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泄瀉是指脾胃受損,導致脾胃虛弱,濕邪困于脾,從而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失常,出現了腹瀉的癥狀。脾虛泄瀉主要是由內因和外因導致。
內因方面:第一飲食可以導致,比如說吃得太多,或吃得過于寒涼,損傷脾胃;導致脾虛泄瀉。
第二
情緒失調,如果是過于思慮或過于憤怒,情緒會影響到脾胃的功能,出現了脾虛泄瀉。
第三久病損傷到了脾胃,導致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出現泄瀉。第四先天不足,出現了脾胃虛弱從而導致經常出現泄瀉。
外因方面主要是外感的外邪,比如說寒邪、濕邪和暑熱之邪,其中比較多見的是寒邪和濕邪。
??癥狀: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即明顯增多而發生泄瀉,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復,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氣,和胃滲濕。??
?方藥:參苓白術散。???
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君子健脾益氣,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薏苡仁理氣健脾化濕。若脾陽虛衰,陰寒內盛,癥見腹中冷痛,喜溫喜按,手足不溫,大便腥穢,可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愈,中氣下陷,癥見短氣肛墜,時時欲便,解時快利,甚則脫肛,可用補中益氣湯,減當歸,重用黃芪、黨參以益氣升清,健脾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