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女性更年期,我們想到的一般都是失眠多夢、潮熱汗出、心煩易怒……沒錯,這都是更年期的典型癥狀,但是你知道嗎,更年期其實也是婦科腫瘤的高發時期。
女性更年期年齡一般為45-55歲,這個年齡段正是乳腺癌、宮頸癌、子宮癌、卵巢癌等惡性腫瘤的高發年齡,究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內分泌功能失調
更年期婦女的卵巢排卵功能衰退,垂體呈現暫時性機能亢進,引起機體內分泌功能失調,可促使某些腫瘤的發生。卵巢因不能排卵,就不能分泌大量雌、孕激素,體內的雌、孕激素缺少可能誘發子宮肌瘤、乳房腫瘤等。
機體代謝,免疫系統降低
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年期時機體新陳代謝減慢的速度很快;各種器官細胞的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統的監視作用缺失;細胞突變不受約束就會大量分裂形成腫瘤。
慢性刺激或者腫瘤突變
很多腫瘤不是一下就形成的,它們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有些腫瘤是受長期慢性刺激引起的,如宮頸癌,前期病變發展很慢,約8~10年,甚至20年。宮頸癌多發生在更年期婦女身上,還有很多在開始是良性的腫瘤,后期受刺激突發成惡性腫瘤。
情緒變化造成的影響
更年期的女性多脾氣急躁、易怒,精神緊張、抑郁,情緒起伏很大,因而整個身體內環境狀況較差,更易導致乳腺癌。
因此,對于處在更年期的女性來說,切莫因為各種身體和情緒的不適而忽略了對腫瘤的提防。
乳腺癌
可疑征兆
乳腺癌的早期,常無特殊的自覺癥狀,多數為偶然發出乳房內有無痛性、單發的硬性小腫塊,其表面不平、不易活動、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腫塊漸漸增大,與腫塊相連的皮膚有凹陷,呈桔皮狀。再則,乳房可縮小變硬,與對側比較,可見乳頭抬高或回縮,還可能見到乳頭溢液、乳頭出血。
預防措施
1
要堅持科學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多吃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少吃高脂高熱量飲食以及刺激食品,避免煙酒刺激。
2
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持之以恒。
3
慎用含激素的補品和化妝品,少接觸放射線。
4
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樂觀的情緒。
5
最重要的是進行定期的乳腺篩查,以便及早發現異常情況。
宮頸癌
可疑征兆
早期宮頸癌可無癥狀,部分病人是在普查時發現的。最常見的癥狀是陰道出血,可表現為接觸性陰道出血、不規則性陰道出血或絕經后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早期分泌物增多為無異味,隨著病情的進展,腫瘤表面感染、壞死,陰道分泌物增多,為淘米樣或血性分泌物,常伴有惡臭。腫瘤向上累及子宮內膜時,癌組織阻塞頸管,宮腔分泌物不能排出,可形成宮腔積膿,出現下腹痛、腰痛及發熱。
預防措施
1
加強鍛煉,健康飲食,提高機體免疫力。
2
定期隨訪,每年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TCT)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查。65歲及以上女性若過去10年內每3年細胞學檢查無異常或每5年一次連續2次HPV檢測陰性,無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病史,則不需要繼續篩查。
3
接種疫苗。國際研究數據顯示,九價宮頸癌疫苗能預防90%的宮頸癌。在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60歲以上的女性仍可接種九價宮頸癌疫苗。
子宮內膜癌
可疑征兆
子宮內膜癌的癥狀最常見的是不規則陰道出血,量一般不多,但常斷續不止。如發生在絕經前后往往被誤認為絕經期月經不調。其次的癥狀為陰道排液,如果為膿血樣惡臭白帶則往往已是晚期。
預防措施
1
定期接受婦科普查,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的老年婦女和未婚或婚后未育的老年婦女,以及家族中有患子宮內膜癌成員者更應提高警惕。
2
有不規則陰道出血的接近更年期以上年齡婦女,特別是絕經后有不規則陰道出血者都應盡早作分段診刮。
3
發現子宮內膜有癌前病變時,可作預防性子宮切除術,或定期嚴密隨訪。
4
正確掌握雌激素的使用,更年期綜合征較長期用雌激素治療或絕經后長期用雌激素替代療法預防骨質疏松時,最好同時加用孕激素制劑可預防促發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
卵巢癌
可疑征兆
腹部脹感、腹水及下肢水腫,隨著卵巢癌腫的增大,盆腔靜脈受壓,導致血流不暢,妨礙淋巴回流,致使外陰及下肢出現水腫;月經過少或閉經,多數卵巢癌患者的月經基本無變化,隨著癌腫增大,癌細胞會破壞卵巢正常組織,導致卵巢功能失調,引起月經過少或閉經;腰腹部疼痛,與卵巢鄰近的組織如受到癌腫浸潤或發生粘連,易引起腰腹部隱痛、鈍痛;胃腸道癥狀,更年期女性如果經常感覺腹脹、食欲不振,經消化科檢查沒有發現胃腸道疾病,此時需去婦科就診。
預防措施
與宮頸癌不同,卵巢癌目前病因未明,發病隱匿,因此難以確定有效的預防措施。
一般來講,婦科檢查、經陰超聲聯合CA125檢測是經典的卵巢癌篩查手段。另外,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可以查一下BRCA1和BRCA2這2種基因有無突變,如果有,建議在合適的年齡預防性輸卵管切除術,甚至卵巢切除術。
綜合上文所言,更年期女性在積極應對身體和情緒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也要科學地防范各種腫瘤帶來的威脅。當然,近年來,腫瘤的發病出現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上述疾病并非更年期女性的專利,年輕女性也要小心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