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是清代醫學大家。自小聰穎、勤奮、好學、悟性高。臨科考前,因用眼過度,找醫生治眼,將一只眼睛治廢了。在古代,破了相,再有學問也當不了官,斷了科舉出路.人生失去目標后、苦悶.、彷徨,自卑。最終中華醫學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這一年他29歲。他要搞清楚自己眼睛到底發生了什么?
中醫零基礎,29歲,易經、道德經、國學皆通。開始研究傷寒雜病論,看原文,按他的說法是完全看不懂。當然他的看不懂應該是不能完全通透。之后搜集古今對傷寒論的所有注解,殫精竭慮地研究了三年,還是沒有搞通透,用他的話講,還是看不懂。然后、放下書籍,卻不停思考里面的問題,白天、晚上,夢中.....半年后、對張仲景的傷寒論完全悟通透,全懂了。
悟通透傷寒論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寫書,寫了一本《傷寒懸解》,將自己的見解心血,全部融入其中。相當于讀書筆記。之后的生活比較簡單:看病、當醫生、著書.極少有社交,過著類似顏回所講的:一瓢飲一簞食,居陋室的生活。當然黃元御是乾隆皇帝欣賞的太醫、不過也是個整天閉門著書的太醫。將黃帝內經、易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道德經等全部注解了一番、毛筆小楷書、200多萬個字。
他這一輩子從29歲接觸中醫、到53歲不知道什么原因離世。可以講、所有的精氣神都聚焦在醫學理論、中醫臨床上面了。而且由于沒有時間社交、和同事們的關系不大好,醫術又太牛,沒有搞好團結。所以清代后學他的醫術的人不多。進入現代社會,他的名氣才慢慢大了起來。
據說他是真正讀懂了傷寒論的大醫家,他的醫術牛到什么程度?
第五代傳人麻瑞亭,融會貫通黃元御的下氣湯,就能治療很多疑難雜癥。其醫案出了一本《麻瑞亭治驗集》。
在黃元御書籍中、對患者講了一個身體運行的故事,被人看到這個故事、理解了,以此為藍本寫了一本通俗版的中醫書,書名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這本書的作者彭子益是清代的,現在在中醫界的地位非常高,一度被人稱為彭子。
有的 農村老人家買黃元御一本《四圣心源》,一輩子就看研究這一本書,成為了當小有名氣的中醫。
網上很多人直接用四圣心源里面的方子就能治鼻炎等病。
......
推薦其重要作品《四圣心源》,這本書是黃元御消化吸收《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后的個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