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畢老師說(ID: BiLaoShiShuo)
畢老師說
成功需要的不僅是學識和能力,高情商也是重要的一環。
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通常認為20%取決于智商因素,80%取決于情商因素。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以下這3個道理,看看你懂了沒?
說話不戳人痛處
顧及別人的面子
有的人情商高,說話總能說到別人心坎上;而有的人情商低,好事也能說成壞事。
說話是一門學問,也是反映一個人的情商的表現。
情商高的人,說出來的話既能讓人聽著舒服,又能達到巧妙說服別人的目的。
一個情商高的人說話總是受人歡迎,他們說話不會戳人痛處,也不會觸碰到別人的隱私和軟肋。
他們總是會換位思考,善于察言觀色,注意別人的情緒,盡量照顧到別人的感受。
因為戳人痛處,對于別人來說就是一種語言傷害,也是一種低情商的行為。
真正情商高的人說話也懂得顧及別人的面子,不會處處拆別人的臺。那些損人利己的人,很容易和別人結下梁子。
我之前就遇到一個說話總是不過腦的人,有一次一朋友買東西被騙了,心情很糟糕。
他知道后,直接跟那位被騙的朋友說,“人家就喜歡騙你這種人,愛貪小便宜,不騙你才怪。”
高情商的人一定不會這樣火上澆油,而是在安慰對方的時候給他適當的提醒。
高情商的人講話總是讓人有如沐春風般地舒服感,而且你會發現無論聊什么,他們都接得住。
一個高情商的人說話讓人討喜,既幽默,又巧妙,能化解尷尬,能避開別人的陷阱。
他們能不露痕跡的夸獎別人,也能對惡意的話語做有力的回擊,這需要非常高的天分,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
做事把握分寸
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事有分寸感也是情商高的表現之一,對任何事情都應該拿得起放得下。
分寸,是一把量尺:做人沒分寸,過親則疏,過熱便冷。
一個人不會在眾人的面前故意讓別人難堪,知道該怎樣與人恰到好處相處時就掌握了高情商的分寸。
中國人一直都很講究一個度,常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了。
有時候多了不好,少了都不行,所以萬事都講究“度”。做事情率性而為或者急于求成都是不可取的。
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之事,雖無利而為之,是為“度”。
做人做事做到恰如其分才是最高的境界,也是一個高情商的行為。人只要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其實就等同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曾國藩的天賦并不高,但他的情商卻很高,他在不斷反省與修煉中造就了成功人生。
有一次曾國藩過生日,名將鮑超親赴安慶前來賀壽。
鮑超他是一個粗人,他的軍隊向以能戰、能搶聞名,因此他也是一個富人。
鮑超一共帶來十六包禮物,其中許多珍貴的珠寶古玩之類。
曾國藩看了這些禮物笑了笑,從中挑了一頂小帽收下,其他的都送還鮑超。
他的做法,既沒有違背自己的原則,又不至于駁了手下大將的面子,這就是做事有分寸的做法。
高情商的人,既有勇氣和擔當拿得起,又有胸懷和智慧放得下。
漢朝有個叫孟敏的人,背了個大陶瓶在路上走,結果一不小心瓶子掉在地上了,孟敏就仍舊朝前走,頭也不回。
路人問他“瓶子掉在地上了,你怎么看都不看一下”,孟敏說:“陶子已經破了,再看還有什么用呢?”
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做情商高的人就要拿得起放得下,拿不起,就會庸庸碌碌;放不下,就會疲憊不堪。
人生有許多東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無謂的負擔,我們才能一路瀟灑前行。
控制了情緒
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所謂的高情商,就是能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
你的情緒,決定了生活的樣子,控制好情緒,才能賺足人氣!
一個人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又如何掌控得了自己的情商呢?
我們唯一能左右的只有自己,你的情緒暴露了你的格局。
所以,別一受挫就絕望,懂得控制情緒,你方能活得游刃有余。
拿破侖也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因此,一個能管理好情緒的人,才能有大的擔當。
前幾日看到一則新聞,一名年僅25歲的媽媽,在與丈夫發生口角之后把自己4歲的兒子從31樓拋下,自己隨后也跳了下去。
就在他們墜樓那一刻,兩條鮮活的生命沒了,一個完整的家庭也變得支離破碎了。
可見,這位母親就是典型的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千萬別小瞧情緒的力量。有時候,就是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可能產生毀滅性的后果。
張飛之死其實很憋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殺死了。
大家都不否認張飛有很強的能力,但他卻因沒有掌控好自己的情緒,最終卻得到了這樣一個窩囊的下場,不得不令人深思。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都是以大局為重,那些有損大局的情緒,會被擺在一邊。
動不動就對人發脾氣并不是激情,真正的激情是揮灑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脾氣。
一個情商高的人遇事不會輕易發脾氣,更不會控制不了自己。
發脾氣改變不了處境,只會使事情惡化,與其如此,倒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那些真正有的強者,都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緒,控制了情緒,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版權說明:本文經「畢老師說」(ID: BiLaoShiShuo)授權轉載。這里是新一代有態度的年輕人聚集地。探討熱點時事、分享實用技能、幫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長!趁年輕,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