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導致的心房血栓一旦脫落,隨血流入腦,腦血管被堵塞,就會發生中風。
但除了這種明顯的損害,房顫還在潛移默化地危害腦功能!
一、失智風險增1.3倍!
房顫對腦功能的影響已經被多項研究證實:
房顫會使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增加至1.14倍,使新發失智的風險增加至1.30倍,使失去獨立日常活動的能力增加至1.35倍。
二、3大危害
為什么會這樣呢?
其實房顫對腦功能的危害有多種,我們熟知的中風,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1. 會誘發微小的“腦梗”
看不見摸不著的隱性缺血性卒中、大腦微栓塞,以及微小的腦出血都會讓腦一點一點受到侵害;
很小的腦動脈梗塞
2. 讓大腦“吃不飽”
同時房顫時不規則的心室率會導致腦供血減少,長期處于吃不飽狀態(低灌注)的腦子必定不能精力充沛地干活;
3. 房顫危險因素也傷腦!
同時,房顫和阿爾茨海默病還具有多種共同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這些因素的存在會對房顫、癡呆起到共同的促進作用。
三、初期表現:腦子變慢
當然,不是所有的“腦子變慢”都是房顫的影響,但如果您或身邊有房顫患者,還伴有反應變慢、性格改變,就要多個心眼兒了!
初期程度:腦子變慢
輕微的會表現為認知功能損害,這時也許病人和家人對此毫無察覺,或者僅僅出現一些小的性格改變,但通過認知功能測評問卷可以發現一些“腦子變慢”的端倪。
最嚴重:癡呆
逐漸發展為可以被發現的認知功能減退,這時病人和家屬可以發現一些反應變慢、記憶力減退、性格較大變化等異常,最嚴重的可導致失智。而失智階段,主要表現為阿爾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癡呆兩種類型。
四、檢查發現早期風險!
如何及早預測房顫相關的認知功能障礙呢?其實不難:
1. 頸動脈超聲: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增厚
2. 頭部核磁:腔隙性腦梗死、腦白質改變
上述兩種檢查結果,都可以預測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
如果一名房顫患者出現了“腦子不太靈光”的表現,結合上述輔助檢查發現,則很有可能,患者已經出現了認知功能減退,要及時到神經內科及心內科尋求治療。
五、預防:治療房顫病根
還可以做哪些事情避免認知功能下降呢?
治療房顫是根本。
心內科的手段主要包括抗凝、控制心室率和節律控制。
六、兩類人要注意
1.失智老人的抗凝
對于已經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抗凝依從性會受到嚴重影響,此時必須在家人的陪同下,才能進行有效而安全的抗凝治療。
《嘿,老頭!》劇照
另外,抗凝藥過量服用有出血風險,小到牙齦出血,大到消化道出血,在此哈大夫要提醒各位,切不可將抗凝藥放在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人可及范圍之內!
2.低危患者無需提前抗凝!
不能堅持抗凝的患者很常見,另一個極端就是一些低危患者太過擔心,希望提前抗凝的。
那么對于目前認為的血栓低危,即CHA2DS2-VASc積分1分的女性及0分的男性,可否提前開始抗凝治療呢?
基于現在臨床證據的不足以及抗凝出血風險的權衡,目前尚不推薦此種做法。
心腦不分家
心健康了,腦才健康!
本文作者|高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