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沒有過去那么親密了。也有可能是人自身孤獨感越來越強了。反正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養寵物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可是卻有很多養寵物的人對寵物的約束不夠。
比方說寵物天天亂喊亂叫的擾民,還有時候寵物會隨地大小便,把公共環境弄的很臟,更有甚者,沒有把寵物約束好,跑出來之后嚇唬到了人,咬到了人。有可能涉及到法律糾紛。
童話作家鄭淵潔在網上用自己的微博發一個民意調查,說如果寵物把人給咬傷了,那么他的主人,要不要負刑事責任。結果參與調查的人很多,結論有超80%的人認為該負刑事責任,最好把狗關起來,順帶也把狗主人給關起來。這么多人支持說明什么?說明現在寵物由于主人約束不力把人咬傷的事情,在社會上非常多。有社會專家調查過這方面的事情,在石家莊一年時間,狗咬人的事件就有一萬多例。哈爾濱更多,足足三萬多例。狗咬人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當然寵物不止是狗,貓也可能抓人,但是相比狗是在公共場所出現最多的寵物,所以狗咬人的事件發生的概率比其他寵物多得多。
那么這種狗咬人的事件要不要負刑事責任呢?負刑事責任還是民事責任?我們國家法律有明確規定。《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對這方面有相對清晰的確認。把人咬死可是刑事責任,因為它涉及到過失致人死亡罪。什么是過失致人死亡罪?就是因為沒有預見到可能出現這情況,或者說已經預見到以為能輕易避免的,和你有關系的,由你的過錯造成的別人意外死亡。這都叫過失致人死亡罪。在《刑法》里對過失致人死亡罪有非常明確的規定,是要被判刑的。所以說有的要負民事責任,有的要負刑事責任。關鍵是看你給別人帶來的傷害到底有多大。別說是寵物了,就是動物相關的飼養人和管理者,只要動物傷人了,都得負責任。
有的飼養寵物的朋友會覺得這有些不合理,有時候會牽著寵物出去溜。這狗好好的,沒招誰沒惹誰,結果有的人過來拍拍腦袋,握握手的逗寵物。然后把狗逗急了開始咬人,這怎么算呢?
其實這方面我們法律也有規定,就是關鍵看是誰惹著誰了。如果是受害人本身的過錯,讓狗給咬了,那就不承擔民事賠償。如果要是第三方有過錯,那就第三方承擔。所以人逗狗的情況,把狗逗急后造成的過錯不需狗主人民事賠償。而且哪個人把狗逗急了,這狗不管傷害誰,都需要逗狗的人承擔責任。這個是司法上規定的賠償過程中應該分清責任的各個層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