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3 個原因會導致人體的胰島素抵抗增強,血糖開始變得不正常
導致糖尿病前期發生的第一個病因,是人體的胰島素抵抗增強了,對胰島素的控制血糖作用不像正常人那么敏感了,自身胰島素不能把空腹血糖控制在 6.1 以下,或者不能把餐后兩小時血糖控制在 7.8 以下。導致胰島素抵抗增強最常見原因有三。第一個是體內脂肪太多,主要是人到中年以后,容易發福,特別是腰腹部和內臟脂肪堆積過多。脂肪堆積越多的人,胰島素抵抗越嚴重。第二個是經常便秘或者腹瀉,或者經常便秘、腹瀉交替,這多見于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他們的腸道菌群不健康,大量腸道毒素透過腸道粘膜進入體內,誘發身體發生慢性炎癥,特別是脂肪組織慢性炎癥。體內慢性炎癥越嚴重,人越容易腰酸背痛,疲勞乏力,胰島素抵抗也越嚴重。肥胖,脂肪堆積過多,脂肪組織慢性炎癥嚴重,不斷繼續堆積脂肪,是最主要的兩個胰島素抵抗發病原因。所以,對于發胖、便秘、腹瀉、腸道功能不好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來說,降低胰島素抵抗、避免自己患糖尿病最好的方法,一個是減掉自己過多堆積的脂肪,一個是養好自己的腸道菌群。第三類有明顯胰島素抵抗的人,就是那些從小就太瘦、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他們人太瘦,肌肉細胞過少,脂肪細胞過少,體重指數在 18.5 以下,食物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吸收進入體內后,就算有足夠的胰島素分泌,也沒有足夠的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快速儲存葡萄糖。所以,這些人不管多吃或少吃主食,餐后血糖往往都會偏高。這類胰島素抵抗過強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進行力量訓練,增加自己的肌肉量,而不是要吃胖自己,讓自己增加脂肪組織量,更不是少吃或者不吃主食,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鍛煉,而不是單純的走步跑步,要做力量訓練,增加自己腿部、胸部、背部、上臂和腹壁的肌肉量,是這類瘦型糖尿病前期患者降低胰島素抵抗、避免自己患糖尿病的最好方法。如果同時有腸道功能不好、有腸道菌群健康問題,一定要同時養好自己的腸道菌群,改善自己的腸道菌群。因為如果腸道菌群不好,就很容易影響腸促胰素分泌,腸促胰素分泌減少,就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出現問題,最終胰島功能會越來越差。導致糖尿病前期發生的第二個病因,是高胰島素血癥。很多父母或者家族有糖尿病史的人,會天生有高胰島素血癥,他們的餐后胰島素分泌量往往比較高。所以,非常容易出現血糖控制紊亂,吃的過少,就會發生低血糖或者反應性高血糖。年輕的時候,如果吃飯不規律,或者吃的主食不夠,他們經常會出現低血糖。這類人從年輕時就會養成愛吃零食、甜食、愛喝甜飲料的習慣,中年以后開始不斷發胖,最終胰島素抵抗越來越嚴重,高胰島素血癥與胰島素抵抗交織,血糖越來越難控制,也就越來越高。從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早期,其實也就一步之遙,我見到的最快從糖尿病前期發展到糖尿病早期的人,就只經歷了兩個月的時間。這個糖友很瘦,是那種肌肉少和脂肪細胞少的人,從小吃的就不多,加上腸道菌群不健康,腸道營養吸收功能差。我們很多人以為大便正常,腸道菌群就健康。這是錯的,大便正常,如果你還發胖,怎么控制飲食都還胖,你還口臭,你還血糖不好,或者你還身體特別消瘦,怎么吃都不長肉,說明你的腸道菌群結構不健康。雖然你大便如常,但因為胖細菌多,或糞臭菌多,或炎性菌多,或瘦細菌多,其實你的腸道菌群是無法維持你身體健康的,你需要改善腸道菌群結構,增加雙歧桿菌的比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