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黃胄:“我的繪畫,都是從生活中來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藝術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離開生活就沒有激情,畫也慢慢變顏色”。
點擊加載圖片
黃胄對畫驢高度熟練,筆法奔放,墨色豐富,筆意簡練而形象準確。
點擊加載圖片
驢這不顯眼的動物,在他在他的筆下,竟是如此惟妙惟肖,可謂畫出了驢的精、氣、神。
點擊加載圖片
看著他一幅幅作品如“少女趕驢圖”、“老漢牧驢圖”、“雙驢圖”、“三驢圖”、“四驢圖”、“五驢圖”、“六驢圖”、“七驢圖”、“八驢圖”、“九驢圖”、“群驢圖”……為之贊嘆,叫絕叫好。
點擊加載圖片
他曾贊嘆毛驢:“平生歷盡坎坷路,不向人間訴不平。”其實,這恰恰是畫家人格的自我寫照。
點擊加載圖片
黃胄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他的毛驢已經畫得相當出色了。他的恩師,著名老畫家趙望云先生曾夸獎說:“黃胄畫的驢能踢死人!”這是1940年的事,那時黃胄拜師才三年。
點擊加載圖片
毛驢在新疆最為低賤,那里最重的罵人話就是“伊懈克”(即毛驢子)。可是,這種最遭人鄙視的動物,卻給黃胄以無限的慰藉。這份感情,令他終身難忘。
點擊加載圖片
大概是在1985年,天津新建了食品街,其中有家驢肉館托人求黃胄畫一幅驢圖。他沒有答應,大家便勸他,說,即使你不畫,別人還是照樣吃驢肉。他最終還是畫了,可在題跋時他卻寫道:“刀下留情!”
點擊加載圖片
畫完,他的心情很沉重,說人們對毛驢太不公平,它勞累了一生,最后卻落得被殺掉吃肉、皮熬阿膠的下場。
點擊加載圖片
關于畫驢,黃胄晚年還說過這樣反省的話:“我畫驢子雖然不止千幅……但愈來愈感到不足,而不是愈來愈自以為是……前些天,我在西郊看到不少驢,感到我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
點擊加載圖片
點擊加載圖片
黃胄(1925.3—1997.4.23)中國畫藝術大師,社會活動家,收藏家。
中國第一座大型民辦藝術館——炎黃藝術館締造者;中國畫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籌建者;黃胄美術基金會設立者。帶頭捐贈自己書畫作品與古代文物、書畫收藏。主持具有深遠影響的“93科學與藝術研討會”“95經濟與文化研討會”等若干重要展覽及學術活動。黃胄獨創性地將速寫融入中國畫,開啟了全新的人物畫筆墨范式,拓展了中國畫藝術語言。黃胄的社會活動與藝術實踐,對中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有大量藝術作品及《黃胄作品集》《黃胄談藝術》等三十余部著作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