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和人打電話或面對面說話、交談、商議、恭敬禮貌變得沒用了或者說效果低了很多很多!
這個人不僅僅是上司(身份地位高的人),還有平級的同事(身份地位和己等同的人或者路人),甚至身份地位低于己(借口開脫或夸張過程)
這個具體的變化有多種:1.變得對人開始愛搭不理了。2.或是變得不當回事了。3.又或者變成拖延癥患者。
常言道:“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話人人皆知,但具體適用和深度解讀卻不是人人皆知。
這樣的變化源自于當前社會,人變得越來越利己主義,有人說話交流辦事難,有人卻很容易,有人歸結為“情商!”,這話對嗎?是對的,但不深刻。
還有一句老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很多時候你光跟別人擺事實講對與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你要給他說清楚這件事情他的得到與失去!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他往往更能接受你的意見!甚至都不需要你提意見,他都會按照你的想法走!”
比如:“在外邊的公共停車場有人車停的不好,你根據車留有的電話聯系車主,接下來的對話很可能是這樣的”
車主:“喂,你是哪位?啥事?”
你:“你好,先生,你的車擋住我的車了,我車出不來,能麻煩你過來挪個位置嗎?”
車主:“你說啥?挪啥車?我忙著呢!我正喝酒呢,沒工夫,要不你等會兒吧!嗯,就這樣啦!”嘟嘟嘟~掛機。
此刻的你大概會這么想:“這人真沒素質!自己違停,卻跑去喝酒了!讓他來挪個車,還讓我們等等!我們要等到什么時候啊?”又或者你會這么想:“我繼續給他打電話!不是想繼續喝酒嗎?我呼死他,看他來不來挪車!”可是這么做結果是什么:“兩個結果,一個就是被對方拉黑,一個就是對方直接關機!說白了你就在做無用功!”
那么正確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看下一個對話
車主:“喂,哪位?”
我:“哦!你好,請問是某A12345的車主嗎!”
車主:“對啊,你哪位?”
我:“我哪位不重要?但是我就在你車旁邊,剛好看到不遠處有交警在貼單!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好了,就這樣,我掛了啊!”
(這個話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這樣說。)
車主:“啥?有交警貼單!我去!我出來喝個酒而已,就被貼個罰單,那可虧大發了!對了,謝謝你提醒啊,我這就過來幫我拖一下啊!”
車主很快會把車挪走。臨走之前大概率對你道謝不已。
這是口才好嗎?不是!那么這是情商高嗎?不完全是!這跟口才沒有任何關系!也和和你的禮節禮貌沒有任何關系!因為你和別人談問題的時候,你講的只是對錯!而我呢?我講的卻是利益!也就是他的得失!”
這年頭要以有利它人的說辭或是不利的說辭,以幫助別人的口吻去溝通,去交流會比較容易達成共識。這是這篇文字的總結也就是標題說的竅門了,之所以長篇累牘,只因讓人信服的道理并不容易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