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
自身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
不但血糖居高不下
而且容易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
心腦血管、腎臟、糖尿病眼病等并發癥風險大大增加
為了控制好血糖
預防并發癥
不少糖友就像苦行僧
啥都不敢吃不敢碰
其實不然!
只要選對、吃對
糖尿病人也可以享受美味
水果雖然含糖,但血糖穩定達標的糖友,照樣可以在兩餐之間食用100-200克,升糖指數低的新鮮水果,反而不引起血糖波動,預防并發癥。
適合糖尿病人的水果一般要符合以下條件:
(1)食用后升糖不是太快:血糖生成指數(GI)<55,屬于低升糖食物。
(2)食用后對血糖影響力度不太大:含糖(碳水化合物)量較低,血糖負荷低。一般含糖量<10%,最多不超過15%。最好血糖負荷(GL)<5,最多不超過10。
我們常見的水果中,櫻桃、草莓、蘋果、柚子、桃子、橙子、梨、圣女果、木瓜、李子等,都屬于適合糖尿病人吃的水果。
而如果水果升糖快、對血糖影響較大,即使吃起來不太甜,也要盡量避免。如:鮮棗、熟香蕉等。
綠色部分:血糖穩定達標的糖友可以適量食用,一般每天不超過200克
黃色部分:糖友要限量謹慎食用,最好不吃。實在想吃,每天不超過50-100克。
紅色部分:不建議糖友食用。
糖尿病人吃水果的技巧:1、血糖穩定達標的時候吃(空腹血糖<7,餐后兩小時血糖<10),血糖波動不達標的時候不吃;2、兩餐之間,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之間吃;3、吃含糖量低、升糖指數低、血糖負荷低的新鮮水果;4、每天總量控制在100-200克以內,最好分兩次吃;5、不要榨果汁喝。6、如果糖友血糖不達標、波動大,只能吃西紅柿、黃瓜等解解饞,不能吃其它水果。
堅果雖然含有較多油脂量,熱量高,但血糖穩定達標的糖友,也可以適時、適量吃一點堅果,能降低血管并發癥風險。
堅果,內含1粒或者多粒種子,是植物的精華部分,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磷、鈣、鋅、鐵)。
美國心臟病協會《循環研究》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適當吃堅果,尤其是杏仁、開心果、核桃等木本堅果,可能有助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心血管疾病總發病率降低17%,冠心病患病風險降低20%,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34%。
(1)血糖持續穩定達標的時候吃,兩餐之間吃,條件與吃水果一樣。
(2)吃原味堅果、多種搭配。
盡量多選擇采用烤制、炒制、煮鹵的方法食用堅果,不要油炸,不宜選擇用糖或其他原料混配加工的果仁產品。
推薦含碳水化合物比較少的堅果:葵花籽、腰果、開心果、核桃、榛子、松子、花生、杏仁等都可以適量食用。
某種堅果只能補充部分營養成分,糖友可以將幾種堅果輪換搭配吃,更能滿足人體健康、營養均衡的需求。
板栗、蓮子等淀粉含量高的堅果,要謹慎食用(需扣除相應份量主食)。
(3)每天不超過7-10克(果仁部分)。
大致相當于葵花籽每天一小把,普通大小的核桃2個,花生15~20粒,杏仁最多8個。
(4)最好與水果錯開吃。
比如今天上午10點左右吃水果,不吃堅果;明天吃堅果,不吃水果。以免兩者疊加,短期攝入熱量過高,影響血糖。
溫馨提示:
無論是水果還是堅果
都要計算在每天的總熱量當中
如果正餐吃的量本身比較多
比如米飯或者饅頭吃的量比較多
那么水果、堅果就要少吃或不吃
糖尿病人要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血脂高的糖友更是如此。但有一些食物,富含優質蛋白等營養,油脂含量較低,而且多是Ω-3不飽和脂肪酸等對心血管有益的“脂肪”,即使是患有高脂血癥的糖友,也可以適量、少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