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4個關鍵詞
原創(chuàng) 邵金華 中國教師報 2022-05-01 11:41
模仿、閱讀、反思、合作。
青年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的重要資源,如何讓青年教師盡快進入適應教師角色,將他們培養(yǎng)成教育教學業(yè)務骨干?
這是學校管理層面思考的問題。近年來我校在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化成長過程中探索出“模仿、閱讀、反思、合作”的做法。
01
模仿
缺少課堂教學實踐,對新時代課堂教學改革要求知之甚少,特別是有些青年教師所學專業(yè)非師范類,雖然有教師資格證,但是缺少系統(tǒng)專業(yè)的師范教育。
針對這些“突出問題”,我校鼓勵青年教師從模仿開啟教師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步”。
一是拜師。我們每年都組織新教師與老教師結對拜師,要求新教師多聽師傅的課,結合自身特點盡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老教師要把積累的所有經驗傳授給新教師,縮短磨合時間。
二是觀摩。在上好常態(tài)課的基礎上,定期組織新教師觀摩學校教師的公開課和優(yōu)質課,借此打磨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引導他們凝練教學主張,不斷探尋理性的教育教學實施,構筑實踐性知識,讓青年教師從“青澀”走向“成熟”。
三是展示。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青年教師都能很快掌握課堂教學技巧,把握住課堂教學節(jié)奏。我校每年定期組織兩次青年教師展示活動,既能磨煉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又能促進其專業(yè)化發(fā)展,并鼓勵青年教師實現(xiàn)從傳遞性教學到學術性教學的轉變。
02
閱讀
我們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為教師購買或訂閱教育類圖書報刊,幫助青年教師獲得經過他人千錘百煉的精神智慧。
對于這些圖書報刊,我們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汲取其營養(yǎng)。
一是成立讀書領導小組,將青年教師讀書納入常規(guī)管理,定期檢查總結、量化考核、反饋指導,將讀書活動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有機結合起來。
二是豐富讀書活動。實行“個體研讀”“集體閱讀”“交流匯報”“現(xiàn)場撰寫”“多樣活動”等讀書“五模式”,開展讀書報告會、讀書研討會、讀書演講比賽等活動,讓教師在讀書中成長。
三是定期分享展示,每月在教師代表中隨機抽選兩名教師上臺分享,分享閱讀內容和感悟,引領全員閱讀,積極營造濃厚校園學習氛圍。
03
交流
教學是一項個性化很強的實踐活動,正因為如此,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切磋與分享顯得尤為重要。
同事隨口而出的幾句話,就可能讓自己有“茅塞頓開”之感,從而解開困惑,找到促進專業(yè)成長的方法。
我們主張青年教師在實戰(zhàn)中成長:
一是一課多磨,直到上滿意為止;
二是組內公開課每個人都上,進行同課異構,集備出優(yōu)秀課例;
三是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通過交流心得感悟讓青年教師懂得依靠團隊的協(xié)同作戰(zhàn),發(fā)揮團隊的智慧,從合作學習中尋找到自己專業(yè)成長的“契合點”。
04
反思
葉瀾教授曾提出:一個教師寫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一定能成為優(yōu)秀教師。
我們倡導青年教師每天堅持寫教學反思,主要從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是否有趣、處理教學內容是否精當、設計的教學問題是否恰當、選擇的教學方法是否適當?shù)确矫孢M行反思,讓他們積累教學經驗。
經過這樣的積累,學校青年教師在短期內都能拿出一本承載著自己教學得失的反思集。
通過反思結果的運用,青年教師能改進和矯正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教學行為,有些青年教師通過一年的時間就成長為教學能手或教學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