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書札記
1、盡管我們都是些普通人,無法改變我們國家的局面,但我們應(yīng)該有一雙分辨黑白的眼睛,有一顆能嚴肅思考我們國家命運的頭腦。
2、在一個人的思想還沒有強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時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個比自己更強的人。也許有一天,學(xué)生會變成自己老師的老師——這是常常會有的——但人在壯大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求的當(dāng)時比自己的認識更高明的指教。
3、年輕人走點彎路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能反省自己,這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xiàn)。
4、他們?nèi)绱藪昝?,是因為生活突然充滿了巨大的希望。有了下個目標(biāo),人就會產(chǎn)生激情,也可以義無反顧的為之而付出代價;在這樣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的意義。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biāo)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5、我感到,人的一生總應(yīng)有個覺悟時期(當(dāng)然也有人終生不悟)。但這個覺悟時期的早晚,對我們的一生將起決定性的作用,實際上就是說我們應(yīng)該做什么,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道路。
6、我們出身于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nóng)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7、如果能深刻的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
8、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guān)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對于生活理想,應(yīng)該像宗教徒對待宗教一樣充滿虔誠與熱情!
9、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的有無意義,主要取決于他對勞動的態(tài)度。
感
1、苦難
悲觀者認為,人的一生是由眾多的苦難組合而成的,但樂觀者則明白,我們經(jīng)歷的所有苦難,都是成長所必須的一部分。就像陽光,空氣,水于生命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镀椒驳氖澜纭防镉幸环N深刻的苦難意識,將主人公孫少平、孫少安兄弟兩個人的得與失放置一邊,書中所出現(xiàn)的人物則大大小小的都經(jīng)歷有各種各樣的苦難。而正是這些苦難,讓夢想更崇高,讓翅膀更堅硬,讓人生更完美。泰戈爾說:只有經(jīng)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就天堂的美麗,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界的絕唱。
我們每一個人,在追求更完美的自己時,都必須經(jīng)歷苦難。
2、勞動
勞動是所有生活的本質(zhì)。無論是怎樣的勞動,抑或是怎樣的勞動者,都是值得尊重的。并且這是值得驕傲的。好吃懶做的王滿銀最終回歸正途,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不勞而獲的金富也最終鋃鐺入獄,為自己換來刑期。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會有一些人因投機取巧而獲得所謂的成功,但更多的,都是用自己的勞動所換得。
勞動,會讓人活的更有尊嚴,更理直氣壯。
3、自省
走一段路,回過頭來看下,就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初的自己,有多么無知。人就是這樣,需要不斷的省悟,才能讓自己迅速的強壯起來,否則,就像站在十字路口張皇失措的無助者,永遠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該怎樣走。喪失了目標(biāo),喪失了自省能力的人,無疑是可怕的。
我們終其一生,所尋找的,就是自己在社會上所處的位置。對自己無知,對敵人無所畏懼,但那不過是橫沖猛撞。一個人,自知,知人,方能創(chuàng)大業(yè)。
自省,可以讓我們明目。
4、覺悟
覺悟任何時候都不會晚,當(dāng)然越早越好。大徹大悟并不是時時可以出現(xiàn),但小徹小悟卻頻頻露面。應(yīng)該做什么樣的人,走一條什么樣的道路,這需要思考。只因它關(guān)于未來。選擇不難,難的是忠于自己的信仰并且堅持下去,很多人,在經(jīng)歷了多樣的生活之后才會明白,自己的目標(biāo)與追求,而有的人,卻在一開始就很明白。覺悟,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它與曾經(jīng),與以后有關(guān)。
大徹大悟,如夢初醒,以新生者的姿態(tài)生活。
5、平凡
世界大而寬廣,我們佇立其中,如一粒塵埃般微不足道,與其他所有人一樣,在平凡的世界里創(chuàng)造著不平凡。始終相信,小小的手掌會有大大的力量。正如一根杠桿可以撬動地球。必須承認,小說,劇本里表演的都是普通人的盆盆罐罐。孫少平,孫少安,金波,金秀,等等,他們以樸實忠厚的農(nóng)民形象,以勤奮好學(xué)的學(xué)生形象出現(xiàn)。多多少少都演繹著現(xiàn)代人,每個人的人生。角色里有我們的影子,影子里有我們的面孔。擁有兩眼一鼻一張嘴的平凡五官,試圖營造不平凡的周遭。
平凡小生,亦能刻畫不平庸的歸途。
想
這本書其實是一本生活哲學(xué),讓我懂得如何面對自己。少安的勤勞,少平的自知,蘭香的夢想。很慶幸,路遇志同道合之輩,與我一同行走。雖然在此刻,我也并未找到我的位置,但至少我明白,在內(nèi)心里渴望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設(shè)想過太多的場景,也設(shè)想過很多年后的自己,似乎覺得怎樣都好,是的,怎么樣都好。清貧也好,困苦也罷,歸根到底,都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我想按自己的想法,邁自己的步伐,走以后的路。好,或者壞,都是一種經(jīng)歷,有這種經(jīng)歷,足以。
舒適安逸的生活,會讓人喪失了斗志,別人看著舒坦,但自己卻未必暢快。當(dāng)然,這樣的生活也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我不會嘲笑,也不會譏諷。因為太少有人拒絕這樣的誘惑。并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學(xué),你笑他淺薄,他笑你無知,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不如各走各的路罷。
做怎樣的一個人?我們在生活里,扮演著很多角色,甚至在某些人的演出中,有很多的戲份。做一個善良,孝順并且堅定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時常自省的覺悟者,做一個不自傷也不傷人的人。這不會是全部,因為大寫的“人”有太多的內(nèi)涵。
經(jīng)歷會讓我生長的更加旺盛。因此,期待更長的旅途。
感謝生命中陪我走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