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代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型,總稱六書。普遍采取的是許慎的名稱、班固的次序。六書說是最早的關于漢字構造的系統理論。六書是后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然而,有了六書系統以后,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該系統為依據。
象形
屬于“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地勾畫出來。比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亀」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指事
屬于“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中較抽象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兇”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三”則由三橫來表示。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象的部分。
形聲
屬于“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韻母與“監”字一樣(古音及部分方言);“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兩字韻母相同。河。左邊是“(水)”,作形旁,表示與水有關;右邊是“可”,作聲旁,表示讀音。謀。左邊是“(言)”,作形旁,表示與語言有關;右邊是“某”,作聲旁,表示讀音。
會意
屬于“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并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于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