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與七情內傷是2020年鄉村全科助理醫師全科醫療大綱要求掌握的內容,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考點如下:
1.七情與七情內傷的概念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正常的情志活動,是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活動對外界環境變化產生的情志反應。正常情況下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生理和心理的適應和調節能力,損傷臟腑精氣,導致機能失調,或人體正氣虛弱,臟腑精氣虛衰,對情志刺激的適應和調節能力低下,引發或誘發疾病時,七情成為病因而稱之為“七情內傷”。
2.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1)直接傷及內臟:
①七情損傷相應之臟。怒傷肝,喜傷心,悲憂傷肺,思傷脾,驚恐傷腎。
②七情首先影響心神。七情過激傷人發病,首先作用于心神,產生異常的心理反應和精神狀態。
③數情交織,多傷心肝脾。情志所傷,以心、肝、脾三臟和氣血失調為多見。④易損傷潛病之臟腑。
(2)影響臟腑氣機:
①怒則氣上:指過怒導致肝氣疏泄太過,氣機上逆,甚則血隨氣逆,并走于上的病機變化。臨床可見頭脹頭痛,面紅目赤,嘔血,甚則昏厥猝倒等癥。
②喜則氣緩:指過度喜樂傷心,導致心氣渙散不收,重者心氣暴脫或神不守舍的病機變化。臨床可見精神不能集中,甚則神志失常,狂亂,或見心氣暴脫的大汗淋漓、氣息微弱、脈微欲絕等癥。
③悲(憂)則氣消:指過度悲憂傷肺,導致肺失宣降及肺氣耗傷的病機變化。臨床可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氣短胸悶、乏力懶言等癥。
④恐則氣下:指過度恐懼傷腎,致使腎氣失固,氣陷于下的病機變化。臨床可見二便失禁,甚則遺精等癥。
⑤驚則氣亂:指猝然受驚傷心,導致心神不定,氣機逆亂的病機變化。臨床可見驚悸不安,慌亂失措,甚則神志錯亂等癥。
⑥思則氣結:指過度思慮傷脾,導致脾氣郁滯,運化失職的病機變化。臨床可見不思飲食、腹脹納呆、便秘或便溏等癥。
(3)多發為情志病證:情志病,系指其發病與情志刺激有關,并具有情志異常表現的病證。
①因情志刺激而發病,如郁證、癲、狂等;
②因情志刺激而誘發,如胸痹、真心痛、眩暈等身心疾病;
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異常表現的病證,如消渴、惡性腫瘤.慢性肝膽疾病等。
(4)七情變化影響病情:
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復。情緒積極樂觀,七情反應適當,當怒則怒,當悲則悲,怒而不過,悲而不消沉,有利于病情的好轉乃至痊愈。
二是誘發疾病發作或加重病情。情緒消沉,悲觀失望,或七情異常波動,可誘發疾病發作或使病情加重或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