寨從進門一直到底,這條道就是龍溪古道,途經白巖禪寺、白巖橋、龍潭等景區著名景點,最后到達惠民村。
虹赤嶺古道
長度:3.1公里
古道四周竹海莽莽蒼蒼,對面山峰云遮霧罩,如仙境一般。遠處的雙溪口水庫,宛若青山捧出的一塊碧玉。古道寬一米有余,一路上山泉淙淙,溪潭相間,兩邊竹樹蔽日。古道蜿蜒曲折,共有1360級臺階,路邊有三個仿古亭子,供游人休息
燕窩登山健身步道
長度:3.5公里
古道由燕窩紫龍廟至雁湖葉家埭,中途核心彎曲處有六百格臺階,古稱陸佰步嶺。中途有歷史悠久涼亭兩座,古道兩旁有茂盛竹林及樹木,嶺下有溪流泉水,步行避風遮陽,高處可直觀姚城全景。
裘石宋古道
長度:5公里
古道橫枕在寧波余姚縣四明山境內,穿過宋岙、石筍與裘岙三個方姓村莊。這條古道有近五六百年歷史,俗稱裘石宋古道,或稱省親線。與四明山脈平行的姚江,沿著山脈東向而走,過了寧波,山架與水流直入東海,據說古道沿路有蘆葦蕩、瀑布等各種自然景觀。
【慈溪】
藏云溪古道
長度:3公里
道位于藏云溪景區內。以蜿蜓曲折潺潺溪流、高低錯落磊磊奇石為主,幽谷、清溪、怪石、奇樹。相傳是孫權為母吳國太上五磊講寺聽經而尋找的一條捷徑,因歷史久遠,故也稱“浙東第一古道”。走在其中“心靜自然涼”,奇特的自然景色,與山上蘊含深厚佛教文化的五磊講寺互為輝映。
栲栳古道
長度:4公里
在浙江慈溪上林湖南邊,有一座奇山,海拔較高,山上綠樹成蔭,澗中飛瀑轟鳴,那便是栲栳山(又稱仙居山)。沿古道而上,植被資源豐富,栽培和分布了楊梅、針葉、闊葉等喬木,映山紅、茶樹花、烏飯、爬山虎等觀花及觀葉植物。
桃花嶺古道
長度:6公里
古道是原寧波鎮海縣到慈溪縣的茶馬古道,十里桃花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山中過半之云霧繚繞,珠濕衣襟。一年四季溫暖宜人,兩邊山坡環境幽雅。看桃花嶺“樹草青青,蝶舞蜂飛,萬枝丹彩,獨占春色”,一路風光獨好。
長溪嶺古道
長度:4公里
南起江北區南聯村李園岙,北抵掌起鎮長溪村,往東南是舊慈溪城的西門,往西北可達鳴鶴古鎮,是翻越翠屏山脈的一條古官道,也是當時慈溪城通往北鄉的主要官道之一。關口古樹林立,關旁大樹多系三百年以上的古樹,有的需多人合抱。在關口南側東壁的壘墻上,還發現有一口藏在壁中的古井,井口方形,井水清澈,設計得非常巧妙和合理。
【奉化】
棲霞坑古道
長度:10公里
古道位于溪口鎮境內,是王羲之后裔的聚居地,原名桃花坑。狹窄古道密林遮道,群山環抱,峽谷幽長,卵石鋪就,順著一條小溪向西邊的深山峽谷前行到棲霞坑。進村口有一幢晚清風格的古建筑——王氏祠堂。
大雷山古道
長度:20公里
古道位于奉化市尚田鎮西部,林壑幽美,環境宜人。大雷山古道最美的景點,首推海拔600余米高的楊家堰南山茶場。該茶場生產的綠茶、烏龍茶、鐵觀音等屢獲中綠杯、世界綠茶大會金獎。茶場總面積為1200畝,青蔥翠綠的茶樹連綿數個山頭,極目俯瞰,群山逶迤,四方景色,盡收眼底。
【寧海】
許家山古道
長度:3公里
古道是象山縣通往寧海的主要官道,四周皆山,草木茂盛,沿途梯田、水稻、果園、竹林等美景。
徐霞客古道
長度:50公里
古道從寧海西門至晴巖洛廊,經枧頭到黃壇白沙、嶼岫嶺,至梁皇,經岔路口至松門嶺,再至大洛下至璦百觀山,上彌庵至冠峰,仰天湖。徐霞客古道是《徐霞客游記》開篇中,徐霞客在寧海游歷的線路。
壇香古道
長度:15公里
古道起點為黃壇鎮靈山村,終點為深甽鎮南溪溫泉,山谷內彩色樹種疊翠流金,四季風光獨領風騷;春天山花爛漫,夏天涼爽宜人,秋高氣爽,十里紅楓,層林盡染;冬天的森林凝結著霧凇,銀光閃閃,猶如人間仙境。群峰環繞,峽谷幽長,有三潭九瀑七十二峰。傳說西晉大臣羊祜,隨晉武帝南下謀劃滅吳,曾駐軍于羊祜洞,遍施撫慰。
【象山】
西沙嶺古驛道
長度:4.8公里
古道東起嶺下村西谷廟,西至儒下洋歐陽橋涼亭。全程共有五個驛站,嶺頂有“西沙驛亭”,始建于宋嘉定十六年,在西沙驛亭的西北角有一止息寺,始建于道光四年,嶺東山腰有“半嶺亭”、石頭婆婆牛大王廟;西坡嶺下有歐陽橋及涼亭;嶺腳有西谷廟,為要塞之地。沿路森林茂盛,嶺頂有280畝茶園。
象山港東海第一灣海景登山步道
長度:12公里
古道從旭拱岙村起經將軍山、后七埠、掃基塔嶺、毛灣村(毛灣古道)、中堡嶺、大風車道、大嶺后嶺、錢倉古道至錢倉村。在步道上遠眺大海,目及所處都如萬象畫圖,海景特美。丘陵灌木中茂盛杜鵑、覆盆子等花果繁多,山脊火山凝灰巖形成的奇巖怪石之態巧奪天工。
茅洋環鄉古道
長度:50公里
古道自象山茅洋蠣港埠起,途經五獅山、荷花芯山、大雷山、白仙山,至花墻村。東首荷花芯山,周圍山峰綿連,因其狀似荷花瓣而命名。南首五獅山,因五峰相連,峻秀挺拔,猶如五獅相搏,又似五指相聚,故有“五獅”、“五指”之稱。西北首白仙山,終年云霧繚繞,是一個天然氧吧。北首大雷山,山體魁偉,山勢峭拔峻絕,積石千通,水穴萬變,山頂常帶云霧。南朝年間,人稱“山中宰相”的道學家陶弘景,都曾涉足大雷山。
【鄞州】
亭溪嶺松石嶺古道
長度:8公里
古道自周夾村起經白云崗至上街村,沿路有金蟾聽濤、亭溪映秀、凈心石、福地仙階、玲瓏飛泉、松竹清韻等景點可欣賞;有第五亭、萬壽亭、土地堂、祥云亭可小憩;兩處龍泉水可解渴;路半對面山腰還有月濤寺可聽濤聲依舊;登眾安塔可望竹海平原;沿途分布著四個平臺可鍛煉健身,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松石嶺有望湖巖、情侶石、迎客松、龍吐珠、翠竹園、杉樹群、桫樸簇、板栗林等景點。
大嵩嶺古道
長度:12.5公里
古道自瞻岐大嵩古城至東錢湖下水埠頭,沿途有甘露禪寺、龍頭坑洞橋、佛路洞橋、支撐巖、福泉山農場林、福泉亭等景點錯落而置,一路流水潺潺,鳥語花香,空谷傳音,樹木參天,不遠處大嵩新城背山面海,房屋鱗次櫛比,大嵩江百舸爭流,象山港白帆點點,青山碧海,風情無限。
【東錢湖】
橫街村東道嶺古道
長度:2.5公里
古道由橫街停車場旁至韓洋公路,曾是東錢湖東南角村民通往咸祥、象山的必經之路。沿途植被茂盛、空氣清新、鳥語花香,途中可觀龍潭水庫的秀美風景,到陶公庵遺址品福泉山茶、賞“桂花王”千年古風。
嶺南古道
長度:5.3公里
韓嶺村的嶺南山脊上,有一條古道,即嶺南古道。穿過韓嶺老街,往南出村,路過一座廣濟亭,以前這是過往行人的路標。三間開的亭子內設有石凳,供行人小憩,亭中至今還保留著幾幅有意思的對聯,其中一聯云:“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再走。”過廣濟亭,行走約兩里,到了嶺南古道的山腳下。這一路上有茶園、古寺、溪流。運氣好的,沿途還能摘到“阿公公”的喲。
王君嶺古道
長度:3公里
古道由綠野岙清水潭水庫到東吳三溪浦水庫。入口處是清水潭,潭邊有幾百年古杏,一座射獵殿,該殿有700年歷史。古道兩旁竹木參天。半嶺中有一塊寫有“龍”字的巨石,巨石上方有一座涼亭,喚作“王君亭”,供游人休息乘涼。雨天,來到亭中,好似身處云海仙境之中。綠野岙是南宋四明史氏望族、一門三相、再世二王、七二進士的發源地。
大嵩嶺古道
長度:5公里
古道自洋山村至大嵩岙口,沿途有片片農家阡陌田園,一座具有古代“特色”的歇山亭,風韻依存的石橋,婀娜多姿的青草碧樹,澄碧晶瑩的水塘,五顏六色閃亮耀眼的野花,更令人叫絕的就是古道旁那條叮叮咚咚忽左忽右跳躍著的小溪,可謂錦錦古道,步步是景,涓涓山泉,曲曲動聽。
【江北】
通天嶺古道
長度:7公里
古道南起江北金沙村,北至慈溪東埠頭村,沿山澗小溪而上,風景秀美,四周竹海如云,茶園滿壟,相傳康王趙構逃難與此,金兵統帥金兀術追到此處,問當地村民,答曰:通天嶺。遂放棄追捕,由此得名:通天嶺。
長溪嶺古道
長度:5公里
古道北至長溪寺而至長溪關,南通李園岙,古時為官道,其與其他古道而言顯得大氣,路面以規則塊石鋪就,尤其是臺階面以條石或青石板為材料修建而成,并在步道節點建有驛站等休憩點。
桃花嶺古道
長度:3公里
古道南至江北金沙村,北到鎮海區橫溪村。途經江北最高點望海尖,因嶺旁盛開桃花而得名。相傳徐福東渡自鎮海秦山,經桃花嶺,直到達蓬山后下海東渡至日本。在抗日戰爭時期,浙東三五支隊與日偽軍在此激戰,現桃花嶺上有戰斗紀念碑,在金沙有犧牲烈士墓。
【鎮海】
九龍湖森林步道
長度:93公里
古道位于九龍湖鎮,利用區域內河岸綠化、生態林帶、道路綠化和山區森林等生態資源豐富且分布廣的優勢,開展綠道系統研究,建設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森林游步道。規劃依托甬江、中大河、沿山大河、望海路兩側形成“8”字形的主干綠道、依托生態林帶形成從東外環到九龍湖景區的田園綠道、結合九龍湖山區四大水庫環湖道路和山上的登山步道建設健身綠道。
【北侖】
孝子嶺古道
長度:6.5公里
靈峰寺與茅洋寺之間有一條古老的卵石路,俗稱孝子嶺,長約2公里,千百年來,上靈峰拜佛叩仙的香客,在祈拜葛仙翁后,都不辭辛苦翻山越嶺去茅洋寺,敬拜教子有方的葛仙圣毋,因為葛仙翁非常孝敬母親,雖然他為老百姓治病繁忙,但他總是不忘記母親,每天爬山越嶺去看望母親,為紀念葛仙翁的孝子之心,把這條路取名為孝子嶺。
總臺山森林步道
長度:13公里
位于寧波北侖區白峰郭巨,全長13公里,海拔300米,以盤山水泥路和土石路為主,沿路田園風光,有山峰,有歷史遺跡。訪浙東海防遺跡 可俯瞰北侖港碼頭、梅山港、螺頭水道、峙頭洋 觀風力發電塔群。
太白坡森林步道
長度:6.5公里
大碶新路村。沿途茶園坡,每年早春,三五成群的采茶人忙碌在茶園里,別有一番風味。翠竹坡在盛夏之際,從竹林穿過,能聽竹葉沙沙響。叢林坡,周邊的植被特別茂盛。
九峰山景區步道
長度:12公里
古道位于九峰山網岙景區內,自大碶網岙村至柴橋嶺下村,沿線景點眾多:櫻花園在每年櫻花盛開時節,滿樹爛漫,如云如霞,謝櫻時節,滿樹櫻花紛紛飄落,地上形如鋪上五色地毯,成為九峰山亮麗的風景線。
最后,館長還是想跟大家嘮叨一句,古道很美,為了不破壞這種美麗,還是可以希望大家能夠保護環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