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中醫治失眠第一方,讓你倒頭就睡,一夜到天亮
中國人有句古話: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對于勤勞淳樸的中國人而言,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能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一覺,真是再愜意不過的事情了。然而,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失眠,已經成了現代人的通病,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越睡不著越煩躁,越焦慮,滿腦子都是奇奇怪怪的想法,就算好不容易睡著了也睡得很淺,稍微有點風吹草動,或者枕邊人翻個身都會被驚醒。晚上睡不好,白天自然也沒有精神,頭暈腦脹,無精打采,昏昏沉沉,丟三落四,嚴重影響工作效率,一不小心被老板炒個魷魚也說不定。失眠不注意調整,可能會演變成長期失眠,導致的后果就更嚴重了,比如說精神萎靡、面色枯槁,肥胖,脫發,甚至可能導致老年癡呆、精神抑郁 ……睡眠,本應該是補充體力最好的方式,甚至比吃飯都重要。如果一個人只喝水,不吃飯可以維持一個周。如果一個人三天三夜不睡覺肯定會精神崩潰的。長夜漫漫,漫漫長夜,尤其是失了眠的夜,格外漫長,怎么辦呢?辦法總是會有的,比方說有一種治療失眠的西藥,老百姓稱之為“安眠藥”,這類藥的代表是地西泮,俗稱“安定“,這種藥可真是藥如其名啊,吃了就睡,及其安定。但是副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安眠藥是通過抑制神經中樞來達到催眠的效果,長期服用會逐漸產生耐藥性,依賴性。越吃越多,不但增加的肝腎的負擔,而且沒有絲毫的治療效果,只是單純的控制癥狀,就算是吃藥睡著了,第二天也是昏昏沉沉,沒有輕松的感覺。有什么辦法既能解決失眠,又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副作用呢?下面小郎中就為大家介紹今天的主角,治療失眠的代表方,也是治療失眠最好的方子,任何一位中醫,一提起失眠,腦子里首先就會想到這個方子,要不然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中醫,這個方子就是酸棗仁湯,出自《金匱要略》,是張仲景唯一主攻失眠的方子。酸棗仁(炒)15克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川芎6克別看著方子簡單,就五味藥,劑量也不大,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不簡單,大道至簡,好的方子并不需要搞得太復雜。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這個小小的方子里,酸棗仁用的比較多,別的藥最多6克,而酸棗仁缺用到了15克。為什么呢?中醫認為,所有的失眠歸根結底都是四個字“陽不入陰”。心藏神,正常情況下,心神入住到心血心陰里,心神回到家里人才能安睡,如果心陰不足,心血虧虛,就相當于心神的房子小了,甚至無處安身了,心神就要四處溜達,就會心神不寧,人就失眠了。酸棗仁滋補心血,就相當于給心神蓋了房子,讓心神好好呆在房子里,人就能踏踏實實的睡覺了。《別錄》:「主煩心不得眠.....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本草拾遺》:「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需要注意的是,睡眠不好的人群宜使用炒酸棗仁,因為生酸棗仁有興奮作用,可以治療嗜睡,白天晚上得睡,總是睡不醒,這個時候應該用生酸棗仁。知母和茯苓為臣藥,知母一方面可以和茯苓一起,輔佐酸棗仁滋補心陰,另一方面可以清熱,畢竟失眠是由于虛火擾心引起。關于茯苓我們都知道茯苓健脾祛濕祛濕是把好手,卻忽略了它的另一個功能,那就是寧心安神,茯苓入心經,既能補心陰,又能補心氣,從而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補血不活血就是片死血,川芎行氣活血,一方面可以調動氣機,使氣血活起來。另一方面川芎與酸棗仁配伍,散中有收,補中有行,共湊養血調肝之功。甘草作為一個和事佬,和中緩急,調和諸藥,又與酸棗仁酸甘化陰,起到了1+1大于2的效果。關于煎煮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首選必須是炒酸棗仁,因為酸棗仁質地堅硬,所以應該先將酸棗仁打碎,先煎20-30分鐘,然后再將剩下的四味藥放入。三碗水取一碗,反復三次,混合均勻,分三次溫服。就是這樣一副專門治失眠的酸棗仁湯,藥性平和,無任何毒副作用。如果你正飽受失眠的困擾,不妨試一試,肯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