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眾所周知,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之時,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就所造成的損失請求賠償,其法律依據為《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同時,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那么問題來了,這個物質損失具體包括哪些?
一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按照《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刑法、刑事訴訟法以及刑事司法解釋已有規定的以外,適用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也就是說,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主要依據的是刑法、刑事訴訟法以及刑事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并非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而,按照《刑訴法司法解釋》第155條第2款規定項目:
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
換言之,普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所能主張的賠償項目也就是: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喪葬費等,并不包含傷殘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更不包含精神撫慰金。
有人會說,以上針對的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體現在《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六十四條:“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這個條文意思就是,除了法定賠償項目外,其余賠償項目,例如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之類均屬于調解范疇,不屬判決范圍。
看完以上內容興許有的讀者會認為,我要求的是民事賠償當然的適用民事法律啊。但我會告知你的是,從法理上講,法律的適用采用的是刑法優于舊法,特別法優于普通法。《侵權責任法》施行于2010年7月1日,《刑訴法司法解釋》施行于2013年1月1日,但其具備溯及力,是對修正于2012年3月14日的《刑事訴訟法》的解釋,因此從實體上判決賠償范圍應依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適用刑事訴訟法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即“《刑訴法解釋》第一百六十四條,被害人或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的規定,應不包括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此“二金”應在調解范圍內,而不是判決的硬性規定。
特殊賠償情況(交通事故賠償)
《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三款規定,駕駛機動車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那么我們來看看道交法第76條的規定。
《道交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啊,原來是規定的賠償損失。但是看到這,有些人又傻眼了,到底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又是啥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的“人身傷亡”,是指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權人的生命權、健康權等人身權益所造成的損害,包括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和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各項損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的“財產損失”,是指因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權人的財產權益所造成的損失。
單就“人身傷亡”我們接著往下看《侵權責任法》: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二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看到這興許明白了,在交通肇事造成被害人生命權、健康權等人身權益損害時,其可主張的賠償項目包括但不限于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但精神撫慰金依照《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精神撫慰金依然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是不可主張滴!但另訴是可以滴!
作者:鄒小方,遼寧相如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