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氣不如成都、影響力不如南京、財力不如杭州、發展速度不如武漢、體量不如重慶,但為什么是第五城?因為天津沒有短板!
南京、武漢也沒有短板,但是這兩座城市的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擺在那里,武漢人口剛到千萬,南京人口八百萬,相比于一線城市,這兩個方面是硬傷,至少相比于天津也是有劣勢的。
杭州雖然人均經濟數據很強,經濟發展很快,但綜合實力是上述幾個城市當中最弱的,沒理由排在南京和武漢前邊。
重慶和成都的硬傷就更加顯而易見了,成都人均收入全國30名開外,人均GDP40名開外,重慶人均收入100名開外,人均GDP低于全國平均值,單這一點來說就不可能和以經濟見長的一線城市相提并論。可以說城市很強,但經濟與北上廣深相差十萬八千里。
具體我們看幾組數據。
經濟體量來說,重慶最接近一線,但人均值一欄簡直慘不忍睹。第五城難以勝任。天津人均數據雖不及寧杭,但是和這些城市并無多大差距。而經濟總量卻遙遙領先,位居全國第六。
城區人口來說,天津是最接近北上廣深的。也是下一個超大城市的頭號熱門。
再來看下今年上半各市經濟規模,天津已經逆襲重慶來到全國第五的位置。
上圖為房地產行業占城市GDP比重,為什么要參考這種數據?因為該數據統計為房地產行業巔峰期的GDP貢獻值,而現在房地產行業熱潮在消退,未來對經濟貢獻價值將開始減弱,那么這實際是對當地經濟增速有一定影響的。然而在這方面,天津不僅領先于成渝漢寧杭,甚至還領先北上廣,僅次于深圳。這也是城市實體經濟健康度的一種很好證明。
城市公共預算收入,天津高居全國第四,僅次于北上深,遙遙領先于杭州、武漢、成都、南京。
建成區面積,天津在上述幾城當中只小于省級規模的重慶,而領先于其他幾市,雖然和北上廣有較大差距,但卻已經是佼佼者。
所以總體而言,天津的確沒有其他幾個城市這么突出的強項,但是發展最均衡的,天津畢竟是直轄市,綜合實力底蘊以及資源配比優先級擺在這里,況且還是沿海城市。發展前景不會比其他幾市差,而目前的基礎條件又更一些。所以即便天津不是這些城市當中最優秀的,卻可以看做最具備第五城特質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