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對“硬核”父母,每一個優秀孩子的成長路上,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如果,你想要孩子有一個好未來,不要只和他說:“不要害怕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要知道,在孩子成長這條路上,父母的付出同樣不可或缺。
01
學霸的成功,
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
前段時間,一則#雙胞胎保送博士幫媽媽打工#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
徐州市泉山區一處腳手架工廠內,21歲的小伙李國安正干著活,他還有個雙胞胎哥哥李國平,一周前也在這干活兒。
兄弟倆很懂事,體貼媽媽在工廠打工供養他們讀書的辛勞,便趁著假期來幫媽媽分攤壓力。
讓人沒想到的是,兄弟倆目前還是大四學生,一起就讀于東南大學物理學院。
更“硬核”的是,哥哥李國平已經被保送到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五年直博,專攻半導體方向。
弟弟李國安也被保送到中科院物理所,五年碩博連讀,主攻量子信息與計算機專業。
雙胞胎兄弟在工廠里勞作,讓負責人邱先生嘖嘖稱贊:“弟兄倆馬上都是博士了,可是干起體力活來,一點不輸給其他工人。”
這對如此優秀,又如此懂事孝順的學霸兄弟感動了無數網友,但是他們的成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
在雙胞胎出生后,父母20多年的生活幾乎都圍繞著孩子,在孩子求學期間,父親承擔起養家重任,母親則負責照顧兩兄弟的生活。
盡管生活壓力大,但是父母并沒有把這種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從小學開始,兩兄弟的生活跟其他同學無異。
父母除了偶爾督促兩人學習外,會盡量讓他們有一個寬松的環境。報輔導班、增加伙食開支,只要孩子需要,父母都會盡量滿足。
正是在父母的悉心陪伴和教育下,這對雙胞胎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02
孩子成長的路上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李國安兄弟倆最大的偶像就是父親,父親平時除了工作,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他經常購買書籍給兄弟倆作禮物,業余時間里,還經常給兒子們吟詩。
父親還擅長講故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困惑,父親都通過一個個故事開導他們,鼓勵他們。
更可貴的是,父母雖然重視學習,但是卻沒有限制孩子,反而非常尊重孩子的選擇,也正是因為如此,兄弟倆在成績優秀的同時,也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尤其擅長運動。
教育界盛傳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什么是起跑線?是從小給孩子報滿各種補習班特長班?是富裕的家庭條件?還是高學歷高收入的父母?
那太片面了,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這是家庭最好的教育方式。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我們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就對了。”
父母重視學習,敬畏知識,孩子就能體會到讀書的重要性。
父母喜歡閱讀,不放棄學習,孩子就會養成閱讀習慣,博覽群書。
父母懂得尊重孩子,懂得讓孩子自己掌握選擇權,孩子才能成為獨立、勇敢、自信的人,才能飛得更高、更遠,看到更大的世界。
想要一個怎樣的孩子,請先努力去成為這樣的父母,所有的美好,都是用心耕耘后的開花結果。
03
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
背后都是父母的奮力托舉
莫言曾經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從來都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來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刻畫進孩子的血肉里的。
生活里不存在從天而降的幸運,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
有的只是千般投入、萬般辛苦后的得償所愿,苦盡甘來。
你羨慕李國安兄弟倆的優秀,可你沒看到的是他們父母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和支持。
你羨慕楊晨煜憑借730的高分奪取雙狀元,打破了廣西恢復高考以來最高分記錄,可你沒看到的是他父母從小堅持讓他養成好習慣,并且以身作則做好自律,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你羨慕武亦姝的才氣和優秀,可你沒看到她父母每天4:30就不用手機,專心陪孩子讀書,陪孩子學習。
從來沒有天生優秀的孩子,只有父母用汗水鋪就的成功路,好的父母,從來都懂得彎下腰,扶著孩子一步步前進,直到孩子能獨立行走。
更懂得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自律去影響孩子的自律,所有的教育都是寂寞的,只有耐住寂寞堅定不移,育兒路上才能看到曙光。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過程,而好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薩,能幫著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成就一番事業。
是的,從來沒有什么橫空出世,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奮力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