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中國人的肝,外國人的肺。
作為人體最為寶貴器官,人體幾乎所有生理功能都離不開肝,但很多人都對肝并不怎么重視。
作為肝病大國,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乙肝患者數量達到9000萬,肝病發病率如此之高,也讓國人開始提高護肝的意識。
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存在傷害肝臟呢?
熬夜,是否會傷肝?
據《黃帝內經》里記載,“人臥則血歸于肝”,意思是說晚上是肝臟自我修復的關鍵時期。
但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本身“熬夜”對肝臟并沒有太直接影響,畢竟肝可是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并沒有存在特定時間段來影響工作狀態。
難道熬夜就不一定會傷害肝臟嘛?
還真不是!在2016年發表在《Nature綜述-胃腸病學及肝臟病學》(影響因子13+)中就曾提到過,生物鐘對肝臟生理功能存在明顯的直接關系。
在Pubmed上檢索也發現了相關文獻,睡眠不足是會直接損害肝功能相關的文獻參考。
在在2014年所刊登在《SLEEP》雜志就有篇關于《睡眠缺失與睡眠恢復導致的實驗室大鼠細胞損傷與修復》就發現了部分與完全睡眠所剝奪,導致細胞DNA損傷。
因此,熬夜本身對人體植物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引發不良影響,再加上人體臟器又是相互連通,自然其他臟器狀態不好,肝臟也成為受害者。
醫生提醒:比起熬夜傷肝,4種行為若不改,肝一天更比一天差!
1.脂肪過多
若長期使用過多的高油脂食物,肝臟往往會無法處理而導致脂肪無法及時代謝,于是就會在肝細胞內不斷擠壓,從而引起“脂肪肝”。
當然了,脂肪肝若及時治療還是能夠逆轉,但若忽視不顧,最終引發可不是脂肪性肝硬化那么簡單。
2.喝酒過多
“眾人宴席,把酒言歡”,腦海中可以出現這樣一個畫面,很熱鬧開心,但是當代人把“把酒言歡”,演變成了“無酒不歡”,甚至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喝酒不喝醉決不罷休,小酌怡情大量傷肝,有多少的該患者倒在了酒精性肝硬化,明明知道喝酒對肝的損害特別大,但卻不能牢記于心。
如果體內的酒精超過了肝臟的解毒代謝能力就會造成酒精肝內淤積并發酒精性肝硬化,為了一時的爽快,而傷害自己的身體,這樣的行為是真的不可取的。
3.好發脾氣
從中醫角度來講,肝火旺的人情緒容易易怒易躁,肝臟喜條達而惡抑郁,脾氣大愛生氣,就會造成肝氣郁結。
從西醫臨床來講,過度的生氣會導致肝細胞缺血壞死,再生和修復功能障礙,增加肝臟患病的幾率。
4.胡亂吃藥
“是藥三分毒”,吃進去的藥物都要經過肝臟代謝和分解,在肝臟還具有解毒作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解熱鎮痛類的藥物。
當你自己亂吃藥的時候,不一定會解決自己的病癥,還可能增加對肝功能的損害,所以在生病的時候一定要去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針對病癥的藥物。
另外,那些所謂的“護肝藥”、“保肝藥”,本身就是個藥物,一樣需要肝臟代謝,從而增加肝臟的負擔。
若這種藥物被添加不明、不合適人體能夠分解的成分,那還會是護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