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知識丨背詩丨感悟
點擊藍字古詩詞賞析,免費訂閱天天學詩
芭蕉,在古人生命中是一種矛盾的存在。
它的葉子碩大清美,有著絲綢的質感,可為人遮風擋雨,又可作為題詩的“紙張”,隨書隨換,自有雨師代為清洗。植于窗前的芭蕉,濃蔭蔽日,舒卷有情,多像一位綠衣女子,日夜閑倚小窗,伴主人讀書。大概因此,詩人愛極了芭蕉,凡有庭院,必植芭蕉。
可問題來了,芭蕉葉大,一旦下雨,那砰砰啪啪的聲響,實在撩人心緒,讓人煩悶不堪。所以,杜牧說“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李煜也說“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因此,雨中的芭蕉實在不討人喜歡。
愛也不是,恨也不是。以下《添字丑奴兒》,寫的就是這種矛盾心理,當然最主要的是借以抒發思念故國、故鄉的深情。
2018/6/10
添字丑奴兒
“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
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點滴霖霪。
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
——宋·李清照
注釋:
1. 添字丑奴兒:詞牌名,又叫添字采桑子。采桑子(丑奴兒)半闋本來是七-四-四-七的格式,添字采桑子在最后七字句上加了二字,變成四-五的九字結構。
2. 中庭:庭院。
3. 舒卷:一作“舒展”。
4. 霖(lín)霪(yín):霖、霪均指雨,下雨超過三日曰“霖”,超過十日曰“霪”。
5. 愁損:猶言愁煞(殺),非常愁人的意思。
簡析:
詞作于李清照南渡以后,此時北宋已亡,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復;更可悲的是,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也已亡故。作為逃亡之人,她不得不忍受顛沛流離之苦;作為喪夫的婦人,她又要承受孤獨無依之悲。在這種情況下,她填的詞怎一個“愁”字了得。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清”,作者對自己窗前的芭蕉樹非常喜愛,她忍不住要問:到底是誰種的呢?讓它的葉子充滿整個庭院,為“我”帶來這么多的清涼。這一問,不求回答,只為表示一種欣喜?!扳徘濉币沧鳌扳徘椤?,前者感情沖淡,后者則濃厚。有評家指出,“情”字欠妥,因詞上片旨在詠物,并沒有將芭蕉當作人來寫,所以感情應該十分恬淡。
換頭處立即轉為抒情,且情感非常激烈?!皞恼砩先?,點滴霖霪”,詞人夜深不寐,伏在枕上暗自傷心,苦不堪言之際,又下了秋雨,雨不偏不倚地打在芭蕉上,分明也打在了詞人備受折磨的心上。此刻,那芭蕉再也不是“舒卷有馀清”的芭蕉了,它儼然成了秋雨的“幫兇”,給人增添了許多惆悵。
“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詞人再難睡去,只能披衣而起,孤零零地等待天亮。李清照此時在南方,卻自稱“北人”,說明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家鄉(李清照生于濟南,與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同時,也暗暗流露了對南宋統治者無能的怨憤與斥責。
圖來自:微博@姚溯溪
您的?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古詩詞賞析
看久了會寫詩的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