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學不好的人與纏論無緣
我有一段時間一直在思索,什么樣的人適合學習纏論,什么樣的人不適合。禪師在博客的課程里已經給出了他的答案:沒有數學思維的文科生。當然禪師說話向來很直,所以有些話可能出于一時興起,就脫口而出也說不準。文科生未必不能學好纏論,但數學思維、邏輯推理和分析能力、圖形分析和想象能力、數字的敏感度、統計等各方面,真的是缺一不可。
舉幾個例子。
1、中樞:
中樞的定義可以在纏中說禪的博客中去找。學會觀察中樞的形態,就考驗到對于圖形的認知和理解。比如當前的橫盤區域所形成的中樞,是哪個周期級別的?如果放大一個級別,或縮小一個級別,圖形會有什么不同?而從中樞結構衍生出的各種形態,就考驗到邏輯思維的能力。再比如由“纏中說禪”中樞定理一所得到的:中樞的延伸如何判斷?如何確定一個中樞結構結束?中樞結束后又如何衍生出買3和賣3?再比如由“纏中說禪”中樞定理二所得到的:中樞的級別如何擴張?這些問題不僅要觀察本級別中樞的形態,以及圍繞該中樞進行的次級別波動,還要結合不同周期的結構和形態來對行情進行把握。這些都是纏論中的要點和難點,而要掌握這些內容,就必須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
2、背馳:
關于什么叫做背馳,如何判斷背馳,纏中說禪的博客中也說得很清楚,而且是花大力氣在好幾課中都進行了闡述。背馳最基本的判斷是通過均線交叉的面積來進行簡單測算而得到的,當然用macd也可以進行相應的輔助判斷。這個判斷過程,就是考驗對于k線圖形、均線或是macd的分析和應用能力。當然,在判斷過程中,最關鍵的點還是中樞。一是在于背馳是趨勢與趨勢之間的比較,而趨勢是由中樞來進行連接的。二是在該走勢類型中出現背馳時,其中的中樞個數決定了當前的背馳是盤整背馳還是趨勢背馳。這兩種背馳雖然形態上相似,但是會對應不同的操作。
還有比如下跌背馳后的三種走勢,分別是中樞的擴張、更大級別的震蕩、同級別反趨勢。這三種走勢形態分別對應的都是相類似的平面幾何圖形,只是其中向上和向下的線在力度上有所區分而已。至于其他的如趨勢、買賣點的分析判斷和轉化、趨勢小轉大等形態,以及區間套在其中的應用,就不多說了。這些內容都無一不反映出纏論中始終貫穿的精確而嚴密的數學邏輯。
所以數學基礎相對較差的人,可以借鑒纏論中的一部分思想和方法,但不可能研究透徹。
二、纏論不是某種假說理論,它是科學。
“炒股方法”這個思想一定要扭轉過來。現在有太多的炒股理論,都是建立在或然的基礎上,以假說為基本所建立起來的。比如波浪理論,趨勢一定會是五浪、調整就一定會是三浪嗎?回吐比率一定符合黃金分割線嗎?只能說,大部分或是一部分,符合這些要求,但總會有很多例外。否則也不用設置止損來規避犯錯帶來的損失了。而纏論相對于這些理論,更像是一種升華。波浪理論解釋不了很多市場現象,纏論就可以解釋。纏論所分析的是市場中的確定性,是不或的,與或然基礎上的理論不同。所以纏論更像是一門數學類的科學,用禪師的話“除非平面幾何這門學科出了大問題,否則纏論就是市場上唯一正確的科學”。
三、要學習纏論,得有技術分析基礎。
我開始關注纏論是在有一次和匯友交流交易方法,簡單介紹了我的一些交易思路。我當時是以不同級別的結構為基礎(類似于禪師所說的筆、線、線段),結合了一些波浪理論的思路,形成的一套不完善的系統。不止一次有人說:你這是纏中說禪吧?從那開始,對纏論有了關注和好奇,進而開始慢慢學習和研究。學習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最開始難以接受禪師俾睨天下的語氣,后來慢慢被禪師的一些交易理念和思想所吸引,開始學習具體內容。但很長時間都不得法,也無法在實盤中得到很好的應用。那是就是一種感覺:難理解。最基本的中樞與背馳,都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慢慢琢磨,才終于有了一些體會。再加上之前自己的交易基礎,對于區間套和行情劃分這塊兒基本上可以輕松接受,所以到了后來,才覺得順利起來。對于重點大學理工科出身,且有幾年交易基礎的人來說,纏論尚且難以弄得通透,沒有這些基礎的人,大概只能轉投別處了。
纏論是一門很精確的市場科學,不是普通的理論或是什么炒股秘籍。在纏論中,一切形態、指標都是輔助手段,都是為這門科學來進行服務的工具,就如同直尺之于平面幾何一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