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避孕藥的作用很多人還僅停留在對其字面意思的理解。其實,對于避孕藥,許多女性朋友了解得并不全面,從青春期到更年期,很多婦科疾病如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癥及腺肌病、慢性盆腔痛、痛經、痤瘡、多毛癥、經前期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等的治療都離不開它。但專家提醒,避孕藥還有一些副作用,女性朋友們也不可盲目亂用。為了保證用藥安全,如果需要長期口服復方避孕藥治療相關疾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科學掌握時間和用量。
暑假開始了,又到了旅游旺季,海灘、游泳池、漂流成為不少人消暑的不二之選。可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好不容易請好假訂好了機票,要去海邊度假,可是掐指一算,正趕上“大姨媽”要來。如果在計劃外出期間正好遇上月經期,會帶來諸多麻煩和困擾。于是很多女性就用上了可以推遲月經的“偏方”——避孕藥。據說,只要在月經的前半周期,即從來月經的第一天起兩周內開始服用口服避孕藥,一直不間斷的口服直到你想來月經為止,就可以輕輕松松地去游泳、潛水啦。
短效避孕藥可推遲經期,但僅限大于15歲、小于40歲女性
此種服用避孕藥推遲月經的方法的確管用,不過避孕藥可不是隨便吃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于曉蘭認為,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一樣,而月經推遲則是避孕藥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
專家介紹,避孕藥分為常規避孕藥和緊急避孕藥等。一般情況下,短時間服用常規避孕藥不會對月經造成太大影響,但是如果長期服用避孕藥或者大量服用避孕藥,會嚴重影響正常月經,出現月經不規律、閉經甚至不孕等。如果服用的是緊急避孕藥,對月經的影響會更大,因為這種避孕藥中激素含量很高,很容易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經量改變、經期改變等情況。
此外,避孕藥還有一些其他副作用,女性朋友們不可不知:
1.易致色素沉著。有的女性長期服用避孕藥后,臉頰上會出現類似蝴蝶斑的色素沉著,這主要是避孕藥中含激素比較多,服用避孕藥后長時間在日光下活動就容易出現色素沉著。
2.可能會陰道出血。有的女性在服用避孕藥后陰道會有持續性點滴出血癥狀,也有的人陰道出血的量像月經量一樣,這一般是服用避孕藥不當導致的。
3.致月經過少或閉經。服用避孕藥后,易影響子宮內膜發育,子宮內膜就會變薄,導致月經量減少,月經就會推遲甚至會有閉經出現。
4.導致體重增加。避孕藥中的雄性激素進入女性體內后,會導致食欲亢進;避孕藥中的雌激素進入身體中,會導致水鈉潴留,所以會出現體重增加的癥狀。
5.產生類早孕反應。有些女性服用避孕藥后會出現惡心、嘔吐、渾身無力等類似于早孕反應的一些癥狀,這是因為雌激素刺激到胃黏膜導致的。
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短效避孕藥主要有媽富隆、達英35、優思明等。于曉蘭認為,只要一直持續服用就不會有激素撤退現象,也就不會有月經來潮了。服用這類避孕藥推遲月經目前來看還是安全的。等旅游結束后,停藥1~3天,便會有月經來潮,而且不會影響下一次周期。但專家建議,小于15歲或大于40歲的女性最好不要使用這種方法。
專家說,長效避孕藥因為副作用大幾乎已被淘汰。但緊急避孕藥中,絕大多數含有左炔諾孕酮,少數含有米非司酮。因為激素含量高,每片含孕激素1.5mg,相當于10片普通避孕藥的劑量。在服用后,人體孕激素急速上升后又急劇下降,從而破壞人體的內激素平衡,雖達到事后避孕效果,但常常出現撤退性出血,對肝腎也會造成損傷。所以,不建議經常使用,更不能用來提前或推遲月經。
避孕藥不僅能避孕,在婦科治療中也有廣泛作用
北京市順義區婦幼保健院產科醫師黃丹說,很多女性因為不來月經或月經過多、過頻就診時,婦科大夫經常會開具口服避孕藥,通常大家的反應是“大夫,我還沒結婚呢,您怎么給我吃避孕藥啊?”或者“大夫,我平時都用工具避孕的,您不用再給我開避孕藥啦”其實,許多人還不知道,口服避孕藥除了能避孕之外,還對很多疾病有治療作用,在婦科應用也非常廣泛。
1.可治療異常子宮出血。黃丹說,女人的一生中,基本上都會遇見一次或幾次月經不規律,而口服避孕藥不僅可以用于急性期止血,還可以調整月經周期,讓月經按規矩來;另外對于兩次月經中間的少量出血,口服避孕藥也是很有效的。
2.可治療經前期綜合征。有些女性,在月經前期會發生非常嚴重的情緒不穩定及身體不適,暴躁、焦慮、抑郁、疲乏、頭痛、不思飲食、輾轉反側……嚴重的經前期綜合征會影響工作和生活,目前的治療以口服避孕藥和抗抑郁藥為首選,口服避孕藥中美國FDA首推24/4方案的憂思悅,應用效果還是不錯的。
3.可治療女性痤瘡。在12-24歲的青少年中,痤瘡的發病率高達85%,這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度、毛囊皮脂腺導管異常角化堵塞、大量皮脂排出障礙致細菌感染及炎癥反應有關。其中皮質腺分泌由雄激素主導,雄激素水平增高或雄激素受體敏感性增加均可導致皮脂過量分泌,是導致痤瘡的重要原因。而口服避孕藥能夠減少雄激素的分泌,增加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從而進一步減少游離雄激素,尤其是第三代孕激素治療痤瘡的效果更強。
4.可治療女性多毛癥。女性多毛癥主要也與雄激素有關,所以口服避孕藥也是有效的。目前,口服避孕藥是絕經前無妊娠要求的婦女治療多毛癥的一線藥物。不過因為毛發生長更新的周期比較長,所以用藥時間也要至少半年才能有效。
5.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及痛經。黃丹說,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子宮腺肌病往往會導致嚴重的痛經,對待這類痛經,另外還有一些不明原因的原發性痛經,口服避孕藥就是選擇之一,而且口服避孕藥是治療原發性痛經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疼痛的一線藥物。不過專家提醒,口服避孕藥并不能徹底治療子宮腺肌癥和子宮內膜異位癥,只是可以減少相關的疼痛感及預防將來的復發,是否有必要做手術還是要根據個體情況決定。
6.可治療慢性盆腔痛,降低盆腔炎發生率。慢性盆腔痛主要指發生在盆腔、前腹壁、腰背及臀部的非周期性疼痛,持續至少6個月,而且導致功能障礙和需要醫療干預。慢性盆腔痛的高危因素包含多種婦科疾病,包括內異癥、盆腔炎癥性疾病、月經過多、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征、盆腔粘連等。口服避孕藥不僅可以治療慢性盆腔痛,還因為它的避孕作用,可以減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減少流產后感染和宮腔粘連、防止異位妊娠等,從而降低慢性盆腔痛的發生率。
婦科醫生還發現,避孕藥能有效降低盆腔炎的發生率,某些情況下還能夠降低宮外孕發生幾率,從而保護生育功能。
7.可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一系列更年期癥狀,如月經量減少、周期紊亂至逐漸停經、潮熱、出汗、失眠健忘、骨質疏松等,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口服避孕藥可通過有效補充雌激素,調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相對水平,從而改善因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關癥狀。
8.可緩解功能性卵巢囊腫,減低卵巢良性囊腫幾率。
當然,要合理、正確地使用口服避孕藥,才能盡量避免其不良反應,發揮其避孕和治療婦科疾病的作用。但應注意的是,口服避孕藥可以增加40歲以下女性生殖系統和各種乳腺疾病的幾率,增大發生血栓的風險。為了保證用藥安全,如果需要長期口服復方避孕藥治療疾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科學掌握時間和用量。(聞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