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碾壓!看完這三本書,《權游》也不過是扮家家酒一般。
1.陳寅恪《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2.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
3.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
中國斷代史中以中古史(三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上承秦漢,下啟唐宋,屬于極為重要的過渡時期,又因為少數(shù)民族和中華民族混雜,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十六國混戰(zhàn)等,導致這一時期的文化融合,風俗雜糅,戰(zhàn)事頻仍,百姓流離。繼而帶來在文化信仰上的大繁榮,在道德權勢上的大崩壞。而這崩壞中,卻又滋生出權謀的溫室來,于是,人類智慧在這一時期被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這一時期足夠精彩,也非常有挑戰(zhàn),于是眾多大師紛紛加入。中古史領域在近代真是大師輩出:陳寅恪,唐長孺,周一良,王仲犖,祝總斌,田余慶,繆鉞,湯用彤,余英時,葛兆光,閻步克,仇鹿鳴,魏斌,宮崎市定,谷川道雄……
在如此復雜的近四百年的歷史,想要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是很艱難的。不妨讀一讀這三位大師著作,可以搭建中古史認知的地基和骨架。
陳寅恪講述魏晉南北朝史的授課筆記,豆瓣評分9.3分。
陳寅恪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和隋唐的研究中都有著無法超越的成就,簡單來說,后世凡是研究這兩段歷史的人,寫文章開頭一定要先提到陳先生曾經對這個問題發(fā)表過什么見解,然后再沿著陳先生的知見進行延長思考或者考辨。比如《魏晉之際》就是在陳先生的論點上進行細化補充、修正,而這個大框架就是陳先生提出的。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共分二十一篇,覆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等諸多方面,提出了許多新見解、新問題、新發(fā)現(xiàn):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統(tǒng)分,陳朝是南方蠻族創(chuàng)立的朝代,東漢、孫吳和西晉的統(tǒng)治者屬于同一個階級等。
從一句耳熟能詳?shù)闹V語“王與馬,共天下”,牽扯出一系列重大歷史疑案,把左右東晉百年歷史的五個最有影響力的家族扒了一個底朝天。豆瓣評分9.5分。
田余慶先生學問精深,著作不多,卻篇篇力透紙背,《東晉門閥政治》是代表作,也是所有閱讀中古史的必讀經典。有人說書架上很多書可以扔掉,這本是必須要留下的。這本書已經超越史學著作本身,而成為一種標準。
《東晉門閥政治》以瑯琊王氏、高平郗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五個家族興衰交替為主線,以影響東晉政治格局的幾件大事為引子,再現(xiàn)了東晉士族政治的波詭云譎和跌宕起伏,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說《晉書》和《世說新語》是個謎的話,這書就是一個謎底。正史野史中的歷史是一個版本,暗藏在正史野史中千絲萬縷的關系、錯綜復雜的爭斗又是一個版本。如士族與皇權的關系,長江上下游的關系、襄陽與京口的地位、北伐的真實目的、劉裕與北府兵等。北大歷史系教授田余慶長于考證,對桓溫先祖、孫恩等次等士族的演變分析及推斷令人大開眼界。
采用家族史與政治史相結合的寫法,重述了司馬家族“滅魏成晉”的整個過程,豆瓣評分9.1分。
仇鹿鳴,有著超越年齡界限的學術功底和史學卓識,這一本書一出手便震驚史學界。從紛繁蕪雜、真?zhèn)文娴暮棋妨现信硳稹⑷ナ彺孑迹治鰵v史書寫的背景,以求更大程度地趨近實相。有人說好的史書能從中讀出刀光劍影,鼓角爭鳴。而這本書則是陳寅恪以階級斗爭與升降看魏晉史的觀點延續(xù)。
通過仇鹿鳴的描繪,讀者對一個家族如何一步步接近權力中樞、竊據(jù)大寶、到走向崩潰,能夠形成一個比較直觀具象的了解。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政治史與家族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力圖突破既往“政治集團”與“黨爭說”的分析范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脈絡中探討西晉權力結構從形成到崩潰的過程,對魏晉之際的政治過程作了細膩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考察了魏晉大族之間的政治、婚姻、交往網絡,梳理還原了其間錯綜復雜的政治人事關系,探究這一社會網絡在魏晉政治變局中發(fā)揮的作用。
#頭條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