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星臨世 神勇無敵
完顏婁室的祖先曾居住于阿注滸水(今阿什河)之源。祖父洽魯直將其家族遷徙于雅撻瀨水,征服了當地孥鄰、麻吉等七水部之人。父親自答承襲七水部長之職。世祖時,因拒 烏春謀反有功,后來授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完顏婁室生活在這樣的富貴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家教,學文習武,長進很快。他自幼莊重剛健,矯捷過人,常披甲執槍練武。手勁特別大,無人可及,別人的兵器碰上他的槍,一般都會被震飛。他智謀深,見識遠,從小就不貪玩,在孩子們當中顯得不同尋常,甚有成年人的風范,為鄉里人所愛。
大安七年(1091年),完顏婁室14歲時已強悍、神勇無比。父親白答并不知道這是兒子的天賦,怕無意間傷人惹事,就把他送到 穆宗盈歌那里,說:“這孩子總好舞刀弄槍的,力氣又大,讓他當兵,我就放心了。'盈歌見婁室體貌如此魁偉,特別喜愛。與他一談話,覺得婁室明軍旅之事,見解不凡,就對白答斷言:“你這孩子,將來可委以軍國之重任!'于是欣然將婁室留在身邊。不久,阿拍、留可、蒲余罕等相繼叛亂,婁室跟隨盈歌出征,英勇無敵,屢立戰功,受到獎賞。就這樣,婁室在戰火烽煙中步入了青年時代,一次次顯示了杰出的軍事才能。
壽昌五年(1099年),年僅21歲的婁室,接替父親任七水部部長,乾統二年(1102年),蕭海里舉兵叛遼,逃入女真部的所轄之地,派人見穆宗盈歌,說要與女真合兵抗遼。穆宗認為,當時不具備抗遼條件,怕因接納蕭海里而引火燒身,便決定助遼消滅蕭海里。為慎重起見,盈歌命婁室探查虛實。婁室帶尖兵,很快接近蕭海里軍駐地,完全掌握了叛軍的部署情況。穆宗根據婁室的報告,決定全線出擊。完顏婁室率其所部,一馬當先,沖入敵營,忽然一字排開,勁箭對準蕭海里齊發,蕭海里中箭落于馬下。阿骨打馳馬上前,俯身一刀,即砍蕭海里人頭于馬下,蕭海里軍頓時煙消瓦解。穆宗盛贊婁室察敵之智,助戰之功,特賞給他鎧甲、戰馬等。
當 高麗出兵侵占遼之曷懶甸,并筑九域威脅女真人時,婁室奉命與原王一起反擊。婁室見久攻不克,就對原王說:'我們應阻遏敵之外援而殲滅之,并斷絕他的糧道,城可不攻自下。'原王采納了他的建議,終于攻克了高麗所占的五座 城堡,其它四城之敵,也不敢再侵擾女真邊境了。
隨魏王斡帶討伐叛軍時,其城一時難下。婁室就率軍繞到城的東南角,乘敵人不備,第一個登上城頭。揮巨斧砍樓柱時,飛來一箭,婁室急避之,箭中其手,穿透斧柄,釘于柱上。婁室以左手拔箭,血濺城堞,但他仍然攻城不已,其勇奪魂懾魄,叛軍見之而怯,婁室勇往直前,立斬數人。隨他登城的士眾奮力拼殺,此城遂破。斡帶親自查看他的箭傷,稱他'勇冠三軍,功居其最。'
伐遼驍將 勇略頗高
完顏阿骨打前半生為女真部族的統一傾注了大量心血,同時,也為滅遼做了充分準備。但是什么時候伐遼、怎么伐遼?阿骨打一時還下不了決心。于是問計于女真軍中勇略兼備的婁室、銀術可:'遼人驕橫自大,并且得寸進尺地損害女真族利益,又強迫 完顏部以外的部族防范和鉗制我們。我想先剪除遼國監視和控制我們的北疆前哨之重鎮,以此來張揚我們的軍威,然后進伐遼國,如何?'婁室說:'遼人內外交困,就像強弓射出的箭,已經到了末了??梢怨シニ?'聽了女真'戰神'的這番話,阿骨打才下了首先奪取寧江州的決心。
寧江州(今吉林扶余伯都納古城)地處遼直轄區的邊境,是遼朝控制東北女真等族的軍事重鎮。女真族誓師伐遼前,這里設有榷場(集市貿易場所)。女真人以北珠、人參、松實、白附子、蜜蠟和麻布等與遼人交換,常受契丹人巧取豪奪之欺壓。阿骨打之所以選中它作為攻擊的目標,除此城具有戰略地位外,也相信攻伐此地會激起女真人同仇敵愾的士氣,特別是當時守衛這座城的駐軍不滿800兵,而且多是由契丹、女真和渤海等人組成的雜牌軍。更由于婁室等人的再三請戰,阿骨打決定在遼國重兵尚未集結于此時,提前攻取寧江州。
阿骨打率2 500人首戰寧江州,除留國相撒改等留守,以防賓州(今吉林榆樹大坡古城)之敵外,當時女真完顏部的所有著名戰將都參加了這次戰斗。天慶四年(1114年)九月下旬,阿骨打率軍誓師來流水。九月二十三日,突破唐括斡甲防線,致使遼耶律謝石軍將死兵潰。婁室隨阿骨打追潰軍于寧江州下。遼都統蕭兀納知其孫死于女真箭下,悲懼交加,帶百余騎出西門而逃。
留下的海州刺使高仙壽和防御使大藥師奴負隅頑抗,完顏婁室力避兵鋒,繞至防守薄弱的寧江城南,令數名持強弓硬弩者于城下掩護,他帶著年僅17歲的兒子率先登城。力敵萬人的婁室如入無人之境,而其子活女卻在城上受到遼兵圍攻,傷及多處,血流不止,但仍力戰不卻,后被沖上去的女真兵強行扶于城下。阿骨打親自為他包扎傷口,并把自己用的良藥給活女用,說:'良將虎子,日后必成大器!”在攻打寧江州的七個晝夜里,女真兵把此事傳為佳話,從而軍威大振,士氣陡長,特別是完顏婁室,更是感恩戴德,奮其智勇,終于全殲了寧江州之敵。
女真人首戰告捷,阿骨打論功行賞。他又制定軍隊編制,以300戶為一謀克,10謀克為一猛安。授任完顏婁室為猛安( 千夫長)。
寧江州失陷的消息傳到遼廷,天祚帝十分震驚,遂迅速調兵遣將,結集10萬大軍于出河店(今吉林前郭爾羅斯塔虎城),準備將人數不多的女真兵全部剿滅。當時,阿骨打只有3 700人,能否以少勝多,轉危為安?許多人提出異議,但以婁室為首的勇將們卻信心百倍,于是,阿骨打再次以宗翰、希尹為謀主,以婁室、銀術可為將領,率3 700鐵騎乘遼軍尚未完全集結之時,星夜兼程奔襲出河店。婁室等人于拂曉前趕到混同江邊,他身先士卒,鐵馬銳卒踏破冰河,奮勇突襲,尚在夢中的遼軍聞訊逃,10萬遼軍潰敗。
出河店大捷后,阿骨打命婁室招諭占領區內系遼籍的女真諸部。首先降服一部長,并給其他部長施加壓力。部長們告急于遼,遼帝派兵來援。婁室率領自己的精銳之師和已降的女真部之人, 偃旗息鼓,乘其不備而發動電閃攻勢,大破遼援軍于途中,追殺千余人。第二天,奚部3 000千人討伐婁室軍,婁室一馬當先,立斬其將,生俘遼國監戰的銀牌使者,3 000奚軍聞風喪膽。婁室乘勝而進,遂平許多原屬遼籍的女真諸部。
宗室軍率斡魯古征戰于咸州之地,因遇到遼國重兵,阿骨打派婁室與斡魯古合兵御敵。婁室根本沒把遼軍放在眼里,他親自率軍前往,敗咸州3 000強敵于境,乘勢而進,斬敵將之首懸于馬前,然后才與斡魯古會面。斡魯古乃宗室悍將,攻城掠地從未敗過。他居功自傲,素不服人。見婁室用兵殺敵勇毅如此,十分佩服。不久,聽說遼兵又來了,婁室留下4謀克精銳之兵各守城之一門,與斡魯古渡河待戰,斡魯古軍為右翼,婁室軍為左翼。遼軍分別向左、右兩翼金軍沖來。婁室以堅不可摧的戰陣擊敗沖擊他們的騎兵,遼軍兵敗如山倒,婁室乘勢掩殺,此支遼軍無一人得脫。斡魯古迎戰另一支遼軍。他見對方兵眾勢猛,遂率兵退卻于城中,遼兵緊迫至城下,斡魯古與婁室所留4謀克兵丁整裝列陣。不一會兒,大獲全勝的婁室收兵城下,從背后猛搗敵軍,斡魯古也大開城之四門出戰,里應外合、內外夾攻,遼兵之精銳受重創而潰敗,婁室與斡魯古合兵進剿,遂占領咸州全境。遼廷不甘心失敗,又派兵反攻,婁室軍縱橫馳騁,敗遼將實婁于咸州西,又與斡魯古協力掃除了遼之殘余勢力。至此,黃龍府周圍的三個戰略屏障:賓(今農安廣元店)、祥(今吉林農安萬金塔下)、成(今遼寧開原老城)三州,盡為金軍所有。
阿骨打于收國元年(1115年)正月初一建國稱帝。初五那天,便親率大軍進攻遼國的北方重鎮--黃龍府,以消滅遼之有生力量,在戰略上取得滅遼的主動權。為達此目的,必須首先除掉黃龍府西北的軍事屏障達魯古城。
阿骨打登高臨遠,見達魯古城中的遼兵密密層層。他嘴上雖然說遼軍號稱20萬,其實都是強迫來作戰的雜牌軍和同我們較量過的敗軍之將,人數雖多,不堪一擊,但心里也確實沒底。他一面讓銀術可居高臨下布陣,抵御遼軍;一面急令完顏婁室自咸州速來參戰。婁室見詔連夜趕到阿骨打軍帳,汗透征袍,馬身如洗。阿骨打不禁十分心疼地說:'卿入陣赴湯蹈火,見詔聞風而至,令朕感動。今達魯古城敵若云屯,戰事正緊。卿馬力疲極,何以為戰?朕賜你良馬200匹,命你軍隨右翼?!眾涫揖粗x受命。
第二天,婁室率領最精銳的雄兵鐵騎,9次沖擊遼軍之右翼,遼軍驚駭不已,但他們依仗人多,傾刻間,婁室軍被圍之九重。阿骨打怕婁室有失,速令擊潰遼之左翼軍的宗雄繞到遼中軍背后。未等宗雄進去,勇冠三軍、名揚天下的婁室,已率部殺透重圍,血染戰馬,他與宗雄前后夾擊超過金軍數十倍的遼軍。雖腹背受敵,但殺得敵人一潰千里。三路金軍分進合擊,追遼軍至阿婁崗,盡得兵器、輜重及耕具無數。打破了遼軍于此地后,全軍且耕且戰,長期拱衛黃龍府。阿骨打論功行賞,對出奇制勝的宗雄和“所向披靡,潰圍而出”,大破遼軍的婁室倍加贊賞;“我有英勇善戰的驍將若此,滅遼大業何愁不成?'
克黃龍府封 萬戶侯
黃龍府(今吉林農安)號稱契丹東寨,遼之銀府。不但是遼廷聚斂財稅的府庫,而且是遼朝轄制渤海、女真、室韋諸部的軍事重鎮。當年,這里繁華似錦,車水馬龍,儼然是北方一大都會。除居住契丹人、渤海人、女真人和漢人外,并有鐵驪、兀惹、突厥和黨項等少數民族混雜其間。諸國風俗不同,民族語言各異,雖然悅耳動聽,彼此卻都聽不明白。大凡聚會或交易,均以漢語作為通用語言。由于黃龍府經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遼朝在這里駐有重兵。女真人要爭得戰略上的主動,必須攻占此地。為此,阿骨打親自主持軍事會議,研究攻取方略。婁室根據自己與遼作戰的經驗,分析了黃龍府遼軍的守備狀況,他說:“黃龍乃遼之銀府,遼之所以把它作為駐扎眾兵馬的邊塞重地,就是因為此地城池堅固,守備森嚴,攻守皆可。
如果不掃除其附近城堡,斷絕它的外援,然后再打,恐怕是無法拔除它的。陛下能否按我這‘困點打援清外圍’的辦法試試呢?'這是超越女真族軍事家常規用兵模式的打法,而這種打法的提出和實施,婁室是第一人。體現了女真軍事家對戰略戰術的綜合思考,是金初軍事集團由大勇向大智過度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太祖聽后,感到很有道理,便根據這個建議,制定了攻取黃龍府的計劃。命婁室攻打遼水以北、咸州以西奚部諸城邑,然后再屯軍于黃龍府之東南,密切監視遼兵,一旦有兵增援,立即阻截。婁室與銀術可率女真雄師勁旅先是拔除了黃龍府西北的重要軍事屏障達魯古城,然后乘勝前進,掃平遼河以北的所有城邑,勇戰智取,降服了9百奚營。然后才率大軍進駐府之東南。
黃龍府東南是遼國援軍的必經之地。婁室在掃平黃龍府周圍所有城邑后,阿骨打十分高興,一度想揮師攻取黃龍府。婁室言不可。他說:'黃龍府城之內,至今仍是兵精糧足,城堅器利,不是不可以拿下,而是我們付出的代價會過高。不如對黃龍府圍而不打,我們駐兵東南,拒援軍于千里之外,待黃龍府糧盡兵疲,人心浮動,再攻必取,請陛下回上京靜待佳音,如何?'阿骨打納其言,遂引軍回金上京。婁室令精兵拒守要道,又派數隊輕騎巡視東南千里之內的城堡,設下數處伏兵,形成了一個個誘援軍深入重地的包圍圈。在他圍困黃龍府的數月之內,遼國援軍不是被殲滅,就是被擊潰。特別是'白馬泊'一戰,婁室軍殲敵過萬。自此遼軍聞婁室之名而潰逃。婁室知城中糧草將盡,這才派人請阿骨打下攻城令。
阿骨打在圍困黃龍府將近4個月后,于1115年8月初,率能征慣戰的金國強將雄兵,徑渡混同江,兵臨黃龍府,與婁室軍合一處,猛攻黃龍府。金軍用各種器具攻城,黃龍府城內的遼軍用各種方法御戰,戰斗異常艱苦。當時,金軍為初創時期,野戰拼殺是長項;(因攻城器械極少)克拔城池的攻堅戰是其弱項。婁室軍攻黃龍府東南,當時又刮東南風。為了減少金軍傷亡,盡快拿下此城,他決定用火攻。便速設云梯數架于城墻,令其子活女率數名壯士各背干草一捆登城,在尚未登上城樓時點著柴草,向城中的木樓拋草縱火,又命善射者居城之東南高處,向城頭的遼軍放箭,以掩護活女等壯士登城?;钆鹊巧铣菈螅杌饎葜壁吀鞒情T,神勇無比,力潰遼軍8 000兵。婁室率軍沖入城中在烈焰濃煙中指揮作戰,連自己的靴子被燒著尚且不知。金軍繼進,遼軍潰逃。一幅幅雄壯慘烈的戰斗圖面映進阿骨打的眼簾,他深有感觸地說:“黃龍府之戰如此艱難l若不用婁室之策,后果不堪設想!'
攻陷黃龍府的第二天,阿骨打召開祝捷會。他盛贊婁室在此役中的戰功,當眾獎賞御馬10匹,奴婢300,還賜'鐵券'。有此后,死罪以笞刑代之,余罪皆赦。婁室向阿骨打自薦說:'陛下,黃龍府乃遼朝一大都會,且為兵家必爭之地。此處不穩,四鄰州縣必相煽而起。臣欲以所率之師駐守于此,作為國之屏蔽,不知您意下如何?'阿骨打正猶豫守護該城人選事宜,見婁室請纓自薦,喜出望外。他滿面春風地對婁室說:“卿之所請,正是我之所慮。你可將此地諸路謀克合并,歸你統轄,鎮守黃龍,切勿掉以輕心而負朕之厚望!'婁室跪拜受命,成為金朝的第一個萬戶侯。
天輔元年(1117年)四月,婁室與迪古乃、婆盧火等率2萬金兵,與斡魯古等合兵于顯州蒺藜山(今遼寧阜新北),與遼軍耶律捏里部決戰,結果遼軍大敗而逃,婁室等遂拔顯州。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的遼守軍也望風而降。太祖接受婁室建議,遷徙顯州富民于黃龍之地,貧者遷于內陸。
黃龍府戰役,是遼在軍事上走下陂路的開始,黃龍府失陷后,遼統治下的東北地區很快喪失。而金國自此之后,不但在戰略上占有了優勢,而且在戰術上,創造了許多可致遼軍于死地的新戰術。在阿骨打的指揮下,婁室等著名戰將智勇兼施,開始了追擊遼帝、滅亡遼朝的大進軍。
勇征善戰生擒遼帝
黃龍府戰役之后,金太祖乘勝西征,取高永昌,占領遼東京(今遼陽)和遼上京(今巴林左旗),遼將耶律余睹降金,宋金締結'海上之盟',遼金之戰爭進入了第二階段。天輔五年(1121年)四月,金太祖納宗翰之言,決定滅亡遼朝。十一月,他制定“中外一統”的戰略,下詔討伐遼帝。婁室隨斜也、蒲家奴、宗翰、宗干西征。次年正月,攻占了遼中京(今內蒙古赤峰寧城西),宗翰、婁室大軍大敗遼北安州守軍奚王霞末,降奚部西節度訛里刺。完顏希尹部捉獲遼天祚帝護衛耶律習泥烈,得知天祚帝在鴛鴦濼(今河北張北西北安固里淖)打獵,金軍趕到時,遼帝已聞訊逃往白水濼。婁室大軍追至,遼帝棄內庫寶物、輜重,率輕騎5 000余逃往西京(今山西大同)。在桑乾河,把傳國璽丟掉。婁室與太祖弟閨母攻城東南,金軍首次使用鵝車、云梯、火梯攻城。這些器械,下面均有車輪,其高如城樓,既可洞穿城墻,又可躲在掩體內,居高臨下地消滅敵人。經過激戰,終于攻下西京城。
天祚帝在 金軍攻西京之前逃入夾山。婁室、閣母軍乘勝進軍。四月,西南招討使耶律佛頂降金,云內、寧邊、東勝、天德四州亦降。就連狡猾無比,最初挑起遼與女真戰端的阿蹤,也被婁室抓獲。天祚帝逃往陰山。不久,西京降而又叛,遼將耿守忠率5 000遼軍來援,被希尹、婁室軍阻擊于西京城東40里,斬首千余人,西京失而復得,天祚帝逃到訛莎烈。
六月,婁室大軍與斡魯兵至白水。夜里,婁室軍營中,有光如火矩之光出現在軍士們的長矛之上,人們驚恐不已。婁室說:“這是援遼之軍火速前來的征兆,來日必見重兵!'于是他號令金軍嚴陣以待,并在駐地實行了戒嚴。
西夏與遼有甥舅關系。眼見遼朝面臨覆滅,西夏皇帝遂派大將李良輔率兵3萬救遼。金軍都統斜也先后派數百人迎戰,均被西夏兵所敗,唯有數騎得還。經過連續作戰的金軍,人困馬乏,加上盛夏酷署,軍心不穩。面對勁敵,金軍將帥們在是否繼續作戰的問題上發生分歧,絕大多數將領認為:敵眾我寡,應該向朝廷請求援兵,在援兵未到這段時間,只宜選擇水草肥美之地,養精蓄銳,決不可與之爭衡!唯有婁室力排眾議,他說:“大敵當前,如果我們先招惹之,后懼怕之,這會使對方的士氣更加高漲。即使我們不去攻打他,他們也會來爭勝奪利,還會劫取已歸附我們的人民。如果那樣,我們的士氣就會喪失。考慮到我們的援兵不會馬上到來的實際情況,我請求率1 000精兵,與辭不失、拔離速二將一起前往,可戰則戰,不可戰再退守固壘,以待援軍如何?'將領實古乃厲聲呵止他說:'你怎敢違背眾意而輕舉妄動呢?我軍兵少馬乏,憑什么與對方對抗呢?'婁室說:'制敵如救烈火,錯過戰機反為所乘,那就更難以為功。
應該下決心立即迎戰!'實古乃勃然大怒,拔出佩刀說:'諸將帥都不同意出戰!你是什么東西?竟敢否定大家的意見!'婁室挺身怒目,厲聲說:“我獨率軍冒死與敵人拼搏,不是想的自己,而是為國家計。難道你想屈別人的忠勤之志而讓我們的軍隊徹底陷被動嗎?'說完,也拔刀相向,直逼實古乃。諸將帥大驚,忙把兩個人拉開。婁室忠勇睿智的言行和義無反顧地進擊精神,深深打動了主帥斡魯,完全答應婁室的請求,準許辭不失、拔離速二將與婁室同行,并準備以大軍為婁室殿后。其前,斡魯于天會初年即與婁室協力作戰。他常對人說:'婁室出龍門而生擒遼都統耶律大石,入山西而又擒朔州主帥趙公直等于馬上,軍中智勇如婁室者何人?”因而堅信婁室此戰必勝。
婁室率1 000精兵來到耶俞水,登高遠望,見夏軍陣容不整。剛渡過此水,他的作戰方案便已形成,速遣人騎快馬馳報斡魯:'剛才我查看了敵情,見敵軍勢眾而無威,極容易打敗。一會兒,我率兵前去挑戰,假裝寡不敵眾而敗逃,把他們引過河來,然后以伏兵橫著截斷敵軍,我返身再戰,請您馬上進軍配合我。'于是婁室把所率騎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埋伏于北岸,一部分由他率領沖向彼岸,剛遇敵兵,婁室軍便假裝敗下陣來。被引過河來的敵軍還未立穩腳,此岸的伏兵便將他們的隊伍攔腰切斷,婁室迅速調整隊形,反身回戰,敵軍退卻。正好斡魯率大軍趕到,與婁室合兵追擊,夏軍大潰。追至耶俞水,殺敵數千人。天祚帝逃往青冢。婁室軍追而圍之,遼國的秦王、許王及諸妃子、公主、從臣多被金軍俘獲。得軍械、資財無數,僥幸得脫的天祚帝,由應州又率5 000騎與金軍決戰于白水濼,被金軍打得大敗而逃。派使者請降,金軍不準,天祚帝逃往云內。婁室軍作為先鋒,馬快兵勇,追得天祚帝惶惶不可終日。聽說天祚帝要投奔西夏,金軍以威嚇和利誘手段迫使西夏以事遼之禮事金,這就使天祚帝失去了最后的依賴和藏身之地。
天會二年(1124年)十月,終日躲在夾山的天祚帝,得室韋兵和耶律大石兵,又聽說宗翰回金上京去了,他便萌生收復燕云之想,而沒料到這是宗翰、希尹的誘敵之計。遼軍在半路上,遭到婁室伏兵的阻擊,大部分投降,再加上耶律大石率兵西奔,天祚帝成孤家寡人,不得不再次逃往夾山。天會三年(1125年)/h月,黨項族首領小解祿派人接天祚帝,天祚為了不被金軍發現,遂引軍西逃進入沙漠,希尹命婁室尾追而至。正逢天降大雪,人馬印跡盡留地上,天祚帝好不容易脫身,但兵馬卻損失將盡。天祚帝衣單受凍,炊煙不舉,一百姓認出了他,接到家中款待數日。天祚帝寫紙條為憑,封這人為節度使,任命小解祿為西南招討使,總理軍事。小解祿見天祚帝已無一兵一卒,便以出去探路為名,將遼帝行蹤密告金軍。婁室率精兵鐵騎沿著大雪初停后的蹤跡,在余睹谷追及天祚帝,將其活捉。金太宗嘉其神勇,賞其不世之功,賜“鐵券”,唯叛國罪不赦,而余罪不問。
揮戈南征所向無敵
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以北宋納叛敗盟為由,詔令伐宋。完顏婁室隨宗翰、希尹的西路軍自西京入太原,宗望等為首的東路軍入燕山。
婁室作為先鋒,取馬邑,敗宋兵于雁門,克代州。代州守將李嗣本投降。附近忻州(今山西忻縣)知府賀權等開城門降金,守將耿守思等亦降,金軍抵達太原城下。太原被圍,宋屢派救兵云集太原周圍,銀術可敵擋不住,宗翰派婁室協助銀術可部御敵。婁室大軍首先攻破宋將樊夔lO萬救援大軍,宋統制劉臻率援軍10萬人來攻,婁室避其鋒芒,初戰即退,等到把宋援軍引進包圍圈,伏兵四起,婁室回馬再戰,遂殲劉臻10萬大軍于壽陽。殺宋知朔寧府孫翊,及其所部援兵于太原近郊,敗宋將折可求2萬援兵,殺宋軍馬使韓權,知晉寧府羅稱等15 000余人。婁室軍在戰斗中不斷壯大,得兵9猛安之多,遂直趨戰略要地汾州,沿途奇襲平遙、介休、靈石之軍,很快攻拔汾州。婁室軍雄風鐵騎橫掃中原,以不敗之戰績,名震天下,致使石州及諸縣邑不戰而降。
天會四年(1126年)二月,婁室在'圍太打援'的同時,分兵攻取山西諸地。宗翰大軍以婁室為先鋒,取隆德府、高平等地,而金東路大軍直抵北宋都城,與宋結'城下之盟'而返。
天會四年(1126年)五月,宋將仲師中以10萬大軍來解救太原之圍,被婁室、活女父子戰敗,仲師中被斬于熊嶺戰陣。又敗姚古6萬救援之師于榆次,宋之精銳之師凡遇婁室,皆潰不成軍。六月六日,宋欽宗又詔令劉、解潛、折彥質、張灝等率部救援太原。八月初,宗翰軍敗解潛于太原南關,婁室于文水縣戰敗張灝5萬援兵,其它幾路軍望風而逃。至此,宋廷援救太原的軍事行動徹底失敗。宋又轉而議和。八月二十日,派李若水為使求和,然而金已于八月十五下詔第二次攻宋。九月二日,被圍困接近九個月的太原城,終因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而失陷。十月,婁室攻克石州等地,降蒲察于壽陽,招降遼州及榆社、遼山、和順諸縣。
當宗翰率領的西路大軍再次南征時,以婁室子活女為先鋒,很快攻下洛陽。宋軍在逃往黃河以南后,將黃河橋拆掉,活女率兵逆黃河行30里,就河水淺處渡河登岸,宋軍望之,以為神,都說此乃婁室之子,不戰而潰。宗翰軍遂取洛京、鄭州,與婁室兵合一處,鐵騎滾滾南下,與宗望軍合圍汴京。十一月,婁室奉命參加圍攻北宋都城汴京(開封)的戰斗,十一月二十五日金軍克汴。當時,宗翰派婁室等自平陽道先趨河南,婁室至澤州,與賽里、婆盧火、辭不失等合兵,敗宋兵3 000于襄垣。婁室督兵進戰,途中遇伏兵,見宋軍鋒銳難敵,便避其鋒而退,卻命活女以精兵橫截之,自己則乘敵軍混亂之機回馬再戰。他的手被箭射中,但整轡挺槍,馳擊自若。宋軍大敗而奔城,城門剛一開,婁室軍便乘虛而入,金軍越戰越勇,遂克宋軍帥府,解除了宗翰、宗望軍圍汴時的后顧之憂。
威震關陜 戰神殞命
天會五年(1127年)四月,宗翰大軍押徽欽二帝北狩,命婁室經略陜西,并討平黃河以東未曾歸附的州縣。婁室率軍長驅直入,與宋將范致虛的30萬勤王之師相遇,他以沖擊、包抄、分割、設伏相結合的戰法,破宋30萬大軍于澠池,宋兵死者盈溝,范致虛帶十余騎逃遁,于是婁室軍攻占陜府。他率軍渡過黃河,破敵2萬,迫使解州宋軍投降。金軍直逼河中府(山西省運城之蒲州),蒲州城堅,宋軍固守。婁室命弟弟用帶有防衛設施的云梯登城,繼而令3名披甲胄的壯士增援他。4人登城格斗,勇不可當。婁室軍蜂擁相繼,此城遂破,蒲人西逃。婁室分兵追之,先逃走的宋軍燒毀河橋,走投無路的宋兵紛紛溺于洶涌的河水。婁室見狀,令金軍分列于兩岸,盡力營救落水之卒,使500多名宋兵得救,于是婁室遂得仁慈之號。為了進一步爭取民心,婁室邊征戰邊實施太祖、太宗'以漢人治漢人'的戰略,恩威并施的兩手,在關陜之地建立了較為鞏固的金政權。重新設置了蒲、解兩州的政權機構,以漢人的進士做諸縣長史,并大力招撫散亡,盡可能弱化人民群眾特別是漢族民眾的反抗意識。他以其子活女帶兵二猛安,留鎮北京(今內蒙古赤峰市)。婁室率雄兵繼進,又降服繹、慈、隰、石四州。然后,才回到山西云中的西路軍元帥府。
天會七年(1129年)初,金軍已盡占兩河(河北、河東)地,輕取汴京城,金之疆域由黃河流域向江淮地區延展。當時,宋高宗未戰先逃,將中原的大片國土棄之不顧。面對于金朝十分有利的形勢,以宗輔、宗弼(兀本)為首的東路軍,主張宗翰軍放棄經略陜西而合兵一處南下,一舉捉獲趙構,滅亡北宋;以宗翰、婁室、銀術可為首的西路軍,則主張先略定陜西,降服西夏,然后以金、夏之合力滅宋。第二種意見的主要代表是完顏婁室。雙方爭持不下,就各派代表回上京,向金太宗各陳其理,請太宗作最后的裁決。就這樣,婁室以西路軍代表的身分回到了金上京。金太宗思謀再三,認為:乘中原人心浮動之時滅宋,乃天賜良機;但聽了婁室之言,又覺得“陜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宗翰作為金軍主帥,只好按金太宗之命,統中軍與東路軍一同向南推進,婁室則受太宗之命,代宗翰為西路軍都統。由于宗翰南伐,婁室統率的諸路金軍,加起來才滿萬,但他歷來深信“女真人滿萬,則不可敵”的斷言,認為有這些兵,橫行關陜足矣。于是率兵乘宋軍不備渡河南進,復與范致虛的16萬大軍遇于朝邑,大破之。據守同華的宋軍也聞風而降。
婁室軍進而破重兵于潼關,攻占了京兆(今陜西西安)的許多地方。在長樂坡,婁室軍伏兵疊起,將數萬應援京兆的宋兵全部殲滅,于是很快奪取了京兆府,并將其經制使傅亮活捉,繼而降服鳳翔、隴州等地。不久,鳳翔因宋廷暗中策動而叛金,婁室料定宋廷必派軍增援,便事先在通往鳳翔的要道設下伏兵,然后率軍直逼鳳翔城下。婁室軍先破援兵1O余萬,后將此城攻拔。宋軍不甘心失敗,援軍紛至,婁室以不足兩萬之雄師,橫掃西北戰場。他身先士卒,料事如神,兵鋒所指,無堅不摧,竟在一日之內,清晨敗敵3萬于武功,正午復敗3萬宋兵于近地,連夜破15萬援軍于渭南。常勝將軍完顏婁室之名,遂威震天下。于是他揮師進?延,并攻伐其所屬州郡,旌麾指處,敵兵束手,遂招降宋將折可求,收麟、府、豐三州及諸城堡。不久,又擊潰晉寧軍,殺其軍帥徐徽言。西京(今山西大同)陜府又叛,婁室率軍再次討平之。破重敵于渭水終南,接著轉戰西北,無人可敵。
天會八年(1130年),北宋名將吳?率20萬大軍抗拒婁室于武河。吳?素來自負武藝高強,認為婁室乃悍勇武夫,指名要與婁室將對將地單人鏖戰,以賭兩軍輸贏,婁室慨然允諾。吳?與婁室戰到14個回合,便覺氣力不加,手中兵刃險些被震落,于是慌忙敗走。婁室乘勝而進,大破宋軍。
不久,陜府又叛,婁室率兵前往征討。他見護城河水不多,便讓士兵抱干草、搭木橋于其上,然后令金軍舉著可防箭的沖棚,沖過護城河,在接近城墻的地方發起猛攻。忽然,護城河中的水干涸,兵將們還沒反映過來,婁室便說;“宋軍放干河水,一定是要采用火攻之法,點干柴、燒木橋,絕我后路,然后傾城而出,攻擊我軍;待火燒盡,我軍能退卻時,再用水攻?!闭f完,他一聲令下,金軍速退,還沒有退完,就見那些干草被城上的火箭引燃,煙生溝內,頃刻火發,木橋盡為所焚,烈焰過后,宋軍果然放水。金軍見此,都稱婁室大王料事如神,進退得法。婁室抓住火盡和水剛放過來的機會,令軍兵將事先備好的沙袋投入溝塹之內,于是金兵舉器械攻城,很快便將該城攻破,活捉守城之將與援救之將,立斬軍前。
天會八年(1130年)秋,'搜山檢海'捉趙構的宗輔和宗弼自江浙歸來。九月,婁室已是大病纏身,但聽說?延又叛,并且宋將張浚自率精兵18萬,待戰富平,他便帶病請戰。當時宗輔為帥,速調各路金軍于富平之地,誓與張浚軍會戰。在會戰前,婁室發現有千余游騎乘暮色越溝前來偷襲,他就于隱蔽處設下伏兵,然后親自率幾個騎兵誘敵深入。婁室一聲呼喚,伏兵自敵人背后發起猛攻,宗輔配合婁室軍夾擊,這千余騎頃刻間被消滅盡。留幾個'活口”獻于宗輔,得知宋軍各部的兵力部署情況,并了解到,趙哲軍最為薄弱。于是宗輔命婁室率領左翼金軍與數倍于己的宋軍戰于兩溝之間,自中午至黃昏,婁室的左翼軍六次破圍,婁室六次破圍而出,最后戰敗對手。但素以勇猛聞名的金兀術(宗弼)所率領的右路軍,第一次突圍后,便感到支持不住,因而邊戰邊退,陷于困境。身負重病卻獲得關鍵性勝利的婁室趕到,全力援助兀術,右翼軍士氣復振。
但宋兵如潮涌,一時很難取勝,婁室便與兀術合兵一處,集中優勢兵力,猛烈沖擊趙哲軍。趙哲軍皆老弱病殘之徒,一觸即潰,婁室率軍全力追殺,宋18萬大軍頃刻一敗而不可收拾。金兵得勝不追,所獲珍寶如山岳,不可勝計。郭奕為詩曰:'婁室大王傳語張老,謝得送到糧草。斗秤不留一件,怎生見得多少??W岳⑤p舉無功,乃歸罪于趙哲矣。'此戰是陜西戰場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是從根本上奠定金軍在陜西地位的戰役,也是大金開國勇將、常勝將軍完顏婁室所謀劃指揮和參加的最后一個戰役。
第二天,宗輔宴請和賞賜有功將士,他以極其愛撫和尊敬的心情看著婁室說:'身患重病而為國鏖戰,遂破大敵,古往今來的名將,哪一個能超過婁室呢?'宗輔的言外之意是沒有婁室這樣睿智神勇的將軍拼死戰斗,那里還會有富平之戰的全面勝利呢?于是宗輔拿皇家飲宴時用的金銀酒具和制作精細而堅實的甲胄以及7匹帶鎧甲的駿馬賞賜給他。婁室默然領受,卻漸覺力不能支。
自此之后,婁室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天會八年(1130年)十二月九日,大金國的開國名將、常勝將軍完顏婁室病逝于涇州,終年53歲。聽說婁室死,兵將士人個個如喪父母兄弟,哀聲動地,舉國肅然。太宗聞訊,震驚、傷悼不已,速令自己的親兵衛隊赴涇州為婁室護喪,把他葬在濟州東南的奧吉里(今吉林省長春市三道鎮石碑嶺)。太宗親往祭奠,望其遺容痛哭了好長時間。無論是葬品和撫恤都十分豐厚。
天會十四年(1136年)八月,金熙宗改贈婁室為開府儀同三司,追封詵(莘)王。正隆二年(1157年),海陵帝改封婁室為金源郡王,原配夫人溫都氏,被追封為王夫人。他的活女(長子)等7個兒子,都是金朝的高級官吏和著名戰將。大定十七年(1177年),金世宗又將其封號予以規范,并為他立“大金故開府儀同三司、左副元帥、金源郡壯義王完顏公神道碑”,以志其功業與英名之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