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秀麗,讓“歷史大農”用簡短的語言,為您講述一段歷史辛密。
母系社會
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姓氏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中國早起出現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姜姓等。且當時的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我們都自稱炎黃子孫,但是你知道具體是炎帝后代,還是黃帝后代嗎?
炎黃后代姓氏
每每我們以炎黃子孫自稱時,都會知道我們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相傳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后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口也越來越多,部落逐漸向外部遷移,最終黃帝擊敗炎帝部落,并了蚩尤部落,天下歸一統,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以至于到后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中華姓氏也隨之改變。
黃帝賜姓
后來隨著姓氏逐漸演變,姓氏開始有高低之分。臣下有功,皇帝是要賞賜的,除了物質上的賞賜外,還有一種賞賜,就是賜姓。一般而言,皇帝賜姓是一種莫大的榮譽。比如鄭和被皇帝賜“鄭”。但賜姓未必都是好事,因為姓的字也有褒貶之分,比如武則天因宮斗,后來給高宗原配王皇后家族和高宗妃子蕭淑妃家族賜“莽”姓和“梟”姓。
愛新覺羅載濤
所以即使你現在所姓什么,也許你的祖先并不是你的姓。還有一些是該姓氏自身的更改,如阿史那后改為史姓,愛新覺羅改為金姓。不可一概而論,但是終究的始源就是這樣。看到上面的圖,你知道自己到底是炎帝還是黃帝的后代了嗎?歡迎關注并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牽扯到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此文章為歷史大農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