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至道教育商學院,小至
近年來,隨著本科和碩士研究生不斷擴招,導致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每年考研人數都創新高)數量直線攀升。因此,出現了所謂的大學生過剩、碩士過剩現象。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就產生了一些錯覺,“自然而然”地得出了博士過剩、博士爛大街的結論。
的確,1999年我國高校本科生開始擴招,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規模也隨之明顯增加,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對博士教育規模的擴大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如果僅憑博士擴招的現象,就輕易得出博士過剩的結論,未免有失偏頗。
那么,事實究竟如何?中國博士數量及所占人口比例到底是多少?
別著急,接下來,我們先來看一組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數據。之后,我們再一起從頭到尾來梳理一下中國博士培養與招生的來龍去脈,用真實數據說話。
從1978年恢復高考到2017年,中國一共誕生了1.14億的大學生(含專科),占人口總數的8%。其中本科以上的大約8000萬,占人口總數的5.7%;碩士以上的約8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0.57%。
換句話說,在中國,擁有本科學歷的人不足6%,而擁有碩士學歷的人更是不到1%(雖然數據中沒有統計2018-2020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但同樣這3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也一直保持正增長)。
因此,即便這些年擴招,本科生和碩士生的數量也還沒有達到爛大街的地步,更不用說博士了。
我國博士培養始于1978年,這一年因此被稱為我國博士培養的“元年”。但是,這一年全國上下僅僅招錄了18名博士生。
不過,直到1981年1月1日,我國才正式實行學位制度。
1982年,第一屆18名博士生終于迎來博士畢業季,但卻只有馬中騏(中科院首屆研究生,1982年3月從研究生院獲001號博士學位證書)等6人獲得博士學位順利畢業,畢業率不足34%。
隨著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每年博士招收數量開始持續上升。
但80年代畢竟尚在初創時期,所以我國博士錄取規模一直都比較小。而且,因為生源不足,經常有招生計劃無法完成的情況出現(資料顯示,當時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計劃數和報考數之比接近1:1)。直到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碩士數量的增多,招生計劃完成情況才得以好轉。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到21世紀初,我國的博士招生規模一直處于高速擴張之中、博士招生數量不斷上升。數據顯示,除1997年之外,每年的增長率均不低于9%。
其中,1995年我國博士招生數量首次突破1萬人,這是我國博士培養過程中的第1個里程碑。
1999年,我國博士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1萬人,這是我國博士培養過程中的第2個里程碑。
2008年,我國博士學位授予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這是我國博士培養過程中的第3個里程碑。
2009年3月,中國青年報撰文稱:“改革開放30年,我國迅速地由研究生教育小國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行列。據統計,碩士生招生數從1982年的10778人發展到2007年的360590人,年均增幅為15.07%;博士生招生數從1982年的302人發展到2007年的58002人,年均增幅23.41%,大于碩士生招生數的增幅。截至2007年,我國累計被授予博士學位者達24萬人、碩士學位180萬人。”
2017年,正是中國博士招生的第40年。從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我國招收博士生8.39萬人(確切數字是83878人),其中,畢業博士生有5.8萬人。
也就是說,從1978年-2017年,40年間中國博士生招生規模實現了從18人到83878人的歷史躍遷。這樣的發展速度,確實稱得上高速擴張。
講了這么多,是時候正面回答文章開頭的問題了:中國博士數量及所占人口比例到底是多少?
前面我們提到,截至2007年,我國累計被授予博士學位者達24萬人、碩士學位180萬人。
那2008年到現在,一共有多少博士畢業生呢?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歷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官方數據統計可知,2008年至2019年共有博士畢業生64.03萬人。
因此,通過計算可以得出,截至2019年,我國累計被授予博士學位者約88.03萬人。
目前,2020年被被授予博士學位的人數尚未公布,但估計在6.5萬人左右。如果加上這6.5萬,那到目前為止,我國累計被授予博士學位者只有約94.53萬人。
現在,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也還沒有出來,我們如果還按14億人口計算,就會發現中國博士占人口的比重為1/1481、萬分之6.75(不足萬分之七,實際數值肯定比這還低),遠低于主流發達國家水平(美國約為1%)。
一般來講,一個教育強國的人才占總人口的比例應該是:博士畢業生占1%、碩士畢業生10%、本科畢業生30%。換句話說,至少要有1/3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才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教育強國。
那么,如果仍按14億人口計算,中國要成為真正的教育強國,應該有1400萬博士畢業生,1.4億碩士畢業生,4.2億本科畢業生。顯然,現在我們還差得遠。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不是大學生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博士,尤其少(“博士爛大街”不過是吃不到葡萄的人的謊言而已)。
所以,博士在中國依舊是稀缺人才。尤其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博士頭銜更是一個稀罕物。因此,如果一個企業家攻讀DM(管理博士)后,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形象。同時,當一個企業家擁有了博士頭銜后,說話做事也會更有說服力。
為了滿足當今中國對既有實務經驗又具有現代管理理念的高層管理人才的社會需求,清華控股旗下在線高等教育品牌至道教育與美國福布斯商學院(FSBT)整合全球金融商業資源和世界頂級中美高校學術資源,聯合推出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DM(管理博士)學位項目,旨在圍繞“數字變革、科技突破、金融創新和組織發展”等方向培養實踐型博士人才。
該項目為非全日制管理博士項目,中英雙語授課(中文為主),學制3年,強調學術研究的實踐應用,開展線上線下混合的探究式教學,并有研討會、海外研學等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學完畢業,滿足條件的學生將獲得全球通用的管理博士(DM)學位證書。
清控至道教育-福布斯商學院合作推出的DM(管理博士)學位項目非常注重研究方法、注重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因此,在主課程中,專門設有《研究基礎》、《行動研究》、《實證研究》和《高級研究方法》等課程,同時鼓勵攜帶創業或投資項目、企業轉型瓶頸等問題入學,并將其作為博士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研究課題。
因此,對于想要解決企業或組織正在經歷的、鮮活的經營管理問題的企業中高級管理者、自主創業者及企業家來說,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DM學位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