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的養老方式(圖片來源:資料圖)
[養老網 居家養老]“老人家堅持在自己的房檐下過自己的晚年,哪怕稍顯落寞,她也接受,因為她認為那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本文作者 順六媽媽
(順六媽媽,2011年旅居法國,其丈夫為法國人,即文中的“連爸”)
老公的奶奶今年94歲,身體還算硬朗,但是畢竟往百歲靠攏,所以整體狀況還是比較脆弱。讓人佩服的是,老奶奶至今獨居,除了每周有兩次鐘點工幫助打掃衛生,并幫忙買些生活用品,周末時兒女去看望,其他時間都是自己照顧自己。
我曾于心不忍地跟連爸說:老奶奶為什么不選擇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住呢?一個人多孤單呀……連爸說:我的父母曾經邀請過她同住,但是奶奶拒絕了。她這輩子凡事都親力親為,從未在別人的屋檐下住過,她堅持在自己的房檐下過自己的晚年,哪怕稍顯落寞,她也接受,因為那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法國的養老院我沒有做過資料研究,我相信的信息來源是人肉搜索到的,以及耳朵聽到的。下面就是我所看到的法國老人的養老方式。
1 選擇獨居
在法國,就好像老奶奶這樣選擇獨居的老人不在少數。
朋友小文的老公也是法國人,他的奶奶85歲了,也是獨居,人家的家里永遠窗明幾凈,老太太80幾歲學習上網,用IPAD,用SKYPE和孫兒們聊天;一次奶奶需要做一個手術,老人家前一天自己打好包,第二天自己開車去住院,兒子孫子要去送,人家淡定地說“要看等我手術完了再來看”。試問這樣的老人,怎么會有心思橫插一腳在任何人的家里呢?
2 養老院
連爸好朋友的媽媽在其父親去世后就進入老人院生活了。這是法國好多家庭會選擇的方式。老人院有專門的醫護人員照顧,并有同年齡段的人互相交往,正好彌補了兒女上班無法照顧的缺陷。養老院收費不菲,有好多法國老人在年老時將自己的房子賣了,之后用賣房子的錢支付養老院的費用。雖然價格昂貴,但是并非就能完全保證質量,這也是兒女們擔心的問題。
連爸的這個朋友就描述過一次養老院給他媽媽吃錯了藥導致她媽媽直接進了急救室的事,這件事最后是通過第三方介入才得以解決。
3 同屋不同檐
這里的老人和照顧他們的兒女離得很近,甚至一個門牌號,但是卻不是同一個門進出,也不在同一個廚房做飯。
法國人對于個人空間的要求比較高,即使是年輕學生,也不會為省房費而和別人共住一室,他們從小到大都有自己的最基本的空間,所以這個想法是根深蒂固、侵入血液的。
有好多已經退休的人但是需要繼續照顧自己父母的人群,會在自己的住所旁邊探出個小套間,或是在自己的房子側邊來個房間,總之底線是可以一招手就夠得到,但是卻不用抬頭不見低頭見!
這個空間分離的不是人的感情,而是分割人的心情。誰都有空間的需要,年輕人老人家都不例外,所以“同屋不同檐”就兼顧了所有的因素,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這個方式的成本很高,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條件選擇。
4 與兒女同住
這是一種不算常見的養老方式,通常單身男女選擇的會多些。
在法國,如果一個家庭單位里的人需要贍養老人或是照顧親人的話,并與這個納稅人同住的情況下,每月會有一定的政府補助和免稅額度。(具體數額我不是很清楚。)如果這個人需要全職照顧,那么照顧親人的這個人每月還會得到一定的政府補助。
和世界上任何國家一樣,法國也有對老人不聞不問的,也有對自己年邁的雙親無微不至的。來到法國三年,我見到過好多年邁的老人形單影只、步履蹣跚地去銀行、去菜場,生活起居沒人過問,也見過好多次白發蒼蒼的退休老人和更加白發蒼蒼的耄耋老人一同出行的畫面,他們或是扶著,或是推著他們,或是幫他們下車,或是幫他們上車,或是在超市一起選購,或是在公園一同散步……有一次在超市里聽到一位60多歲的女士回頭望著坐在輪椅上的媽媽說:媽媽,你說買哪種奶酪好呀?還是都買?輪椅上的媽媽似乎并沒聽清,沒有什么應答,她的女兒疼愛地說:都買吧,反正我們要吃好多天的……
我覺得人老并不可怕,但是人如果進入晚年之后只能過著一種沒有選擇的生活的話,是可怕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誰都無力改變,可以改變的是在有生之年珍惜彼此相處的時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