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升舉陽氣的中草藥 它不僅能夠調理胃下垂、脫肛等臟器下垂的病癥,還能清熱解毒調理頭痛發熱,透疹以調理麻疹。它就是中藥材升麻。
中草藥升麻是植物升麻的干燥根莖。采集藥材一般在秋季,采集后除去泥沙等雜質,洗凈曬至其須根干燥時,除去須根保留主根,再等曬干后切片,一般生用或者蜜灸用。
升麻藥性辛、微苦,屬于寒涼之品,但其寒性屬于“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升麻有“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的作用。中醫對升麻的應用主要有4個方面。
1.中藥升麻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熱頭痛。
升麻的藥性升散,有驅散表邪、退熱的作用。
用于調理風熱感冒以及溫病初起,癥狀表現為發熱、頭痛等癥,常用升麻配伍桑葉、菊花、薄荷等同用;如果是風寒感冒,表現為怕冷并且發熱、無汗、頭痛、咳嗽,可用升麻與麻黃、紫蘇、白芷等藥配伍,如十神湯(《和劑局方》)。
如果是外感風熱夾濕引起的陽明經頭痛,表現為前額頭疼痛,伴有嘔逆、心煩,可用升麻與蒼術、葛根、鮮荷葉等配伍,如清震湯(《癥因脈治》)。
2.升麻用于調理麻疹初期。
升麻能辛散發表,透發麻疹,用調理麻疹初期,麻疹還沒有透出、或者透出不暢的癥狀,可以用升麻配伍葛根、白芍、甘草。如果表現為麻疹欲出而不出、身熱無汗、咳嗽咽痛、心煩、口渴、尿赤者,可以用升麻與葛根、薄荷、牛蒡子等藥配伍,如宣毒發表湯(《痘疹仁端錄》)。
3.升麻清熱解毒可用于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陽毒發斑。
中藥升麻善于清熱解毒,被中醫稱為“清熱解毒之良藥”。升麻可用于調理因為“熱毒證”所導致的多種病證。
升麻尤其善清解陽明胃經的熱毒,所以胃火熾盛的“毒”引起的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腫喉痛以及皮膚瘡毒等尤其適用。
調理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常用升麻與生石膏、黃連等同用,如清胃散(《蘭室秘藏》);調理風熱疫毒上攻引起的“大頭瘟”病,表現為頭面紅腫、咽喉腫痛,常用升麻與黃芩、玄參、板藍根等藥配伍,如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調理痄腮腫痛,可與黃連、連翹、牛蒡子等藥配伍,如升麻黃連湯(《 外科樞要》);調理“陽毒發斑”病,常與生石膏、大青葉、紫草等同用。
4.升麻調理因氣虛下陷導致的脫肛、崩漏下血、胃下垂等臟器下垂。
中藥升麻入脾經與胃經,善于引導脾胃清陽之氣上升,所以常用于調理因為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導致的脘腹墜脹、食少乏力、腹瀉日久而脫肛、胃下垂等多種臟器脫垂癥狀。
調理臟器下垂的癥狀多用升麻配伍黃芪、人參、柴胡等同用,如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升麻用于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宜生用,用于升陽舉陷宜炙用。
值得注意的是,對麻疹已透出、陰虛火旺、陰虛陽亢者均當忌用。
升麻是提升陽氣調理臟器下垂的良藥,同時也是調理麻疹初期、清熱解毒的常用藥之一,但必須提醒的是,藥材之所以能調理疾病是因為其存在藥性,有藥性就必須合適對癥使用,所以藥材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