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是古代流傳的一種健身方法。以肢體運動、呼吸運動和自我按摩相結合為特點,也叫做道引。唐代王冰說:“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唐代釋慧琳《一切經音義》中說:“凡入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古代導引一般徒手進行,也有的輔以簡單器械,以達到行氣活血、簧筋壯骨、除勞去煩,祛病廷年的目的。
拉筋,就是傳統導引中側重肢體運動和呼吸運動的一種方法。
氣既是體內流動著的富有營養的精微物質又泛指臟器組織的機能。血是由食物精華通過氣
化作用而生成的一種物質。它們是養筋壯骨、除勞去煩、祛病延年的最根本的物質保證。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系,把人體內外、臟腑、肢連成一個有機
的整體。氣血運行通暢,身體就健康;氣血運行不夠通暢,身體就有疾;氣血運行不通暢,身體就有病。
拉筋可以通暢經絡,使保障健康的最根本的物質遍布全身,各臟器組織機能的正常發揮,達到最高的心理、生理狀態,保障健康。
“疾”與“病”含義不相同,“疾”就是“未病”,不是無病而是不易察覺或不可見的陰陽,氣血、營衛不平衡的小?。欢安 币簿褪恰耙巡 保恰凹病边M一步發展到易于察覺或可見的程度,正如《說文解字》中解釋的“病,疾加也”。
中國古代認為,疾、病二字是有區別的,而人們現在所說的“病”古代稱為“疾”,只有當“疾”加重以后,才可以成為“病”。疾、病都可以稱為“疾”,但是不能把“疾”直接稱為“病”。所以懂得養生的入不等病已經發生再去治瘵,而是治療在病發生之前的疾,如同不等到亂事已經發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發生之前。如果病已發生,然后再去治療。亂已經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臨渴而掘井,戰亂發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為此,人們要注意不要染“疾”,雖然“疾”輕淺還未飄露,或者說未發展到“病”那樣嚴重的程度,但由染疾發展到患病,患者就會感覺到痛苦,也就延誤了阻斷由“疾”發展到“病”的最佳時機。
拉筋可以平衡人體陰陽、氣血丶、臟腑、營養的平衡,從而調理不容易察覺或尚未達可見程度的“疾”,使它不發展。
牽拉肌肉,可以產生踺反射器興效應,以及恢復肌纖緯的正常拼列作用,使緊縮的肌肉放松,使肌肉達到正常的收縮,舒張狀態。這種狀態讓人們感覺到輕松舒適、活動自如、心情舒暢、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